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心沙岛的春季水鸟群落
2019-11-19唐尚波余丽江
王 鹏 唐尚波 陆 舟 余丽江*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2.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防城港,538000)
滩涂湿地是水鸟的重要迁徙停歇、觅食和繁衍场所。有研究表明,在1993—2012年间由于黄海海域潮间带滩涂的面积减少,依赖黄海潮间带滩涂作为中途停歇地的鸻鹬类中有7种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且越依赖黄海滩涂的鸻鹬类,其数量减少越明显[1]。潮间带面积的减少并不仅仅发生在黄海海域。全球的潮间带滩涂由于沿海开发,面积从1984年至2016年丧失了16.02%[2]。就广西而言,1955—1998年间滨海滩涂减少了11 788.02 hm2,丧失面积约10.6%[3]。而广西北部湾的山心沙岛,则是从被开发的边缘挽救回来的一处小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每年春、秋季均有大量候鸟迁徙经过该岛,而且容纳了很多水鸟在此越冬,当中就包括了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而被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勺嘴鹬(Calidrispygmeus)。
勺嘴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定为极危(CR)物种,其全球种群成熟个体数量仅有240—456只,面临的主要威胁为沿海潮间带滩涂湿地的丧失[4]。从分布上看,勺嘴鹬在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到澳大利亚的迁徙路线中,选择中国沿海各省作为中途停歇点,部分种群在广东、广西沿海越冬[5]。由于沿海滩涂的大面积开发利用,迁徙路线上适合的停歇地也越来越少,每一个停歇地对于勺嘴鹬及其他迁徙候鸟都很重要,都应该得到重视及保护。山心沙岛是勺嘴鹬在广西的主要越冬地,研究该地的水鸟群落结构,不仅对了解勺嘴鹬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的时空变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其栖息地的选择、生态位及其与其他水鸟之间的种间关系,进而开展有效保护有重要作用。目前,有文献介绍了勺嘴鹬繁殖地的水鸟情况[6],对于其越冬地水鸟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等未见详细报告。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对山心沙岛的春季水鸟群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勺嘴鹬等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点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山心沙岛是广西北部湾的一座小型沙岛,面积仅4.1 hm2,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企沙镇东侧(图1),地理坐标为108°30′42″—108°30′54″ E,21°35′23″—21°35′16″ N。高潮位时与陆地分隔,低潮位时与陆地相连。岛上主要植被为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周围还分布有少量海榄雌(Avicenniamarina)、蜡烛果(Aegicerascorniculatum)、海马齿(Sesuviumportulacastrum)、厚藤(Ipomoeapes-caprae)和球穗扁莎(Pycreusflavidus)等植物。
1.2 调查方法
水鸟调查在2018和2019年的3—4月进行,共开展了12次调查,每次调查持续2 d。由于研究区域面积不大,设计1条基本覆盖整个岛屿、长度为2.1 km的调查样线,具体路径为:从山心沙岛西侧围堤开始,沿着滩涂行进至最东侧,然后返回围堤(图1)。山心沙岛周边的水鸟在潮水水位较高时,会选择沙岛周围裸露的滩涂上集群,退潮后向四周散开,因此调查主要选在潮水水位较高、天气晴好时进行。调查人员使用20—60倍单筒望远镜、以1—3 km/h的速度行走并记录样线两侧100 m范围内的水鸟种类及数量。为了避免重复计数,从后往前飞的鸟类不予计数。如遇到较大混合群则尽量靠近进行定点观察计数,并记录混合群的种类组成情况。
水鸟的分类系统参照《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7]。物种居留型参考《广西陆生脊椎动物分布名录》[8]。
1.3 数据处理
