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也许是肠道在“作怪”

2019-11-19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宿主菌群杆菌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在世界十大医疗疾病负担中排名第四。研究发现,患抑郁症不一定是脑子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肠道菌群出了问题。

大脑和肠道相互影响

一般认为,抑郁症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早在1920年,人们就发现,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功能了解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认为,肠道菌群不仅调节肠道,还能影响人类脑的活动甚至行为。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可进行双向通信,称为“脑-肠”轴。肠道和脑之间的信号可以沿迷走神经传递,迷走神经是连接二者的“高速路”。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益生菌的作用在健康小鼠身上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受体表达降低和抑郁行为的改善,而在切断迷走神经的小鼠身上,则观察不到这些效应。

培养健康菌群有助改善情绪

在最近的一些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移植肠道菌群,能使一些焦虑不安的小鼠变得大胆,让羞怯的小鼠变得喜欢与其它鼠交往,移植了抑郁症患者体内细菌的小鼠也会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还有一些针对人类的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益生菌的乳饮料3周后,原本情绪不佳的志愿者的情绪明显改善。而另外一项实验表明,在饮用了含有瑞士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益生菌混合物30天后,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宿主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也有所降低。

由此可见,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系统和健康水平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而人们的行为也能影响肠道中的微生物,比如通过食物来改变它们,饮用带有益生菌的酸奶等方式,培养自身肠道中健康的微生物組。

(摘自《健康报》)

猜你喜欢

宿主菌群杆菌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穿山甲和新型冠状病毒到底啥关系
转基因植物历史悠久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阴道乳杆菌主要种群异同与健康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谨防食物中的弯曲杆菌污染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