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2019-11-19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小棒教学方法数学

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严 红

当下,数学课程改革正深入发展,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学生数学生涯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阵地。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其教学知识直接影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程改革对当下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积极参与专业培训

传人之道,需闻道在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提升教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应该先从自身入手。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决定教师的职业走向和职业生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知识的积累,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来说,塑造他人,必须先塑造自己,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决定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能否应对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教师应提高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善于利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应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师经过专业培训,运用搭建好的教育平台,通过互助合作,检验在教学过程中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在学习型的教研组中,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从高校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身上借鉴教学经验,参考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二、采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教师扎实的备课工作,教学方法的有效执行是基于教材和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自身不同的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变化了如指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解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数学知识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教学评价和自我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基础,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较弱,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合的形式制定可把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比如:生活化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丰富自身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使学生保持学习情绪高涨状态,进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内心活动

教师的教学重心是人,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走向,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心理建设引导者,学生的知识获取、学习方式的培养、心理环境的建设的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学科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场地,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惯性因素。这便需要教师掌握数学的科学教育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性地创立探究式情境。将数学知识设置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自主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100以内进位加法时。出示28+7=后,先不忙着讲算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数位筒”让学生自然得出个位筒最多只能放9根木棒,随后展开教学,从7根小棒里拿2根小棒和个位筒里的8根小棒合并起来就是1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筒里,把剩下的5根小棒放到个位筒里,这时十位筒里有3个十和个位筒里的5根小棒合并起来是35根小棒,所以,28+7=35。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将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创设最适合、最有利小学生认识的教学方式,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知识,进而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础作用。

四、开展教育科研

小学数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在于改进数学教学,完善教师自我发展。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中,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实际教学成果与期望成果具有一定差距,对差距进行思考与探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尝试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经常把缺乏氛围与机制、缺少时间与精力、缺少合作机会、缺乏相关资料等外在因素作为科研项目难以推进的借口。而事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却在于内部因素,如果我们自身树立了明确的科研目标,上述所说的外部因素对于科研工作自然不构成干扰。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科研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从教育教学的经验中寻找切入点,制定研究方案,确立研究对象,实施研究方案,撰写研究论文——通过收集、整理、归纳材料,提炼经验精髓,撰写研究论文。教师还可以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切入点,通过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调查、资料分析、拟定研究报告、实施研究方案、撰写研究论文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从发现外部世界和发现自身问题两方面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掌握研究技巧,反思可以在教学活动之后,也可以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从而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后反思,有利于提高总结与评价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开展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五、做好课外工作

传统教学方式是将学生牢牢控制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中,机械性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教师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的课外活动横向打破了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掣肘,纵向打破了授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结合当下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点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课外活动机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开展数学故事、猜数字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着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到不断拓宽自身知识渠道,提高自身能力,丰富课外教学知识,使学生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例如,在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开展全体户外竞技活动,将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硬纸片放进纸盒里,用手帕盖好,纸盒外边分别放一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一个学生把一只手伸进纸盒摸图形,另一只手在纸盒外边拿一个与摸到的图形同类的图形,然后将摸到的图形拿出来进行比较。如两只手中的图形确是同一类型,得10分。训练学生用触摸的方法对看不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巩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辨认。课外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二者相互配合,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课程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培训,与业内专业人士共享资源,互助互利,在促进教育行业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小棒教学方法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共需多少根小棒?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