在鸟类数量的统计中,为避免调查数据重复采用最大值保留法处理,即同种鸟类多次调查的统计数值中保留最大值的那一次,以代表该鸟类曾出现的数量。
图1 调查地山心沙岛的地理位置和调查样线Fig.1 Location of Shanxinsha Island and sampling line
采用 Berger-Parker 优势度指数评价种群数量状况。
式中ni(只)是物种i的个体数量;N(只)是全部物种的总个体数量。当D≥0.01时,表示该物种为优势种。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2.1 种类组成
2018和2019年3—4月,在山心沙岛共记录到水鸟46种,隶属于3目7科(附表)。其中,2018年春季记录到水鸟43种6 502只,以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Scolopacidae)的物种最多,有21种,占全部水鸟的48.8%;数量上最多的是鸻科(Charadriidae)鸟类,共3 506只,占总数的53.9%。2019年春季,记录的水鸟有37种6 732只,也以鸻形目鹬科的最多,达19种,占全部水鸟的51.3%;数量上,鸻科鸟类多达4 043只,占总数的60.1%。
2019年春季记录的鸟类比2018年的少了6种,但有3种水鸟是新观察到的,它们分别是白眉鸭(Spatulaquerquedula)、黑枕燕鸥(Sternasumatrana)和小黑背银鸥(Larusfuscus)。
在优势种上,2018年和2019年春季分别有15种和12种水鸟的Berger-Parker指数D大于0.01,其中环颈鸻(Charadriusalexandrinus)、蒙古沙鸻(Charardriusmongolus)、铁嘴沙鸻(Charadriusleschenaultii)和红嘴鸥(Chroicocephalusridibundus)这4种水鸟的Berger-Parker指数D均大于0.1,个体数之和分别占当年全部水鸟总数的64.4%及70.3%。
2.2 居留型分析
依据鸟类的居留及迁徙活动情况进行居留型分析。山心沙岛的水鸟以冬候鸟为主,共26种,占鸟类总种数的56.5%;其次为旅鸟,9种,占鸟类总种数的19.6%;留鸟8种,占鸟类总种数的17.4%;夏候鸟最少,仅3种,占鸟类总种数的6.5%。这与鸻形目鸟类占所记录的鸟类比例最大且大多为迁徙鸟类相一致。
2.3 勺嘴鹬及其他珍稀、保护鸟类
在山心沙岛春季水鸟群落中,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小青脚鹬(Tringaguttifer)。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定为受胁鸟类的有4种,分别为极危(CR)鸟类1种:勺嘴鹬;濒危(EN)鸟类2种:大滨鹬(Calidristenuirostris)和小青脚鹬;易危(VU)鸟类1种:黑嘴鸥(Saundersilarussaundersi)。其中,种群数量极少或数量下降很快的勺嘴鹬、小青脚鹬、大滨鹬,在连续2年春季调查中均有发现。
2.3.1 混合群结构
在山心沙岛,4种珍稀、保护鸟类经常和体型相近的同类水鸟集中在一起休息,构成不同的混合群。除了数量较多的大滨鹬在混群时为核心种外,其他3种均为混合群中的跟随种。两年春季共记录到6只勺嘴鹬,在混群休息时,勺嘴鹬偏向于靠近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蒙古沙鸻等体型略大的种类,觅食时则经常与红颈滨鹬(Calidrisruficollis)混群。小青脚鹬通常混入大滨鹬群中,而黑嘴鸥常与其他鸥科(Laridae)鸟类混群。在以大滨鹬为主的群体中,主要混有红腹滨鹬(Calidriscanutus)、灰鸻(Pluvialissquatarola)及斑尾塍鹬(Limosalapponica)等鸟类。
2.3.2 勺嘴鹬的活动范围
调查记录到1只环志的勺嘴鹬,左腿胫部佩戴上橙下绿的旗标,其中绿色旗标上的号码是81;右腿跗蹠部佩戴有银色金属环(图2)。81号最初于2018年3月被观察到,然后在2018年秋季返回,直至翌年3月才离开,证实山心沙岛是勺嘴鹬的越冬地。对81号的跟踪观察发现,其活动范围以山心沙岛为主,有时也会在距离沙岛约2 km的盐田和约7.5 km的沙螺寮滩涂休息和觅食。
图2 81号勺嘴鹬Fig.2 Spoon-billed sandpiper,No.81
3 讨论
对于山心沙岛这样一个靠近陆地的海岛而言,这么小的区域里能容纳大量的候鸟,其相较于周边沿海滩涂更具特殊意义:涨潮时,它为大量水鸟提供了一个视野开阔、安全、不易受人类干扰的停歇地,这是大量鸻鹬类在高潮位时固定集中于此的原因;退潮后,露出的大片滩涂又为鸻鹬类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场所。连续2年春季记录到勺嘴鹬、小青脚鹬和大滨鹬等珍稀保护物种,也表明了山心沙岛是广西沿海和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水鸟栖息地。
3.1 勺嘴鹬等重要物种在山心沙岛的现状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特有种,勺嘴鹬在迁徙过程中或者越冬期间高度依赖中国沿海滩涂湿地;而作为其重要越冬区域——中国南方沿海地区,还未开展过针对勺嘴鹬的全面越冬种群调查[5]。
