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验性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
2019-11-19叶立群
叶立群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关键词:数学活动;体验;积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内容包括体验性、策略性、模式方法性的内容。体验性的经验是学生在活动中直接体验而积累的对量的认识,如常见的量认识中的“秒的认识”“千克、克认识”的课,这些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性的经验;策略性和模式性、方法性都是经历过一种体验活动之后积累的方法,是对以后学习类似的内容的一个类推,如学了正方形面积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与学习圆柱体积推导圆锥体积计算方法都是用了“转化”的方法。
对概念课堂上的活动开展是有难度的,教师须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体验,在小学阶段认识课有数的认识和常见的量的认识,数学上的认识不是口头上的介绍就可以获得的,需要设计不同层级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才可以深刻理解并应用,体验性的活动是有层次性的,符合学生认知和学科的特点才是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才可以在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
一、经历是体验性数学活动积累的必须过程
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听过的事,学生的经历是有限的,在生活中没有目的的经历是模仿的,学生有个体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对经历过的事不一定感受相同,经历的反思取决于个体对对象的感知能力。
常州潘老师执教“秒的认识”,学生带着具体的钟表进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表象。
师:把自己的小闹钟放在耳边听一听,然后请你再来学一学。
学生听一听,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出闹钟走动的声音。
师:请哪位同学上来与大家分享下你是怎样听的?
个别学生展示。
教师首先让学生听一听秒针的声音,学秒针走动的节奏。从个体的经历到全班经历交流,这个环节重复了4次,个体对经历过的事情感受不一样,通过观察他人经历反馈,深刻体验秒的声音和秒针的节奏。
二、内化是从体验活动视角上升到数学视角的过程
数学内化是个体原来的认知与数学活动后习得的统一认知,通过数学活动的直接参与,引导学生提炼数学结论,如概念、公式、常见量的与标准的统一过程。数學活动的内化过程其实是一个调整过程。
当执教的《铅笔有多长》,学生通过在尺子上量一量,剪一剪的活动后。
师:你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吗?
生:没有借助尺子和1分米长的物体尝试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
在镜头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比一比活动中,拇指和食指间长接近1分米。我会关注学生比一比的活动状态,不断给予学生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的机会,如此反复,学生对活动经验的积累才是深刻的。我再创设一个3分米、6分米有多长的情境,变式认知活动的设计符合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认识秒”这节课中有的教师同样会设计像这样调整认知的活动,学生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很少有学生会出现误差,而自己没有听着秒走动的节奏,学生表示秒的动作会出现快或慢,这就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帮助其调整达到内化过程,即从活动视角向数学视角转化的过程。
三、运用是体验数学活动走入生活实现数学价值的过程
活动经验从其本质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不但表现为需要经历与内化,还反映为数学知识在运用中强化。多数教师设计常见的量的课堂,会组织学生进行估一估的活动,其实就是对活动经验的运用,如时间估计设计:听一段音乐,估计一段音乐有多长?30秒能拍几个球?30秒可以跳几下?长度估计设计:教室的门有多高?找一找哪些是一分米长的物体?估计质量的认识设计:体验完1千克有多重的活动后,掂一掂你带的物体,估计一下身边的物体有多重?哪些物体凑在一起是1千克?
北师大版小学阶段常见的量有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圆角分的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与24时计数法的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的认识),这些课堂活动都应该设计体验性数学活动,让学生从表象直接经历体验,积累活动中物体的表征,在脱离物体表征的情况下内化深化数学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刻体验,从而达到积累活动经验的目的。
参考文献:
潘小福.新课标研讨:关注教学活动经验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教育时空,201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