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9-11-19叶立敏
叶立敏
摘 要:3D打印技术的发展让科技行业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为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如果你能抓住学生的想象力,你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3D打印技术让抽象的课程变得具体,让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领域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
关键词:3D打印;小学教学;创新能力
一、3D打印技术对小学教学的影响
3D课程的学习,“创”字当头,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那么3D课程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有哪些影响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改变。
1.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新颖性更容易引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学生面对的不是呆板的课程内容,其学习是通过立体空间的感受来完成的。学生可以利用3D打印把课堂上的抽象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实体图形,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同时也让记忆更加深刻。学生得到的主体体验更加真实、直观。他们切实地参与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2.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不去想象,就不能打造出未来。谁能比孩子更富有想象力?”3D打印机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它能把想法变为可触摸的实物,让大脑发挥难以置信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创新”,可是我们的孩子却只学会了“模仿”。是什么阻挡和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孩子没有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他们只是听,只是看,没有动手实践,觉得老师讲的都是对的,就应该这么做。所以一堂课下来,所有的孩子接触的都是相同的知识、相同的理念,创造出来的肯定也是类似的东西。如果课堂教学中引入3D打印技术,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都发生改变,再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二维作品转化为三维立体作品,这将对学生提出更大的挑战,学生必然会展现个性特点突出的成果。将头脑中的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才是3D打印技术课程开设的最重要意义。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在电脑面前完成设计,然后通过3D打印机制作完成,让虚拟世界的创作与现实世界的制作实现无缝连接。3D打印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系统概念,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了解3D打印原理和工作流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完成一定的训练项目,如打印制作模型、打印用具。不仅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增加学生接触操作的机会,而且让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上好3D打印技術课程的一点思考
在实践中,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往往很难实现。3D打印技术的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从二维视角到三维的转变,让不少孩子望而却步。那么如何从课堂的角度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的兴趣爱好生根发芽呢?
一是要找准方向,挖掘适合学生学情的教材内容。在3D的学习网站上有很多老师分享学习课件,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素材,可是只是“拿”,确实方便了老师,但学生却不领情。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对于课件中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表现出来的创作欲望并不高,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自己学习这些课件内容的时候,确实觉得这些很有意思,设计出来的模型也很有成就感,怎么到了学生就不行了呢?经过课下和学生的交流才知道,学生喜欢潮流、有意思的作品。传统的设计学生觉得太简单,没意思。更有学生还给我提出意见,老师能不能换一个案例,设计一些更有意思的作品。所以找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孩子们的课程内容是成功的基础。
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一节有意思的3D课堂,教学内容虽然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但课堂活动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课堂气氛,课堂就只是成为知识传授的场所,学生也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对于孩子的后续学习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学习的后续动力不足,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D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建模课程,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内容,学生容易缺乏兴趣。但如果我们每节课能够带着本节课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定的应用,学生会更感兴趣。比如在讲特征建模法的旋转命令时,如果能够带着制作好的作品,让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模型打印出来的样子,学生一定更感兴趣。所以课堂需要很多的支撑,这样才能成为一节有意思的课,一节吸引孩子的课。
在3D打印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只是初学者,带着无限的积极性去学习和探究,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形成实物,或许这才是3D课程实施的意义吧!将头脑中的构想变成现实,化想象为现实,这才是我们探究3D打印教学的最终意义。
参考文献:
[1]童宇阳.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16-19.
[2]黄延慧,陈婷婷,王洪江.基于3D打印技术的小学教学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9):204-205.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