在山心沙岛春季水鸟群落中,唯一观察到有旗标的物种是81号勺嘴鹬。根据颜色和编号,获知该个体最初是2016年10月1日在韩国的Yubu Island被环志的,旗标为白色的A5,并配有橙色的环,后因原旗标相对较重,这只勺嘴鹬于2018年7月13日在其繁殖地俄罗斯楚科奇Meinypil’gyno被更新成现有的橙绿色81号旗标。结合环志地点和在山心沙岛的观察记录,证实勺嘴鹬在往南迁徙时,从俄罗斯、韩国到中国沿海越冬,其中山心沙岛为81号和一小部分勺嘴鹬种群的活动和越冬地,至春季时北迁。此外,大滨鹬和黑嘴鸥也在此越冬;小青脚鹬以山心沙岛作为迁徙停歇地。
迁徙候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集群。水鸟混合群中的每个物种都高度依赖滩涂湿地,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推测将其视为整体进行的保护可能更有利于目标物种的生存。勺嘴鹬、大滨鹬等重要物种的混群对象主要是体型大小相近或略大的同类物种。有研究认为红颈滨鹬为勺嘴鹬的伴生种[5],但也有资料显示勺嘴鹬并不总是与红颈滨鹬混群,而偏好与黑腹滨鹬、沙鸻、三趾滨鹬(Calidrisalba)等混群[9]。本研究发现,勺嘴鹬对混群对象的选择随活动状态而不同,即休息和觅食时的混群对象有差别。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重点关注勺嘴鹬等物种的混群情况及其混合群的动态变化。
3.2 面临的威胁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每年途径山心沙岛或在此越冬的水鸟正面临许多问题。
3.2.1 食物资源的竞争和减少
近年来,电捕法、高压水枪等违法却高效的赶海方法盛行,对当地底栖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造成极大破坏。如果不加强监管,势必会削减迁徙鸟类的食物,迫使其花费更多时间用于觅食或者寻找新的觅食地。
3.2.2 非法捕猎
非法捕猎是沿海水鸟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10-11]。在山心沙岛,部分村民会通过布置鸟网、夹子和钓饵等方法捕捉水鸟用于食用或者售卖,也会在水鸟繁殖季节捡拾鸟蛋。这些行为不止威胁到常见鸟种,也增加了珍稀濒危鸟类在迁徙过程中的生存风险。
3.2.3 栖息地丧失
栖息地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栖息地丧失和质量下降都会对野生生物种群维持带来严重影响[12]。研究表明,鸻鹬类在潮水将滩涂淹没时更倾向于在周边建筑较少、植被稀疏、面积较大且水浅的干涸池塘等人工生境休息,与在潮间带的觅食活动形成互补[13]。还有研究提出,高潮位期有效栖息地的缺乏可能是限制鸟类数量的主要原因[14]。山心沙岛的迁徙水鸟经常在周边的人工湿地活动,但沙岛附近部分废弃的盐田、虾塘等土地已被纳入商业开发计划,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依赖这些湿地生存的鸟类的生存空间又将被压缩。
3.3 保护建议
对于包括勺嘴鹬在内的迁徙水鸟来说,它们受到的威胁因素基本相同,而保护重点物种的方式应是对与它们有紧密联系的所有迁徙水鸟的共同保护。因此,建议尽快以山心沙岛为核心建立保护小区,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勺嘴鹬等迁徙水鸟进行保护。(1)对人工湿地进行保护:通过与当地土地管理者沟通,对废弃盐田及养殖塘进行合理管理,保障高潮位时水鸟的休息场所。形成一个长期的管理机制将有效改善迁徙水鸟的栖息条件,可促进包括迁徙水鸟在内的湿地鸟类的可持续发展。(2)禁止电捕和高压水枪等赶海方式,维护底栖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保护意识。
致谢:感谢“勺嘴鹬在中国”李静提供的环志资料;感谢广西天籁自然观察与教育中心刘东波提供的照片。
附表 2018和2019年春季山心沙岛水鸟名录
Appendix The checklist of waterbirds of Shanxinsha Island in spring of 2018 and 2019
续附表
注:+偶见种,++常见种,+++优势种;R留鸟,S夏候鸟,W冬候鸟,P旅鸟;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CR极危,EN濒危,VU易危
Note:+Rare species,++Common species,+++Dominant species.R-Resident,S-Summer resident,W-Winter migrant,P-Passenger.Ⅱ-National second-level protected birds,CR-Critically endangered,EN-Endangered,VU-Vulne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