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中国元素诠释文化自信

2019-11-20许春姝

电影文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太极图张艺谋水墨

许春姝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张艺谋最新作品《影》,在大众强烈的期待中上映,也迎来了观众或褒扬、或诟病的评说,有对主演一人分饰两角的认可,也有谈人物塑造脱离生活基础、叙事逻辑链习惯性断裂的缺陷。但观过电影,人们对作品“琴、瑟、箫”——中国风民族乐器的演绎,“黑、白、灰”——中国水墨画风的渲染,中国传统美学“国画式”影像体系的展示,却是一致称赞,《影》被盛赞为“张艺谋迄今为止最惊艳的电影”。

一、中国元素:继承与创新

张艺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部作品用的是传统的中国美学概念,它的黑白、水墨风,它的阴阳、八卦、太极、以柔克刚、隐忍,里面美学的那种所谓对影成三人,人心如影,是中国文化符号的一个集中表现,也符合这个故事的要求。”

(一)水墨文化的渲染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语言。可以说,水墨艺术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念和精神追求,代表了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水墨艺术的墨点、墨线、墨块,墨与水的变化形成的水墨画面,让人们感受到“水墨文化”的艺术魅力,正如王海峰在《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探索——以传统水墨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说:“水墨语言的外在形式主要表现在水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载体,它所传达出来的视觉形象具有东方情调和东方气质的视觉意象美。”[1]

从张艺谋个人的作品序列来看,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一直以来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色彩的运用,赤橙黄绿青蓝紫,每种色彩都如同图腾一般,镶嵌在他的电影里。《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血红,有种酣畅淋漓的野性与悲怆。《黄土地》和《菊豆》的黄,象征着故乡,温暖而激烈。《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把红与黄结合,朝堂上,刀光中,满是萧瑟与凉意。还有《十面埋伏》的绿、《金陵十三钗》的蓝,都是时代和人物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我不懂中文,但通过色彩,我看懂了张艺谋的《英雄》。”斯皮尔伯格说。

他的新电影《影》在视觉上做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他说:“很高兴自己拍了几十年电影,还有创新,还能得到大家的肯定。”运用黑白色,同时,开创了高级灰的新视觉语言,通过“黑白灰”中国水墨新影调的表现方式来讲述故事,可以说拍出了一部相当具有个人风格的电影作品。在影片中不管是角色的服装或道具,还是场景和环境,都直接运用无色或者极低饱和度的颜色,在黑白灰笼罩的色调里,人的肤色和血液颜色,并没有在后期把颜色压低,而是让这两个原色得到彰显。

在这部《影》中,张艺谋用“黑白灰”这三个不是颜色的颜色,去极致构建“影子”世界。用黑白灰来营造一种混沌虚无的不现实感,用黑白灰影调,加强《影》的寓言哲学,黑白灰越强化,越加强《影》的故事远离三国原著,让一个战乱时代替身的故事变得越真实,这是张艺谋在访谈中反复提到的。

黑白灰的影调对每个人物内心的营造同样用得恰到好处。网络文章《如何评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影〉?》描述,每一位主要角色,心中都有磨灭不了的如影随形的影子,每个人都想控制局面,左右自己影子,但殊不知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心中构建的阴暗斗室:子虞心中灰暗的权力和控制欲,让他最终湮灭在影子刀下;沛公心中向往和平,在《影》的世界从来就不会发生,沛公以为能脱离黑白棋局,运筹帷幄,但自身依然是这个黑白世界的困兽,他身边所有人,都是他的阴影;杨苍想把杨平培养成他想要的样子,也是成为他未来的身影。一幅山水画,黑白分明,但是每个人身上都不是单纯的黑白,都是黑白相间,也正契合了作者的表达:我们都想成为真实的自己,不想活成别人的影子,但是你真的分得清谁是影子、谁是真身?

从影片介绍来说,实际上《影》并非黑白影像,而是选择通过前期所用物质的控制代替后期褪色处理,拍摄所用服装、道具、场景尽量选用黑白表现,通过控制色彩,达到呈现中国水墨画的感觉。同时,电影中的大部分实拍戏份都是在真正的阴雨天拍摄完成的,直接从物理上控制了色彩,拍完之后用电脑把多余的颜色褪掉。在电影的后段,也在影片中渐渐呈现色彩,比如境州在大战后返回城内朝见主公,此时他的衣服上就有了鲜明的颜色,这也是对人物觉醒意识的一种衬托。

虽然拍摄难度很大,但张艺谋近乎苛刻地要求每一部分都必须做到极致水墨视觉的传达。在张艺谋的镜头下,黑与白是真身与影子,是阴面与阳面,更是传统中国的水墨与丹青。黑白水墨的朝堂场景、古典丹青的人物造型、阴阳平衡的八卦阵,从头贯穿至尾的水元素,每一帧画面都向世界展现东方特有的美学特征,就如同一幅绝世古画,每一分,每一秒,都嗅得到墨香,品得到古味,这是一次通过相对传统的工匠艺人方式,来呈现一种视觉世界。《影》称得上是一次中国电影匠艺的集中展现。

