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

2019-11-19赫永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稳定性注意力小学生

赫永明

【摘要】注意是什么?注意就是对事物的定向活动,是对某些事物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还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分析小学生注意的各种特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注意力 稳定性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第一个特点: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第一,上课时,学生的思想会不由自主的“开小差”,或摆弄小玩具,做小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能更好地协调起来,因此四五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第二,从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来看,那些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因为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仍占重要的地位。第三,小学生的注意往往可以从情绪上明显的表露出来。在课堂上,学生如果听得入神,他们会凝神而坐;如果听得高兴,就会露出笑容。这一特点,给老师带来了某些方便,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反映和动态,判断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注意的集中性得到了发展。注意的集中性即注意指向一定事物时具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我们注意高度集中时,甚至可以看不见或听不见周围发生的事情。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注意点集中性逐步得到发展。

其次,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发展。当人们集中精力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小学生本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都会改变他们的对象。注意的稳定性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根据我30年的教学经验,在一般情况下,七到十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十一、十二岁儿童在25分钟左右,十二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如果教材新颖,教法得当,高年级学生保持40分钟的注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说话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来自教室外的噪音;抽屉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科学课等科目留下来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新奇的铅笔盒,都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引到“课上”,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课要组织的紧凑、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教法的当,这样保持小学生45分钟的注意也是能够做得到的。

第三,注意的范围的发展。注意的范围,就是注意的广度。注意范围的扩大,是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条件之一,因为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看到更多的事物或事物的更多的方面,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例如,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他们的书写速度慢,并且还没有适应学习紧张学习生活,因此,在课前3分钟可以让学生唱一些有关学习习惯或者是一些增强自信的儿歌。

要扩大学生的注意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学习的材料要有系统、有条理、组织得严密;观察的条件适宜,等等。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将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第四,注意的分配能力的发展。注意的分配就是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一边思考问题。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到了三年级以上,才逐渐加强了注意的分配能力。因为学习过程本身是一项复杂、艰苦的脑力劳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很可能遭受到挫折和失败,感到苦恼因而降低课堂注意力。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水平需要教师付出努力培养,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重视学生注意力训练,要艺术性的指导学生克服无关信息干扰,保持学习兴趣。当学习在学生的眼中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时,不需要刻意的付出努力也能将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学生上,自然实现了有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的转化,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培养小学生的注意能力还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态度是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为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责任感,使他们用意志克服学习中的一切苦难,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有了对学习的自觉态度,就能更好地注意学习的对象。要使学生注意学习对象,就要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越明确,注意的集中的程度和集中的时间也更高更长。注意与兴趣更是紧密相关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越稳定。

正确的组织教学秩序,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注意的必要措施。一个能自觉遵守组织纪律的学生,一般都能集中注意专心学习,而组织纪律性差的学生,学习时经常分心,学习效果就差。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要重视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在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学生的良好的注意特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还要防止分散注意和学习疲劳。无意注意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也可使学习时注意力分散。教师周围嘈杂的声音,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琴声,窗外操场上的运动情景,教室内过多的装饰、张贴,教师的新装艳服和口头语等,都容易使小学生分散注意。因此要尽量排除这些影响注意的干扰。防止分散注意,也要防止过度疲劳。要使学生劳逸结合。教学上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教学进度要适当;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情绪情感。

上课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全班。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首先要注意学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心里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信心。例如,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课后,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学生挑一挑就能摘到果子的练习题,并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课的结果。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的作业,老师可以加上激励性的语言。并且每月以上课的表现和作业得红花的朵数,开展“认真听课星”和“进步星”的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集中注意力听课的信心。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世界里,有太多孩子从未见过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也正是这些新鲜事物的独特魅力,才使我们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培养注意力。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疑问中求知。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如会唱歌、跳舞的卡通模块等玩具就能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快乐”中求知。

当然,培养小学生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特点,采取适当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專注力,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一定会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稳定性注意力小学生
让注意力“飞”回来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我是小学生
阅读理解两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