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威胁因子及有效管理限制因素分析
2019-11-19阿依江叶尔肯戚英杰
阿依江·叶尔肯 程 鲲 宗 诚* 戚英杰
(1.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乌鲁木齐,830000;2.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自然保护区是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1],是保存野生生物物种和自然历史遗迹、减少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我国自1956年开始,截至2016年共建立2 74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4.83%。然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仍然受到诸多因素限制,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当下加强保护区管理、减少威胁是保护区最为重要的任务。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研究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土地权属管理、资源管护执法权限、资金投入、资源本底调查、科研宣教、社区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足[2]。在缺乏系统性管理的情况下,管理人员通常寻求能够暂时缓解或短期内消除外界威胁的方法和技术,而非从根本上解决潜在隐患[3]。
为了深入了解保护区面临的威胁和限制,需要对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测,从而查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保障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机构和组织依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体系。应用较多的是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于1997年开发的保护地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次序确定方法”(RAPPAM)[4]、世界银行(WBC)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布的保护地管理有效性评价跟踪工具(PAMETT)[5]。我国也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赋分标准[6]。摸清保护区问题来源,激发保护区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内生动力,让保护区管理计划、解决措施和决策水平得到真正提高,是加强有效管理的最终目的。
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保护区)自1982年建区以来,经历了6次保护区面积的调整,其间保护区公路修建、准东油田开发等也使保护区完整性受到破坏,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持续存在,对主要保护对象产生了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影响[7]。这些复杂棘手的问题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本文立足于卡山保护区的管理实际,通过管理人员和牧民代表的参与式评估方法,分析主要的威胁因子和有效管理的限制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卡山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地区与方法
1.1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地理坐标为88°30′—90°03′E,44°36′—46°00′N,面积12 825.35 km2。行政区域包括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和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青河县和福海县。保护区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普氏野马(Equusprzewalskii)、蒙古野驴(Equushemionus),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鹅喉羚(Gazellasubgutturosa)、盘羊(Ovisammon)等荒漠有蹄类为主要保护对象,被誉为“观兽天堂”。普氏野马的数量从无到有,逐渐实现了野化,现有普氏野马200匹左右,形成了18个家族群;其他有蹄类数量也有所增加,蒙古野驴约4 000头,鹅喉羚3 000—5 000只。
保护区下设办公室、林政资源科、公益林管理科、疫源疫病监测科、普氏野马野外监测科、森林派出所6个科室,现有职工21人。保护区内设立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站6个。目前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野生栖息地保护措施、水源地建设及饲料储备、巡护与疫病疫源监测、野生动物冬季救护、管理信息化和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建设等。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使用到的PRA工具有:直接观察、半结构式访谈、问题矩阵排序等。半结构式访谈从日常管理和本地牧民的一些生活话题开始,有利于展开交谈和消除隔阂[8]。问题矩阵排序是以小组会议的形式,通过交流讨论将所有因素进行相互间重要性的比较并进行排序。
威胁因子是直接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正在或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通过与保护区职工交流、与区内部分牧民沟通以及对保护区内部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列出22项潜在威胁因子。根据威胁因子发生的程度、范围以及持续时间进行打分。其中威胁程度包括4个等级:严重、较高、中等、轻微;发生范围分为全面(﹥80%)、普遍(51%—80%)、局部(21%—50%)、零星(<20%);持久时间:持久(20年以上)、长期(11—20年)、中期(5—10年)、短期(5年以下)。以上4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4分,3项之积作为综合指数:低度(1—4分),中度(5—23分),重度(24—64分);再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每种威胁因子发生的频次、发生原因、引发者以及目前的缓解程度进行了解,分析威胁因子的根源及其对主要保护对象产生的威胁。
