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信息构建中的应用
2019-11-19周喆
周喆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实施中,学生对“五感”进行自主接受。同时使学生领悟到通过“五感”,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事物带给人全身心地主动接受学习过程的愉悦和美妙,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增加学生信息表象构建领域的经验储备,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五感;信息构建领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描述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在这三个维度引领下,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了解美术专用术语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介质进行创作,抒发情感与思想;同时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和作品鉴赏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意,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但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美术的信息构建大多局限于简单图像中,他们对于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意创作以及怎样通过不同媒介构建信息贮存的能力十分欠缺,画面表现大多是简单粗浅。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创设和启示,而中高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将“五感”引入课堂进行研究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美术带来的乐趣,拓展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体现整合意识和知识多元化意识,引导学生感知美、创造美,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五感”融入教学,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分别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而我们感官中的“五感”正与美术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如五感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视觉”直接与图像识读相联系,“听觉”则是在一段声音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去感受声音可以有形象,可在美术表现中体现,而“味觉”“嗅觉”在艺术范畴里可以上升为一个艺术品位、艺术嗅觉,在小学这个阶段,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因此这里所理解的艺术是一种高雅艺术和生活美学艺术,影响着孩子的审美态度和文化理解。最后“触觉”是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接触不同材质的美术用品、工具,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发学生用“五感”感知事物的能力,引发教师用新视角接受学生从多维度创作作品,在小学美术中渗透自主感知,自主信息建构,用开阔的视野组织美术课堂,形成有效的渗透策略:如(1)在课程中设置大师画欣赏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制作自己熟悉的大师作品PPT并展示,同时学习大师绘画技巧进行模仿创作;(2)积极开设学校社团课,如“版画”“电脑绘画”“创意绘画”社团等等,在活动课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物体的造型设计以及综合材料的运用,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校外美术活动,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二、增强“五感”中信息构建领域的知识储备,增加学生作品的创意性
原研哉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他首次提出了艺术领域的“五感”。他认为设计不是平面的“视觉”,而是“信息构建”的思维方式——通过人的大脑感受“五感”信息并通过设计传达给受众。人们通过视、听、触、嗅、味“五觉”来感知物体,感知信息。
信息构建领域这里指的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通过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获得的知识储备,这里的知识储备不仅仅是美术专业知识,更是学生情感体验和不同层次的文化理解,而将这些知识储备积累起来成为有效的信息构建领域,对于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说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如颜色可以有温度,声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气味可以有锋芒。”在传统审美观中,这种通感所带来的感受,可以相互整合,相互渗透,甚至超越五官本身带来的生理感受。
“五感”对于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规律具有特别的意义。小学生获取周围信息媒介的方式已由以前的单一通道,发展为多维度、多通道的体验。将五感融入美术日常教学是大势所趋,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獻: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7-81,93-145.
[2]罗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7-39,195-205.
[3]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钱钟书.七缀集[M].新知三联书店,2002.
[6]张雪莲.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