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19-11-19汪德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活动度置换术针刺

汪德瑾

膝关节置换术是重建膝关节功能及解除膝关节疼痛的一种骨科手术方法[1]。但大多数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存在疼痛现象,不仅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2-3]。股神经阻滞是常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一种方法,治疗效果确切[4]。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 例。本研究经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均为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且为初次;(2)年龄≥40 岁。排除标准:(1)合并外周神经损伤或病变者;(2)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3)精神疾病者;(4)对麻醉禁忌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后采用连续性股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导管连接机械性止痛泵,连续输注5~8mL/h的0.2%罗哌卡因,患者自控单次给药剂量5mL,锁定时间30min,且于第2 天主(被)动活动前5min,导管注入5~10mL 的1%利多卡因。观察组于术后第2天行针刺,取患者穴下肢运动区、足运动感觉区和平衡区,首先采用毫针(1.5 寸)针刺承扶、殷门,泻法捻针行气;然后采用毫针(1.5 寸)针刺髋骨穴和血海,补法行针;再次采用毫针(1.5 寸)针刺阴陵泉和阳陵泉,平补平泻;最后采用毫针(1.5 寸)针刺太冲,补法捻针。两组均连续观察14 天。

2.2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分,评分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6]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3)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

2.3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7]:优:患者无关节僵硬出现,同时患者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良:患者关节僵硬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可:患者关节僵硬好转,同时患者关节活动改善;差: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处理,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54 例,男25 例,女29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3.29±4.52)岁;平均体质量(67.39±3.24)kg;其中左侧30 例,右侧24 例。对照组脱失3 例,共51 例,男23 例,女28 例,年龄40~79 岁,平均年龄(54.13±6.24)岁;平均体质量(67.58±3.02)kg;其中左侧29例,右侧2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AS 评分、HSS 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HSS 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 评分降低,HSS 评分、关节活动度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HSS 评分、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AS 评分HSS 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AS 评分HSS 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连续性股神经阻滞;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4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使一种急性伤害感受性疼痛,手术导致的软组织和骨损伤、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及假体的植入均为促成因素[8]。采取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缓解由疼痛所致的紧张情绪,从而有助于患者积极参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9]。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定位技术,能够准确进行神经定位,并且能够直接观察导管或穿刺针与神经的相对位置,将导管在直视下放置在合适位置,且尽量避免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绕圈、弯曲、折叠、神经损伤以及局部麻醉药注入并发症[10-12]。穴位针刺能够改善膝关节血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且能够直接刺激传递神经的痛源区域,从而发挥良好止痛效果[13];能够加强膝关节周围肌群锻炼,从而达到巩固膝关节生理功能和维持膝关节稳定的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提高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明显减轻疼痛;观察组治疗后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活动度置换术针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