依照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赋分标准和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以及卡山保护区管理现状中的潜在限制因素,确定了16项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填写是或否的方式,让保护区工作人员各自填写对限制因素的看法。按照选项“是”的数量,使用问题矩阵排序将限制因素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护区的威胁因子分析
在自然因素中,属于重度威胁因子的有极端气温、风沙干旱、暴风雪和马胃蝇(Gasterophilusintestinalis);中度威胁因子有天敌捕食、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病虫鼠害;低度威胁因子有洪涝灾害和外来物种入侵。在人为因素中,重度威胁因子有非法开矿、过度放牧和公路铁路修建;中度威胁因子有薪柴采集、偷挖草药、采石开矿和旅游活动;低度威胁因子有种植开垦、非法采金、非法狩猎、家马介入和挖沙取土(表1)。
表1 卡山自然保护区威胁因子的综合评价
Tab.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reat factors in Kalamaili Nature Reserve
根据综合影响分值,提取高于4分的威胁因子,进行根源调查和定级,对其进行排序得到威胁程度较高的前9项,由高到低为:(1)暴风雪;(2)马胃蝇;(3)公路铁路修建;(4)非法开矿;(5)过度放牧;(6)空气污染;(7)旅游活动;(8)病虫鼠害;(9)家马介入。
自然因素中,卡山保护区的荒漠生境及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是导致极端气温、暴风雪、风沙天气等威胁产生的原因,保护区夏季气温高达50℃,在冬牧点可引起火灾发生,冬季气温低至-38℃,可引起暴风雪,2009年的暴风雪导致鹅喉羚数量急剧下降;风沙天气频率几乎为3—4 d一次,这可能导致荒漠化的加剧;马胃蝇在全世界有9种,我国有6种,其中黑腹胃蝇(Gasterophiluspecorum)是卡山保护区的优势种,它通常通过在针茅上产卵,由马科(Equidae)动物采食针茅及饮水时动物间相互传染而进入宿主体内致病,同时保护区内天然水源地数量少,野生动物大量聚集在一起饮水导致水源浑浊程度较高,这也是马胃蝇能够快速传染的原因;保护区内开矿、昌吉地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的污染物排放等造成的空气污染限制了其周围植被的生长,从而导致野生动物远离该区域。
人为因素中,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藏,是牧民过度放牧、薪柴采集,以及人们进行非法开矿、采石、采金、狩猎、挖沙取土、偷挖草药的重要原因,保护区内的绝大部分区域也是牧民的冬牧场,因此牧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引入超出草场承载量的牲畜放羊,导致草场退化严重,另外,这些牲畜与食草野生动物存在食物竞争;夏季随牧民进入保护区的家马,与普氏野马组合为一个群体,杂交将导致普氏野马基因纯度下降;牧民过冬常采集梭梭柴(Haloxylonammodendron)、柽柳(Tamarixchinensis)等用于取暖,是导致灌木数量急剧减少的一大原因,尽管近年来限制了草场牲畜放养数量,保护区也采取发放煤炭的措施,以期使牧民停止利用灌木,但由于监督力度不够、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利益驱动力量大,这些现象依然少有存在;近年来,保护区也采取制定法律条例、巡护管理、监督调查等措施,对保护区内的非法行为进行了制止;另外,216国道的扩建以及Z917铁路的修建是一项重大工程,将为阿勒泰地区、昌吉地区甚至与蒙古国的交通运输提供很大的方便,但公路铁路对野生动物生境具有一定影响,原本在该区域栖息的野生动物,已远离人类活动区域。
2.2 管理现状及限制因素分析
2017年卡山保护区进行了大幅度整改:阿勒泰地区和昌吉地区的管理站已合并为一个管理中心;矿区已全部退出并进行了地质恢复;喀木斯特工业园区终止后重新划入保护区;政府调节要求牧民根据其牧场面积放养一定数量的牲畜,禁止过度放牧;目前,对正在修建的公路和铁路进行工程影响监测,充分考虑保护区东西两侧的野生动物采食、迁徙和基因交流情况,修建了多处野生动物通道。
根据有效管理评估标准,确定的卡山保护区有效管理的16项限制因素包括:(1)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2)土地权属不清楚;(3)管护站卡数量不足;(4)巡护道路覆盖度不够;(5)缺少巡护车辆;(6)巡护装备不完善(如望远镜、GPS等不能满足实际需要);(7)宣传警示牌数量过少;(8)管护资金不充足;(9)保护区执法人员数量不足;(10)没有监管经济开发的权利;(11)缺少生态监测装置;(12)缺少雪地救援设备;(13)现有管护设施陈旧;(14)没有制定管理计划;(15)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16)人员配置不完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2项限制因素认同度超过了50%。保护区基层工作人员和野马站点的员工对这12项限制因素进行矩阵排序,确定其主次。排序结果由高到低为:(1)管护资金不充足;(2)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3)保护区执法人员数量不足;(4)缺少雪地救援设备;(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6)巡护装备不完善;(7)员工配备不完善;(8)缺少生态监测装置;(9)管护站卡数量不足;(10)缺少巡护车辆;(11)现有管护设施陈旧;(12)巡护道路覆盖度不够。
2.3 管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针对威胁因子和限制因素,讨论并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依据可行性分析原则,包括技术可行性、实际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可受性、政治优势和社会可受性等,满足以上6项原则的有效管理措施包括:基础设施、技术设备、巡护管理、人员支撑、培训规划、宣传教育等方面(表2)。
表2 卡山保护区有效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法
Tab.2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Kalamaili Reserve
3 讨论
3.1 威胁因子及消除方案
3.1.1 自然因素