(二)琴瑟文化的演绎

琴瑟文化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以《诗经》为发端,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琴瑟作为《诗经》时代的乐器在祭祀、宴饮和婚嫁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琴也称为“七弦琴”或“古琴”;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古瑟有五十弦,后来变为二十五弦;箫,《说文·竹部》,“箫,参差管乐,象凤之翼”。古箫是用一组长短不等的竹管按音律编排而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排箫。

张艺谋导演作品中的音乐从不乏经典,从《英雄》苍凉低沉的大提琴,到《山楂树之恋》《归来》清澈感人的钢琴独奏,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京剧唱段,到《金陵十三钗》秦淮女的琵琶弹唱……电影《影》中,“琴、箫、瑟”三种民族乐器配乐,根据纪录片的采访中所说,电影舍弃印象中张艺谋擅用的大气厚重乐声,选择极简主义的音乐,通过“琴、箫、瑟”等古典乐器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影片中“琴、箫、瑟”分别代表了子虞、境州、小艾三种角色,三音对撞,不仅让人物的区分度更明显,也表现出了三位主角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窥探着瘦骨嶙峋孤寂的背影,阴阳相生虚实着交错的命运,抚琴轻弹微弱,斗室运筹帷幄,在等待着曙光重燃复活……”据各音乐网站推送文章报道,《影》推广曲《傀》由许世昌、向桂燕、方羌羌作词,欧中建作曲,前奏古筝、古琴撩拨琴弦勾勒出一种镜花水月的中国风意境,配合朦胧迷离的氛围尽显晕染之美,副歌部分二胡的加入如火添薪,气势磅礴。此次《傀》中加入二胡、古筝、古琴多种中国传统乐器,同时融合国际首席爱乐乐团的精彩弦乐,古风古韵的动听旋律,萧瑟秋凉、风声鹤唳的紧张气氛。安魂而静谧的水墨丹青画面中,小舟点点浮烟背后,是盘根错节的明争暗斗,浓重的水墨风韵大片气质一览无遗。歌词与剧情环环相契,表达出跌宕的情感,需要大家各自品味。《傀》以大气“中国风”展现了富有画面感的“宿命论”歌词、凄美而朗朗上口的旋律,融入二胡、古琴作品中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的琴、箫、瑟国风编曲形式别具一格,与电影画面异曲同工,多重手法烘托出一种英雄末路、宿命难逃的氛围。通过“琴瑟箫”乐声所营造的清冷寂寥之感,尽显人物内心的无奈和悲凉,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可以说,作品大气婉转的中国风、水墨风韵的MV中式美学、唯美凄婉的感伤情绪,在张艺谋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古风意蕴中加入更多新鲜又隽永的元素,演绎了卓越的琴瑟文化,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三)太极文化的哲思

太极图,从图形描述是圆形,中间一条曲线勾勒出两条黑白鱼图形,鱼图中各含一个圆点;经历代图解,阐释了太极图以人为万物之秀、以人为天地中心的思想,构成一个含义深邃的“太极哲学”体系:“太极哲学的关键词是阴与阳,核心是太极和的辩证思想。”“太极和”思想认为:“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事物的矛盾对立,而是事物之间的包容与妥协、共存与共容,共容与共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太极哲学”启迪人们:“要在矛盾对立中追求平衡,在众多矛盾平衡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在矛盾对立中走向多元的和谐统一,这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与永恒动力。”[2]

《影》不管是正片还是海报,太极图都无处不在,太极图本身就有阴阳美学的成分,同时也影射了子虞和境州各自的身份,正身影子互为补全。对于太极图,在《影》的太极图海报,就已经充分说明子虞、境州、小艾三者之间的关系。太极图中的阴阳两面,成为两仪,两仪中的两点,称为“太极”,两点太极代表着事以成形,如果没有这两点,太极图就是无极图,为阴阳混沌状态。影评分析,海报中子虞和境州分别站在两仪中,并没有站在黑白两点的“太极”上,这暗示着两人从一开始就是混沌的状态,境州从八岁被抓走那一天起,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子虞的影子,因为事没有成形。我们影片看到的,只是境州如何一步步脱离子虞,越走越远,最后影子立形,成为真身。而小艾站在太极图的边上,还是站在太极两仪中间,说明小艾看似是一个旁观者,但更像一个太极图的操盘手,影响着真身子虞和影子境州的命运。在正片中,小艾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她为子虞找到破解杨苍刀法的秘诀,又为境州送解药,她和子虞弹琴,又和境州亲近。这些举动,都让小艾的人设变得复杂,她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深不可测。

把太极图放到整部电影宏观来看,每个角色其实都被困在太极图中,大家不管在黑色或者白色,走来走去无非是变成相反的颜色,依然毫无色彩。每个人不管如何挣扎,都像在太极图中的黑白点,永远逃不出去。就像片中沛公对青萍说的,让青萍和杨平联姻是假的,一切他都安排好了,他不想做棋子,让别人去做棋子,但最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是棋子,而每个人却成了别人的棋子,这和太极图的黑白迂回牢笼,没什么区别。

