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在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019-11-19温珊珊
温珊珊
摘 要:问题是学习的生长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以近来年备受关注的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为探究主体,以《秋兴八首(其一)》的教学实践为例,初探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在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自主提问;高效课堂;古诗词教学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和预设性“对话式教学”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逐步突破和转变教学角色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自主学习,才是“授之以渔”的根本之道。
近年来,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备受推崇,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和传授者,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把学生的自主提问作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突破口,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发现挖掘并提供更多的资源,直面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挑战性的问题。
因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反思及研究,基于近期执教的《秋兴八首(其一)》一诗中开展这一教法时的教学实践,初探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在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中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然而,这一方法不仅仅考验着学生基本素养如质疑能力,更对语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较高要求。
1.学生质疑能力欠缺,语文古诗词课堂缺乏提出问题的土壤
其一,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将学习重心转移到了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上,学习语文的兴趣低下,对古诗词课堂更是兴味索然;其二,在“高考”这一风向标的指引下,考什么便教什么,考什么便学什么,学生实际达到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原有的古诗词知识储备更为薄弱;其三,长时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造成学生思维中的权威定势,压抑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问意識欠缺、被动依赖性强消磨课堂提问的动力,由此导致外延甚广的语文古诗词课堂缺乏提问的土壤。
2.容易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及专业素养亟须提升
在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中,存在较多流于形式或课堂低效的情况,面对具有更多不确定因素的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新课改呼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能力,强化自身在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中的专业素养,实现角色的适应和发展。
二、以《秋兴八首(其一)》为例初探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更生动高效,拷问着诸多一线语文教师。笔者结合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实践,以《秋兴八首(其一)》为例,探析该教学模式在高中古诗词课堂的应用策略。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问题的准备阶段
(1)重视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这一阶段,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为关键。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示范性行为,通过提供样本问题,运用校正性反馈,以及对学生某些好的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等策略来引导学生提问,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理科班,此前学生对语文可谓无感者居多。因此,引导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细读文本尤为重要。于是,面对他们第一次交上来的提问里满是“本诗的背景是什么”“本诗的大意是什么”“本诗的思想情感是什么”之类似乎契合教学目标的提问,我以部分学生的高质量提问为例子,引导学生要细读文本、深挖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在《秋兴八首(其一)》中一个同学针对首联的质疑是:“作者到底是站在哪里看到的巫山巫峡的景象?”看似只是一道地理题,其实反映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上想了解的东西,也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的学生人文方面的提问。
我尝试将此问题在课堂上亮出,学生哗然,认为这很简单,异口同声答:“肯定就在巫山巫峡嘛!”我再问:“《题西林壁》里诗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们确定是在巫山巫峡里面能看到这么广阔的景象?”学生纳闷,那会在哪里呢?
借此机会,我捕捉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课后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去查阅资料,并启发学生以后要细究文本,凡是感觉自己不了解或与自己平常认知不太相同的地方均可发问。于是,几番练习后,习惯慢慢养成,提问质量也逐渐提高了。
(2)依托教学目标,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
学生的发问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序的、多样化的,有的适合放在课堂上探讨,有的适合课后进行拓展,此时教师需要发挥对问题的筛选与整合的作用,让学生的提问既能为课堂教学服务,也吻合语文教学中由工具性而人文性的认知规律。
以执教《秋兴八首(其一)》为例,课前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翻译全诗并基于诗歌内容提出三个问题,通过筛选整合,我精选出6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按诗歌各联顺序排列问题,并分成内容理解类、表达技巧分析类、情感分析类等类型,设置一道综合题,以便为后续课堂开展做准备。
2.问题的探究阶段
(1)小组合作探究,让思考讨论“落地有声”
对于上一环节中精选出来的问题,在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翻译文本、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再开展合作探究,减少脱离文本探究的情况。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依据班情,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
问题抽取规则:
①1~5题可选,综合题是每个小组的共同问题。
②诗句共有四联,主动上台翻译任意一联诗句的小组获问题优先抽取权,分别抽取1个问题且可以任意挑一组无优先权的小组作为自己的盟友。
③余下的“落单”小组思考剩下的1个问题。
④最终每个小组将思考2个问题。
课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我在学生抽取问题开展探究这一主环节之前,设置了奖励机制:主动上台翻译诗句的小组拥有抽取问题的优先权。这一激励激发了学生自主翻译、走进文本的积极性,学生踊跃上台翻译诗句。我在学生翻译时认真倾听,适当点拨诗句中稍难理解的词语。这样一来,一直令人倍感沉闷的诗句翻译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而顺畅、有趣了许多。
接下来,依据问题抽取规则,每个小组将针对手中的两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基于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深入探究。
在小组讨论前,教师应该为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能盲目依赖小组力量。讨论时,四人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编号且均需记录,最终汇总关键字在小白板上以便于展示。教师以抽编号的形式确定上台的发言人,如有其他组的学生提出质疑或解答得更完美可另外加分,于是各组需要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流利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可适当在巡堂中参与其中一些小组的讨论,辅以必要的指导点拨。
(2)注重诗词文本深扎根,激发学生诗意联想
在上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脱离文本自由發挥的现象,如在回答“为什么看到菊花会哭?”一个小组发言人提及:“作者可能是在离家之前,菊花盛开,因此在异乡看到菊花盛开会联想起彼时的故乡。”此回答乍一看十分靠谱,但有学生提出质疑:“根据文本注解,作者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五月就离开了成都,作这首诗的时候是766年,离家时候是五月份,应该不可能看到菊花吧!同时要确保他两年都看到菊花,那必然两年都是在异乡所见。”听完,全班恍然大悟。尽管是如此细致的问题,学生依然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纠正,也互相形成细读文本之影响,着实在鞭策我们教师更要扎根文本!
在回答“白露是水,为什么会伤害树木呢?”这一问题时,有学生提及:“有白露出现,说明已是深秋,霜冻让树木凋零,同时,我认为树木可能也在深秋骤寒时发抖,同时加以白露的重力作用,加速了树叶的凋零,还有当时可能有不为人知的酸雨的作用,腐蚀了树叶……”乍一听,全班哄堂大笑,看似荒唐的回答,在文本中找不到依据,但这确实令人深思,难道区区白露就能让一片枫树林凋落吗?这在平时显然不常见,如何才能让这一现象合理化,学生积极发挥了合理的想象,丰富了诗意,这也是诗歌课堂中难得的生成。
3.课后的反思阶段
反思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学生而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奋点往往止于得到答案的一刻,对探究后的反思却掉以轻心。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上及时进行课堂笔记记录,课后进行解题思路总结,使解题思路得到及时的提炼和概括,由此逐渐增强问题迁移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就教师而言,反思包括个人和群体两个层面。在个人反思层面,教师要从整体上思考课程情境,充分利用教学反思等方式,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将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促进学生自主提问课堂教学处理方式经验化。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提问,才能真正打开科学的大门,走进探究的世界。学生自主提问式教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自由、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这一教法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学习提问,引导学生做到敢问、乐问、会问、善问,其重点在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背后隐藏的暗示以及创新。然而,目前这一教法的实施于老师而言,工作量相对较大,尤其是在问题收集、筛选、备课、小组激励等方面,如何继续完善这一教法,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最后,由于个人查阅资料的水平、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有限,论文中有缺漏之处,烦请谅解。
参考文献:
[1]何雨虹.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提问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2):98-100.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缪水娟.高中新课: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