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表达”的多重解读
——以电影《我能说》为例
2019-11-20陆秀英郭紫薇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陆秀英 郭紫薇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电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表达的艺术,借助于故事、声音、画面、语言、动效等要素,通过叙事发展、场景安排、基调设置等表达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同述求。电影《我能说》(ICanSpeak) 获得2017年第38届韩国电影青龙奖三项提名,包括最优秀导演奖、最优秀女演员奖和最优秀女配角奖。该电影在电影豆瓣评分曾高达8.8分,收获了豆瓣2482条积极评价,是一部优秀小成本制作影片,竞争力不亚于大制作商业电影。影片讲述了性格耿直、积极信访的罗玉粉奶奶向区政府信访办朴民载主任学习英语,勇敢说出自己曾为“慰安妇”的痛苦秘密,站在美国众议院“关于日本军队向慰安妇谢罪决议案”听证会上做证和控诉日本在慰安妇事件中反人伦的罪行。电影的名字叫ICanSpeak(《我能说》),预设了电影主线为“表达”或者“说话”主题,层层递进回答了主人公罗奶奶表达什么、为什么表达、怎么表达等几个问题。影片通过语言“表达”隐喻进行叙事推动,巧妙安排“表达”布景,融入幽默、温情、坚强、善良等“表达”基调,最终思考当代人“表达”的多重述求。
一、电影《我能说》中的“表达”述求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定义语言为“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交际方法,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等主观意志的符号系统。”[1]作为人的精神、意识或思想的一部分,语言已经成为人的本质和人的特征。人们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动机和目的,呈现愿望、希望、恐惧、快乐等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的意向性”。[2]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产生疏离感和陌生化。当今,尽管虚拟社交平台的广泛普及,多模态媒体传播发展迅猛,借以表达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和深度沟通却似乎在减少,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下人们的表达欲望某种程度上被压抑。表达哪些、怎样表达和为什么而表达,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令不少人陷入了困惑。电影《我能说》杂合幽默、温情和严肃,多重解读了主人公罗玉粉“鬼怪奶奶”的“表达”。
(一) 为“存在感”而表达
影片第一部分着重刻画执拗的罗玉粉奶奶(外号“鬼怪奶奶”)如何成为区政府信访办的常客。她在市场里经营着一家小小的裁缝店,最大的爱好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举报全社区的违法事件,如市场建筑墙壁被人为损毁、防范灯失修、下水道问题。她爱管闲事,社区里挂错海报、有人骑车不戴头盔、乱占乱放和乱丢垃圾她都会批评一番。如此爱在社区多管闲事的“鬼怪奶奶”身边没有亲人,孤单寂寞时边干活边看电视练习英语。她频频发声表达,可能是因为孤单,更多是为了找寻她自己的“存在感”。当市场邻里和区政府工作人员并不理解她的时候,她依然我行我素;当新来的信访办朴主任按原则要求她拿号排队填表信访时,可爱的“鬼怪奶奶”也不依不饶,带了一大袋举报材料来“公事公办”。她教育乱放招牌的店主,斥责欺压市场租客的开发商,在她生活的群体里和社区里发声,为别人出头。
“鬼怪奶奶”上访积极认真、朴主任刻板严肃、工作人员夸张无奈,这些张力十足的喜剧画面,让我们觉得“鬼怪奶奶”很温暖很实在。证明自己属于某个群体,为了某个社区的利益而努力,表达自己的“存在感”,这些有关归属感的表达,导演为ICanSpeak(《我能说》)解读了表达的第一层含义,为“我生活的地方,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们”。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何避免成为工业流水线上不起眼的环节或某个社区的匆匆过客,如何在偌大的城市里发出自己的一些声音或刷属于自己的“存在感”,罗奶奶一直在证明着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并为了某个社区利益而努力表达的做法,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二)为“爱”而表达
影片重要的第二部分是罗玉粉奶奶让朴主任教他英文以及她跟着朴主任学习英文。影片铺垫了几个伏笔凸显罗奶奶学习英语的原因:一是她与好朋友正心见面聊天时,朋友流利的一口英语让罗奶奶非常羡慕;二是罗奶奶报了英语学院的培训班被劝退时,仍不放弃;三是罗奶奶在英语学院偶遇已经通过英语会话高级班的朴主任后,几次三番恳求朴主任做她的英语老师,还拼命准备朴主任的生僻单词测验。最后因为罗奶奶的诚意和坚持,也因为弟弟受到罗奶奶的照顾,朴主任开始教罗奶奶学英语。影片中罗奶奶玩游戏学习英语、去外国人的酒吧实地练习口语。在充满乐趣、温情和活力的氛围中,开朗热情的罗奶奶在中秋之夜聚餐的夜晚吐露了她学习英语的原因——与从小分别在美国的弟弟联系,“我有一个弟弟,小时候分开之后他去了美国,但是他一句韩语都不会讲。想通个电话,但是无法沟通啊。不知道过得好不好,不知道老没老。身体是否健康,子女们过得如何?想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想学英语”。
ICanSpeak(《我能说》)此时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关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忙碌的人们经常忘记与亲人进行沟通和表达,情感表达被弱化被淡化。影片强调“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表达爱的情感”,这样的解读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意义深刻。
(三) 为“正义”而表达