太极图,通过图形语言揭示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中平衡发展的规律。可以说,太极图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和人文性格,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太极图是人类的瑰宝,是中华哲学的起源,同时也是世界哲学的起源,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影》,运用太极图讲理明事,通过“中国元素”诠释了中华先民领悟宇宙万物变化之道的非凡智慧。

(四)非遗文化的传承

“非遗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3]

“让世界爱上中国”,回看张艺谋的艺术之路,他似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有种特别的“执念”。《红高粱》中的茂腔、《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京剧、《活着》中的皮影戏和老腔,还有展现华夏五千年文明、被称为“奇迹”的北京奥运开幕式,用非遗文化惊艳世界的冬奥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把它们找出来,从穷乡僻壤里挖出来,让它有一个机会,让我们的后代,让我们的年轻人,看一下那些传统的东西、那些古老的东西”。张艺谋对非遗的“执念”由来已久,这份想把古老的文化传承,想让年轻人莫忘历史的心,在《影》中,也大有体现。

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非物质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影》中孙俪扮演的小艾,就是位古琴高手,她与丈夫子虞的合奏天下无双。《影》同名主题曲请到古琴大师赵晓霞来演奏。缥缈的旋律中,带有一丝迷幻。婉转缠绵,缱绻悠扬,不仅道出了雨中伞下的丝丝柔情,还将金戈铁马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与黑白水墨色、阴阳八卦完美契合。

黑与白,光与暗,阴与阳,能与这段沉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相称的,还有传承千年的书法艺术。《影》的宣传海报以及周边产品上,处处都有书法艺术的影子。字体多飘逸张狂、灵秀飞扬,与替身的伞、帝王的袖、将军的刀、少年的剑绝妙融合。饰演主公的郑恺,更是为了几秒的写字镜头,拜师学艺,练得一手好字,从自我开始,将文化传承。

除了古琴、书法,电影还融入了围棋、茶道、传统的武术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浓浓的古风、古味,正应了张艺谋的愿景:“看到它们,你会回到一种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去回顾自己的生命。”中国的“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诠释着“非遗文化”的意韵特征,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与社会价值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传递着中华文化自信,实现了文化育人功能。

二、文化自信:初衷与未来

张艺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师,1986年因出演《老井》,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我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获得两次金狮奖、一次金熊奖,三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张艺谋作为我国第五代导演的重要代表人物,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符号,他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品牌,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张艺谋说:绝不拍没有“中国元素”的电影。他对“中国元素”感情深厚,运用技术炉火纯青。[4]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长城》,虽然口碑有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是华语电影树立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节点。张艺谋提出想要通过《长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一点经过《长城》的出品已经初具规模,只是这种表达还需要好莱坞做帮手,到了《影》则是一次全面回归,完全靠中国人自己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输出是一种激励,出品方乐创文娱董事长张昭张昭自信地说:“虽然华语电影的文化自信还在建设中,但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要在全球的平台上,自信地呈现中国人自己的电影。”

2018年9月初,《影》在威尼斯进行了首映,影片结束后,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外国记者纷纷被震撼,赞叹:“这可能是张艺谋迄今为止,导演的最让人惊艳的电影。”威尼斯电影节给出让国人骄傲振奋的评价:“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彰显出张艺谋典型的气韵和想象力。”张艺谋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在海外好评如潮?正是因为,他把作品变成了万花筒,外表美轮美奂,内在沉稳厚重,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爱上了中国。“这才是我真正想拍的电影。”张艺谋很久以前便说过,拍一部水墨电影,是他的夙愿,他花了5年的时间,向前辈黑泽明致敬,也同过去的自己告别。对于这些海水般不断涌来的赞誉,张艺谋没有回声。他只是在采访中,对《影》中的角色进行了解读:“你看他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挣扎求生。即便他最后好像成了老大一样,号令天下,但实际上,他唯有这样才能活下来。”

国内影视产业的发展为彰显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同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国内市场,因为你要在全世界范围当中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的定位要在全球文化当中你才能定位,所以中国影视需要一个全球讲述的平台。《长城》是这样,《影》也是这样,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具备“中国元素”的电影。

张艺谋说的是替身境州,可境州何尝不就是他自己?即使国产电影已被好莱坞围剿,即使自己已快到古稀之年,但张艺谋对待梦想和未来的态度依然积极。他不惧变革,不怕陨落,只想继续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最漂亮的自己。 “文化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个精神深层次的体现,文化的自信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是最好的体现。”

《影》是张艺谋的一个新起点,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影》证明,我们完全用本土的力量,也可以获得在视觉上登峰造极的感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成功运用,是电影制作工艺水准的大集合大检验,是民族电影未来在视觉上一个大的突破。

发展国产电影,传承中国文化的路,虽道阻且长,但有这样敢于突破、不忘初心的前辈还在坚持,便看到了希望和光。愿我们的传统文化,都能像水墨画卷般隽永,国产电影也能如“影”随形,绽放属于自己的荣光。

猜你喜欢

太极图张艺谋水墨
太极三部曲Ⅱ·太极图
水墨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八卦图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话说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