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科学化发展的推动路径

2019-11-19郭强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研员课标课题

郭强

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教研”)是基础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石。教研走上科学化发展既是整个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奠基工程,也是源头工程。推动教研科学化发展应该夯实基础管理,实施“四个聚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题引领、项目驱动,使教研工作能按照自身规律实现科学发展。

一、突出“四个聚焦”,强化教研工作的目标性

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指导纲领,也是教研工作的指导纲领。教研工作应在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深化改革评价方式。要实现此目标,教研员应该在“四个聚焦”上下功夫。

1.聚焦课标研究。课标是学科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不仅为教学及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也点出了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教研员首先要加强课标研究,吃透课标精神,明确课标要求,为教研及学科教学工作定向定位。各级教研员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聚焦课标,精准研究,深入理解、把握课标中的知识体系构建和知识版块构成,明确每个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针对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疏于学习研究课标、对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清晰、以学习研究教学参考书代替课标等现象,教研员还要能深度解读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引领一线教师关注课标、学习课标,让课标真正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南。

2.聚焦教材研究。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在某一个阶段实施的具体要求呈现,也是对课标的进一步补充和详解。它对培养目标、实施方式、达到目标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等作出了更为明晰的标识和界定。学科教研员聚焦教材研究,首先应以课标制定者的眼光來看学科单元知识体系建设,以课标制定者的思维来分析定位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辑逻辑,认真解读教材中的案例。对部编新教材,教研员要明确其在价值追求、编排意图、编排逻辑思路、编排体例及重难点方面的变化,并指导一线教师学习新教材、掌握新变化。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教研员还要指导教师掌握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去重组教材,根据具体的教情、学情和学校面对的实际环境,科学运用教材。

3.聚焦教法研究。教法是达到教学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和路径。教研员应加强对教法的研究,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选择科学的策略和路径,以取得最好的工作效益。

一是要学习和借鉴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其衍生的教学方法。各学科教研员要紧盯学科教学的前沿理论发展,广泛了解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当前教育发展的最新态势,学习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知晓当前教育教学方法变革的最新成果。

二是注重发现、引进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或方法。学习先进经验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不断向“低负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比如变式教学和情景教学、整体学习和结构化记忆,以及变教案为学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等。

三是注重发现、总结提升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本地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高效发展。教法研究最根本的是要借助教育科研方法,促成教研员和教师由经验型向实证型、创新型转变。教法的探索过程也应该是一系列的行动研究,要有教情学情的前测、中测、后测,要有方案的精心设计和充分论证,还要有严谨的实践探索和评估总结,直至完善之后再次验证实践并积极推广。

4.聚焦评价研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具有指挥棒效应,它决定教育行为的方向和力度。教研员尤其应重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研究。

一是研究并实施多元化评价的策略。多一份评价标准就多一份成长,教研员要指导教师研究怎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多种方式的评价行为,并通过这些评价行为引领学科教育教学。

二是要研究并实施过程性的评价策略。要指导教师积极开展绿色发展评价,让学科教学评价从试卷、分数中走出来,从终结性评价中走出来;注重把评价行为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多作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少作结论式评价。

三是要研究激励性评价的落实与运用。学生个体既是成长的主体,也是成长的主因。激励性评价的目的是调动主因和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实现学生个体的成长和生长。教研员应该研究激励性评价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落实与运用,推动核心素养在一线教育教学中的落实,引导学科发展。

二、实施项目驱动,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研工作在聚焦任务、确定主线之后,还应强化区域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大工作的创新力度,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提炼与推广。项目驱动就是创新性的开展教研工作,提升研究及教学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1.抓好常规项目,形成学科规范。教研员对区域教学工作的引领与评价需要一个有效的抓手和固定的平台。这项工作需要有常规化的项目来驱动、落实。教研员要在这样的常规项目中树立学科规范,形成工作制度,增强工作实效。

常规项目中最主要的是修订并落实好《学科教学常规》。它是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也是教研员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手段。《学科教学常规》要明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给学科教师的成长提供路径,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学科教学常规》修订发布后,教研员还要依据它对区域内的学校分级进行教学检查,最终要分区域、分学校形成教学常规评估报告。

教研员工作要以常规为基础,增强教学视导实效。要让教师明白学科教学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按照常规来操作;要增强工作的指向性,体现国家的意志,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增强常规的可操作性,便于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量化考核。视导工作应采取普遍视导和专题视导相结合的办法,并倡导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开展订单式视导,要在视导中纠正问题、树立规范,强化管理、形成制度。

