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课堂 大社会

2019-11-19赵时东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家乡

赵时东

德育是陶冶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中,把德育摆在了教学工作的首位。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作为一名品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品德的教育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言传身教,渗透情感

言传身教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时,还得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德育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师先要按时参加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教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尤其不能乱花零用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在教学《粒粒皆辛苦》一课时,我让他们来演一演,再现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然后评价,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浪费粮食与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密不可分,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勵,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浪费可耻,我们要珍惜粮食。这样他们就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从而想到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注重角色换位,体验生活

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才能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与家人亲密相处》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当一次家长,了解自己的父母一天做了多少事情。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了父母的辛苦,对父母产生了由衷的敬仰之情,知道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明白了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做家庭小主人,不仅要尊重和孝敬父母,还要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比如,在教四年级上册“家乡变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先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等老人,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图片、视频等。通过对比,学生发现自己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紧接着我问: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激情被点燃了,很快说出了自己的观察与体会,切身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和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这样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实际生活当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三、注重实践活动,服务社会

品社课教学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因此,在品社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社会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引领学生服务于社会。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地球病了”这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自觉性。我让学生课前先调查自己所处的环境怎样,然后根据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循序渐进,使学生由“认识危害”到“自觉爱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进行“保护家园,人人有责”的宣传活动。学生精心策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大街小巷和村庄社区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

四、注重适时辩论,深化明理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在执教“科学技术的另一面”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论题“科学技术对人类有百利无一害,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学生一经思考,便热血沸腾,全班同学自然地分成了两组。我因势利导,在全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不仅为科技发展的新成就自豪,同时也对其负面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为此我在教学时,有意安排了辩论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实践证明,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开展课堂辩论,拓展认识,深化明理,是一种的有效方法。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强化实践体验,促进学生融会贯通,明理导行。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刻的体验,进而使情感得以深化,使品德得以内化。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家乡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