强冷空气活动是暴风雪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较好的水汽输送和对流层低层冷涡辐合,对流层中层强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低层强风区的结构等对降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因此对卡山保护区进行气象监测并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减少因天气原因造成的鹅喉羚等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的威胁,同时,做好雪地救援设备的完善。
胃蝇蛆病是一种由胃蝇属(Gasterophilusspp.,双翅目Diptera:胃蝇科Gastrophilidae)的胃蝇幼虫寄生在马科动物胃肠道的不同部分而引起感染的体内蝇蛆病。由胃蝇感染的马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胃肠道溃烂、肠梗阻或肠扭结、直肠脱垂、贫血、腹泻或消化系统疾病等症状,严重的死亡。在该属9种已知物种中,黑腹胃蝇是卡山保护区的主要胃蝇物种,它们最具致命性。其产卵部位主要是植物的叶和茎,这些卵通常在3—9 d内自动孵化出来,但幼虫仍留在卵壳中,只有当植物被马食用时才破壳而出[10]。另外,感染野马和野驴的黑腹胃蝇群体基因交流最频繁,说明放归普氏野马种群每年重复感染的黑腹胃蝇主要源自同域野驴,且黑腹胃蝇传播盛期发生在家马离开以后[11],这也是由于水源地非常集中,大量野驴和普氏野马共用水源地,传染率非常高。因此,对卡山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的加强,水源地的及时清理以及人工水源地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普氏野马减少因马胃蝇感染的致病和致死率。
3.1.2 人为因素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加速,人为活动逐渐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加剧。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植物盖度影响最为明显[12],1990—2014年卡山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表现为低盖度区和中低盖度区面积增加,高盖度区和中高盖度区面积减少[13]。卡山保护区景观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建区以来因为开矿曾5次进行面积调整,加之冬季牧民的过度放牧[14]和用于取暖的梭梭柴采集,保护区内人员进出活动也大量增加。卡山保护区生态系统有很高的脆弱性,人为活动增加会通过践踏破坏地表植被,使土壤硬度、水分含量下降,从而使靠近道路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12],因此,216国道和Z917铁路的修建及工程长期施工是较大的威胁因素。
自2017年整改以来,保护区非法开矿情况得到依法处理,部分调出的区域已调回保护区。增加巡护人员、执法人员数量,提升巡护质量,有效降低非法进入保护区的闲杂人员数量,是保护区内生境能够逐渐恢复的有力保障。通过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牧民过度放牧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关于牧民在保护区内采集梭梭柴问题,尽管已采取发放煤炭的方式进行生态置换,但依然有牧民不满意,其原因是量少不够过冬,因此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方案的支付意愿(WTP)[15]等方法对牧民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同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也能够得到宣传。
3.2 提高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根据管理有效性的限制因素,进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实施时应由保护区管理局相关领导具体负责,确保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1)资金支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一直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省级及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国家基本没有投入,因此加强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卡山保护区主管部门对保护工作的重视度,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够更健康地发展保护区。
(2)培训规划方面:保护区内管护人员主要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哈萨克族,多数人员国语水平较低,为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管护人员应提高自身国语水平,学习调查相关知识,目前进行的培训几乎每月一次,但其培训质量低下,没有专业人员讲解巡护应注意的事项,因此保护区应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培训,真正提升巡护质量。
(3)人力支持方面:保护区内人才配备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因此招聘方向应指向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人员;学历水平较高的管护人员不足,应采取提高管护人员工资水平的方式,多招聘国语水平较高,能够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增加执法人员数量,解决因执法力度不足造成的保护工作限制。
(4)技术支持方面:巡护、监测、调查的质量与技术设备的质量相关,因此在资金的支持下,更新车辆、救援设备、监测装置,提高技术研究水平,可使监测工作更加精准[16]。
(5)日常管理方面:日常监测质量低下,现有管护设施陈旧,限制了主要的管理,因此加强日常管理,通过主要领导的安排,以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结合的方法提升管护员日常监测的积极性和质量;加强社区共管、国际交流及高校研究合作,通过研究威胁的产生原因等细节问题,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具体措施。
(6)宣传教育方面:通过社区、学校等的参与,举办野生动物保护讲座、爱鸟周等系列活动,提高卡山保护区周边区域公众的保护意识,社区调查工作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保护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