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等式和不等式

2019-11-19何星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儿童视角反思

何星

摘 要:教学相长是教与学的相辅相成,也是老师和学生成长最显性的形态。教师的成长伴随着经验的丰富,良好的反思习惯的形成,会呈现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尊重、关爱,以儿童视角关注儿童,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助力其成长。

关键词:教师成长;反思;儿童视角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师者的教育观:了解生命,热爱生命。无论是对于老师的自我成长,还是对于孩子,都离不开这样的态度,关于老师和学生,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有一个等式,也有一个不等式。

一、成长=经验+反思

幼苗的成长离不开阳光、水、温度的多重作用,老师的成长同样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老师在初上讲台时饱含着十分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热情不断消减,没有成就感,幼苗变成枯木;有的老师看似平凡,却每天积极向上,身上总有用不完的能量,幼苗渐成参天大树。差别为何如此之大?是什么因素在持续影响着一个老师的成长之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感性经验而不进行理性思考,那么他原有的教育理念及不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即使有许多年的教学经验,却只是教学工作的许多次重复而已,自然不会形成成长的土壤,不仅无法提升自己,反而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不进则退。所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一篇课文、一个公式、一次测试、一次谈话,都是反思的原点,也许是学生的一言一行,也许是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反思无处不在,比如: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我们总是发现孩子上课不愿举手,老师要反思:是因为孩子长大了羞耻心在作祟吗?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太单调了吗?是班级缺少正能量吗?写作时总有同学寥寥数语,没有内容。反思:是早期的写话训练没有落实吗?是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偏向吗?是写作兴趣的缺失吗?反思过后,才能发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成就学生,又成就自己,经验的累积才显得格外重要,反思不仅是帮手,而且是促进成长的主推手,这样,老师的成才会变得恒久,像螺旋一样不断上升!难怪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不成名师都很难。”

二、小孩的事非小事

“爸爸,你是大人,你的心也大,小事放在你的心上是小事;我是小孩,我的心小,小事放在心上就是大事。”这是一个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被爸爸忽视后说的话。引人深思。小孩总是不经意间被大人所忽略,殊不知,孩子面临的每一件小事,正是了解自己,理解他人,适应环境的契机,生命的成长过程不就是一件一件的小事所累積的过程吗?说到自身,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并不能以同理心去理解和接受学生的情绪或行为,更难以说是尊重和关怀了。有两个事例特别能说明问题:

第一,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正在讲运算方法,一个坐在窗边的同学总是拉动窗帘,制造噪音,老师第一次用眼睛瞪了他,没过多久,他又拉动窗帘,老师点了他的名字,继续讲课,两分钟后,他再次拉动窗帘,老师火冒三丈,训斥:“为什么总是拉动窗帘不听讲?”孩子低着头,轻轻地说了一句:“这样你才会看我。”

第二,期中考试,一个孩子从平时考90分突然掉到了60分,老师找到他问:“怎么这次考这么差?”孩子回答:“我爸妈离婚了,他们都不要我。”老师并没有抬起头,只是说了一句:“下一次考试不能这么差了。”孩子含着泪拿着卷子离开了……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首儿歌是陶行知先生所作,却把儿童视角阐释得透彻淋漓。当我们没有去了解一个生命的时候,我们是冷漠的;当我们没有去热爱生命的时候,我们是无情的。案例中的两个孩子都渴望理解和关注,但是老师却并没有,试想:一个冰冷的老师怎么可能抚慰一个温情的心灵?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在《1799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手握着他们的手,我的脉搏和他们的脉搏一起跳动;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的眼泪和他们一同流;我和他们一起欢笑……我的心向每一个孩子敞开着。”每一个生命都是无限的未来,牵起孩子的手,走进孩子的心,并不难。

三、结语

教师是学校的一笔财富,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思想品德、人生信仰有重要影响。师生是一组难以孤立的共同体,老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应该是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关系。于漪老师说:“从教师自身来讲,还要有一个‘自我修为,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成长,因为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老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一条横线,一如既往,一成不变。而应该是一条竖线,求新求变,越钻越深,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反思,了解自己,热爱自己,提升自己,我们的生命是有深度的。孩子的成长不能是孤独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成长的音符,每一件小事都是成长森林中的大树,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是孩子成长之路上温暖的光线,了解孩子,走近孩子,拥抱孩子,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有充满一切可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7.

[2]于漪.于漪全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08.

[3]裴斯塔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儿童视角反思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