APP下载

古今中秋节大不同

2019-11-20丹扬

学与玩 2019年9期
关键词:胡饼观潮田螺

丹扬

又到一年中秋时,月圆之夜倍思亲。阴历八月十五,处于秋季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古时也称为仲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同时,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有人总结过现在我们过中秋无外这三件事:月饼、赏月、三天假。那么古代人又是怎么过中秋的呢?跟我一起来一次“时空穿越”吧!

我吃的不是月饼

如今过中秋节,月饼是“标配”食品。咸味、甜味、茶味、果味、五仁、豆沙、火腿、冰淇淋……。恐怕只有想不到的,市场上就没有买不到的。可是如果我们回到古代,向商家购.买月饼,有可能商家都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古时候,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被叫作“宫饼”“月团”“胡饼”“小饼”“团圆饼”等。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民间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它可以看作是月饼的前身。

月饼这个名字真正出现可能还要追溯到唐代。据说一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流传开了。

你知道吗?除了吃月饼,古人认为中秋时节的田螺可以明目.芋头可以辟邪消灾,

所以田螺\芋头也是古人的中秋美食哦!

我不只赏月

回到古代,我能参加的中秋活动可不仅赏月这么简单,要做的笫一件事就是观潮。这一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就是最好的诠释啦。每年这个时候的海潮最为壮观。传说有志之士为了祈求光明的前途,中秋之時定会观看宏伟的涨潮!波澜壮阔的浪潮更能坚定他们的信心。

古人还有“玩兔爷”的风俗。清代时,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作“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如今,这种节俗色彩也日渐淡化了。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 “熬夜”的习俗由此而来,更多年轻人也会借此机会玩个通宵。至于玩什么,最有意思的恐怕要属“偷菜”了。中秋之夜,大姑娘们会去农家田园里“偷菜”,以讨个好彩头: “偷着葱,嫁个好老公;偷着菜,找个好女婿。“由于这是民风习俗,故种菜的人也会不作计较,要“偷”尽管偷。

我不确定中秋歇几天

中秋节是法定假日,跟周末连在一起,可以放三天假,还不错吧!那么,古人中秋节有没有放假一说?他们总共歇几天呢?

这就要看我穿越到哪个朝代了。如果是唐代,我依然能享受三天假期。那时,中秋被定为全国性的节日,一般放三天假。当然,这里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休假,士农工商是没有这个专属假期的。所以穿越之后能享受几天假期还要看我的职业哦!

到了宋代,公共休假制度在我国的休假史上“登峰造极”,一年的节假日多达76天。不过,这些假期跟中秋节都没什么关系。一直到南宋宁宗时,根据法典《庆元条法事类》“假宁格”规定,中秋才得到了一天假。

其后的元明清三代基本上都不放中秋假。尤其是明清,除了冬至、春节和元宵,其余节日都无法享休假。但是,民俗专家认为这恰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中秋的重视,因为无论是否有假,民间都会热热闹闹地讨中秋节。

猜你喜欢

胡饼观潮田螺
问潮
男子观潮被卷走后又被拍回岸
我学会了摸田螺
胡饼、麻饼与烧饼
田螺
别让钱卷走快乐
赵学敏书法作品《七绝·观潮》
吃田螺
中秋佳节话“胡饼”
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