影片第三部分是高潮部分,是罗玉粉奶奶作为韩国代表参加HR121联盟“关于日本军队向慰安妇谢罪决议案”听证会。当罗奶奶误会朴主任弄丢了她的信访资料,当朴主任电话联系到罗奶奶在美国的弟弟并了解到他其实并不想与姐姐有任何联系之后,“表达”的述求转到另一个层次。当罗奶奶在医院照顾病重的老朋友正心,看到老朋友已经无法继续到处奔走用英语向全世界做证日本军队犯下的反人伦罪行时,罗奶奶答应了记者去美国参加HR121联盟“关于日本军队向慰安妇谢罪决议案”听证会。在妈妈的坟前,罗奶奶揭开了藏在心里的沉重过去——60多年前的罗玉粉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抓到背井离乡的地方充当“慰安妇”。 “妈妈,你为什么要那么做,你为什么要觉得丢人,我的父母兄弟都嫌弃我,我怎么挺起胸膛做人?可是做错的不是我,是那些施暴者。这也不是我的耻辱,而是日本军队的耻辱。”她不想再瞒了,想要勇敢地站出来并说出来。为了悲伤的历史不再重演,为了指证日本反人伦的行为,为了让日本人为他们的行为道歉,罗奶奶站在听证会上把身上的刀痕和伤疤展示给大家,用英语响亮地向全世界作证。
这一部分的ICanSpeak(《我能说》)表达了正义的心声,控诉日本军人对“慰安妇”带来了一辈子地狱般的痛苦。“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需要你们道歉,是要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一句对不起,说出来真的很难吗?‘对不起’这句话有这么难吗?”影片中这些文字表达出来的力量震撼人心。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遭受的苦难变成沉重的负担压抑着我们时,敢于豁达地揭开心酸的往事和悲伤的历史,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正义的光芒抚平心底的创伤,这是更高也更难的表达。
二、电影《我能说》的表达艺术
《我能说》影片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一步步推动影片“表达”主题呈现。表达在社会群体中的存在感,表达爱的情感,表达对正义美好的向往,表达的多重解读需要影片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艺术。
(一)语言隐喻叙事的推动
影片借助“语言”这个隐喻,推动叙事结构不断向纵深发展。从罗奶奶信访时认真填表的语言、努力练习的英语、听证会上动情做证的语言,再到片尾罗奶奶赴美国旧金山在入境处自信对答的语言,“语言”这个隐喻推动着不同的表达。语言是生活世界的载体,也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依靠“语言”的隐喻,表达的述求、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效果一清二楚,观众跟着角色一起进入更加真实的生活世界,聆听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
(二)表达场景的精心选择
生活世界使用语言表达的场景不计其数,要在庞杂的语言环境表达中,寻找合适的场景,要看导演对主题的把握和设计。针对影片第一个表达“存在感”的述求,导演选择了“信访办”和“市场”两个场景。在嘈杂环境下,罗奶奶带着喜感的出场及气场,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罗奶奶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第二个表达“爱”述求,影片精心选择了“英语培训班罗奶奶学习英语”“罗奶奶在家自学英语”“罗奶奶准备朴主任偏僻词汇测验”“罗奶奶与朴主任通过游戏学习英语”“罗奶奶在酒吧用英语与人搭讪练习英语”“中秋夜朴主任兄弟与罗奶奶聚餐”等场景,把罗奶奶学习英语的决心和努力刻画出来,观众随着这些场景了解和认同了罗奶奶爱学习爱交流的乐观个性。关于影片第三个表达“正义”的述求,导演选择了深厚和宏大场景——“听证会”以及悲伤的历史画面场景来对应。HR121联盟“关于日本军队向慰安妇谢罪决议案”听证会上罗奶奶用响亮质朴的话语,义正词严地声讨日本军国主义对“慰安妇”所犯下的罪行。影片中一连串精心设计的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场景使得主题更加丰满。
三、电影表达基调:坚强、幽默、温情、善良
《我能说》表达述求的解读离不开表达基调的营造。同样的主题和电影场景的选择,如果表达基调不一样,可能整部影片的效果就不同。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电影很多,大部分的基调选择的是沉重,眼泪、愤怒和痛苦的元素会更多。《我能说》设定的基调始于罗奶奶作为“鬼怪奶奶”的喜感出场,并以她与朴主任兄弟之间的淳朴温情而继续,再到听证会上的坚强豁达而结尾。在罗奶奶与所有人物的交道中,她的豁达、善良、温情、勇敢和坚韧总是若隐若现。影片的表达基调通过一些细节,如脱口而出的英语句子“how are you”与“I’m fine,thank you,and you?”使前段充沛的温情和幽默与沉痛过往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
他与朴主任建立的深厚情感,通过中秋夜一起吃炸鱼、朴主任面试时把罗奶奶列为家人等温馨画面很容易触动观众柔软的心底。市场里珍珠嫂在得知罗奶奶是慰安妇身份时所说的“我有那么不值得信任吗?您觉得我是连大姐您的心情都不能理解的傻瓜吗?”善解人意的温情基调,也正是韩国电影常用的一种手段。
四、走向表达的世界
语言通往世界。[3]如果我们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我们就通往世界了。影片最后罗奶奶拿着护照在美国入境处被问及是否会讲英语,她大声自信地说 “Of course”。在同意入境印章被盖下时,“I can speak”签章巧妙地结束影片,表达的主题在此被重申。这是一个“走向表达的世界”,世界怎样说出了我们,我们又怎样说出了世界。[4]
表达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主题,表达什么、如何表达、表达的效果如何,《我能说》给我们很多启示。关注现实生活、人文情境与文化生态,表达当代人的心声,是当代文化传播的基本出发点。电影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如何捕捉当代人的心声,通过恰当的叙事结构,如何用温情、善良、坚强、幽默等基调,精心布景,对于小制作影片来说可以从《我能说》中借鉴一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