2.抓好重点项目,凝聚团队力量。区域教研活动是教研员日常工作的重点项目,也是最具广泛性和基础性的活动,能在学科内最大限度地凝聚团队力量、汇聚团队智慧。

市级教研员在抓此项目时应强化顶层设计,注重问题导向,积极开拓创新。市级教研员不能将自己的身份等同于区教研员,应深化对整个区域学科教学的思考,对其做整体的项目设计,要紧跟新的政策、学科要求,积极推进区域教研工作在形式、结构、内容上不断创新。

区域教研活动可以从进度逻辑和难度逻辑等层面推进,将常规型教研和主题型教研相结合,将诊断、研讨与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抓好特色项目,培育优秀成果。教育教学研究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教研员除了要常抓常规项目、狠抓重点项目外,还要积极创设一些特色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激勵教师、培育成果。

这些特色项目可以结合上级部门的有关工作安排来创设,比如结合“湖北好课堂”展评活动,积极探索和实践“襄阳好课堂”建设。教研员还可以结合上级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探索制订符合本区域教情、学情的标准及资源库。比如:襄阳市就参照湖北省“黄鹤美育节”活动,结合自身特点,创设了“隆中艺术节”项目,让相关教师和广大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特色项目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创设。襄阳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三国文化、诗歌文化、山水文化、革命文化等,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及文化遗产,教研员可以凝聚一批学科教师充分挖掘、积极整合这些资源,培育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及研学旅行课程。

特色项目还可以立足于本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短板或迫切的需求来创设。教研员可以引领一批教师通过问题诊断找准病灶,抓准根源,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比如面对新高考、新中考改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全市范围的主题阅读、写作、朗诵、演讲等项目,体育学科可以创设体育运动跨学段序列化研究项目,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结合创文及其他生活实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等。

三、注重课题引领,增强教研工作的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力量,研究力是教研员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教研员要在研究上下功夫,在理论上找依据,在方法上找支撑,从科研的角度和高度来提高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指导力。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最主要的形式,也应该成为教研员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教研员应注重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发展,凝聚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教研工作向实证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1.借助课题研究完善工作流程。课题研究的流程可以大致分为选题、立项、研究、结题、推广等阶段。教研员的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可以使流程更规范、步骤更完善。在常规的教研工作中,研究主题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开展、研究结论的评价、研究成果的运用等往往流于形式。如:几个教师碰个头、开个会,简单商量一下,内容就定下来了;主题确定后缺乏正式的项目启动程序,往往发个通知,任务就布置下去了;在项目的评估方面,优秀不优秀、合不合格也多基于浅表的经验,相关过程及成果很少物化、固化。课题研究则可以帮助教研员开展科学论证、强化科学决策,促进教学研究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和深入。

2.借助课题研究改善工作方法。课题研究需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适切的研究方法,比一般的研究工作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例如,理论依据需要从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建立相应的学科架构,在其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结合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规划。相关理论依据可以帮助研究者破除经验误区、理清逻辑关系、确立研究思路,为具体的研究加强顶层设计。

在研究工作中,相关研究方法的恰当运用也可以使教研员准确掌握信息、精准剖析问题、有效展开探索。比如:文献研究法能准确掌握已有的经验和结论;调查分析法能超越研究者主观经验的限制,形成较全面系统的客观数据;案例研究能选择恰当的样本,并从案例本身和案例的联系探索问题的恒量和变量;实验法能验证研究的预设结论,能通过实验对比提供有力的证据。

3.借助课题研究形成物化成果。课题研究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资料、结论、方法和策略。课题研究中的每一次主题活动和具体实践都能成为研究的样本和案例,也能转化为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因此,教研员要积极申报规划课题,推进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研究力要从课题研究中生发,也只有课题研究才能让教育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教研员应每人主持一项课题研究。已经主持有省、市级规划课题的教研员,要积极鼓励团队成员把自己承担的子课题申报为市级或县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形成课题研究联动。

教研员的课题研究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员应尝试和一线教师开展基于课题研究的论证探究课、实验研究课、成果展示课等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积极把课题研究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训练和教学评价结合起来。教研员还应该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定实验项目和实验学校,积极培育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教研管理创新实践研究”(编号:2018JA11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教研员课标课题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