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望、闻、问、切

2019-11-19孔文良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望闻问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孔文良

【摘要】“望闻问切”法是神医扁鹊提出来的诊断治疗方法,对后人医术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望闻问切”法也可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倾听学生的心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检查学习效果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望闻问切”法

一、当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文的学习就是对母语的学习,所以学好语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现实性意义。学好语文能够增强学生的归纳總结能力,有利于整体成绩的提高,但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专注于板书和教材,很少审视学生的听讲状态和精神面貌,无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专注,出现溜号等问题。其次,很多初中教师讲完课后就回办公室,对学生不是很了解,教学效果也不好。第三,有些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只顾着讲解知识,自问自答,忽视了课堂中的提问环节,无法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方向。第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按照课本的知识进行讲解,很少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缺乏指导性作用。第五,初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有的老师只是将作业批改完就觉得大功告成了,没有对学生作业的不足之处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只知道作业的分数,却不知道自己欠缺在哪,从而无法进行改正,一错再错。

二、“望闻问切”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望”——观察学生

“望”意为观察,教师应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在观察中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首先,在上课前,如果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唱歌或者大声朗诵文章,将学生引领到知识的课堂上,有利于接下来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带微笑的上课,向学生投入关切的目光,使学生感觉被关注,在课上不容易溜号专心听讲。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完全将目光放在教科书或者黑板上,要观察全体学生的听课状态,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且讲述的正确,脸上尽是喜悦的表情,说明学生完全理解了老师讲解的内容;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吞吞吐吐、思路不清晰,说明学生在课上听讲了只是没有听明白,这时教师要对学生不懂的内容重点讲解,把握教学方向;有的学生一问三不知或者回答与答案根本毫无关联,说明学生的听课状态十分不好,经常溜号,教师要对此类学生重点观察,及时督促学生学习。第三,教师在课后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观察,课后的实践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很有帮助,通过观看班级内的板报的制作情况、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文章发表的次数就可以判断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重视程度。

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进行观察,对语文教学水平进行考核。如今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教师的讲授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阅读书籍、看报纸,与教学相结合,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应多关注时事热点,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了解国家的政策、发展等,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有利于养成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

(二)“闻”——倾听心声

“闻”意为倾听,从各个方面倾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意见。学习语文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在学生的发言中根据观点、语气等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三观不正的同学及时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三观。在演讲比赛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音量、情感等方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并进行合理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对在课堂中不经常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吐露自己的心声,改变内向的性格,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后教师也要注重倾听,对学生的作文应及时观看并批改,对学生的文笔有所掌握,通过作文更深入地倾听。

教师在课后要积极的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文学探讨,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方法指导,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及时地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调整,满足学生的要求。例如,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学生匿名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了解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以后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初中学生在喜欢语文老师的同时也会爱上语文学习,能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

(三)“问”——提出问题

“问”意为提问,可以在课中和课后提出问题,使学生构建出语文学习的框架。目前,教师的授课方式通常都是自己在讲台上讲的风生水起,忽略了对学生的提问,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先介绍此诗的背景,问学生对李白都有哪些了解,再对诗句进行翻译,问学生这首诗渲染了怎样的意境,描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提问,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首先,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把握问题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带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其次,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回答时间的间隔,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给出合理的思考时间,引领学生积极的思考。虽然提问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也不能一直提问,会导致时间的浪费,学生一头雾水。在设置教学方案时,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按照方案有序的进行提问,使问题富有逻辑性。最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有意义的,不能为了提升沟通的次数就什么都问,在课前要对所讲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备课时注重设计问题,提出有价值、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能够引人深思、开拓思维。

在课后,教师不仅可以围绕语文进行提问,还可以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兴趣爱好等。提问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被关爱,从而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到学习中。课后要尊重学生,以“朋友”的角度提出问题,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以放松、愉快的心情开展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氛围。

除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也要对自己提出问题,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备课是否全面规范?知识是否讲解透彻?作业是否全部批改?”教师通过反思能够充分的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切”——检查效果

“切”意为检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切”是在实现“望”“闻”“问”的基础上形成的,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切”要求教师解决好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整好课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走入艺术和人文的世界,能够更好地对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切”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了解,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有一定的认知,对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望闻问切”法的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胜伟.新课改下“望、闻、问、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2009,(10):90.

猜你喜欢

望闻问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望闻问切”有效开展内地西藏班高中汉文的教学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