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
2019-11-19
公益岗位何以沦为“吃空饷”?
近期有群众反映,公益岗位监管存在漏洞,有地方将其违规安排给“特定关系人”,出现“上不上班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吃空饷”怪象。(10月26日 澎湃新闻网)
点评:
有位必有责。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其独特责任,也有其特定的服务群体,公益岗的设置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可惜的是,原本应该成为政府服务群众有效助力的公益岗,在个别地方竟沦为了“吃空饷”的“遮羞布”,把好政策的“经”给彻底念歪,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公益岗沦为“吃空饷”,反映出当前一些基层岗位的监管有缺失。不管岗位责任是轻或重,凡是政府设立的岗位,就应有其规范的招聘程序和严格的管理机制,被人钻了空子、吃了空饷,说明背后的管理职能未能落实、监管体系出了偏差,再往深处探究,还是制度执行出了问题,让制度防线层层失守。
各地政府不妨来一场严肃认真的“回头看”,把辖内的公益岗,乃至其它岗位都认真梳理和排查一遍,以信息公开的形式接受公众监督,让“吃空饷”无处遁形。
“2”是不是“二”?
“警察同志,您能帮证明一下‘我家是我家’吗?”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为这个问题头痛不已,只因为这位市民房产证上的地址和户口簿上的登记地址,一个是“2单元”,一个是“二单元”,卖房时,相关部门因这一字之差,要求其开证明。(10月27日人民网)
点评:
房产证和户口簿上的登记地址,一个是“2单元”,一个是“二单元”。相关部门因这一字大小写之差,要求开具“2是二”的奇葩证明,或许是怕承担责任,但工作人员也不去主动调查、核实,而是让市民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假如由此出现了问题和纠纷,相关部门可以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做实质是典型的懒政行为。殊不知,同一栋房子怎么会有两个相同的单元,2就是二,只要主动和公安等部门联系核实一下,就不会要求出具“2是二”奇葩证明,如果不是故意刁难卖房的市民,就是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属于懒政的官僚主义作风。
要根治类似“2是二”等奇葩证明,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多作为,要尽量从民众的利益来着想,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并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信息共享及相关制度改革,实实在在为办事民众提供便利,让奇葩证明能早日“绝迹”。
“最有温度的假期”宜改革不宜取消
近日,有专家建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台的探亲假,已无存在的必要。认为设立探亲假的理由已消失,并成为少数人才享有的权利,我国休假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探亲假应该取消。(10月19日 人民网)
点评:
探亲假是国务院专门为亲人团聚安排的假期,目的是为两地分居的夫妻、父母、子女之间创造陪伴机会,增强感情纽带,促进家庭和睦,被称为“最有温度的假期”。
不可否认,探亲假制度在当下存在“水土不服”问题,如适用范围过小、执行制度随意、单次休假时间过长、休假间隔偏久等。但是,这些均不成为取消探亲假的充足理由,因为,交通再发达,仍有为数众多劳动者长年忍受亲人分居之苦;通讯再便利,也替代不了亲人的贴身陪伴。
对于探亲假,应删除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修改假期设置,落实保障措施,使之更具操作性。首先,扩大适用范围。将目前探亲假只限于适用国家机关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扩大到包括民营、外资等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劳动者,增加普惠性,体现公平性。其次,改革单次休假过长、间隔偏久的规定,可以根据工龄等因素确定每年的探亲假天数以及次数。
探亲假被人诟病,更多时候是员工“不知道、不敢请”,单位执行“打折扣、不平衡”,且确有沦为少数人福利倾向。问题是,无论社会如何发达,亲人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生活不能两全其美,无法同城,仍是亿万家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此,当务之急是呼应民意关切,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探亲假制度,将“鸡肋”变成“鸡腿”,而不是轻言取消。
作协主席的“点名”与“号召”
近日,江苏省赣州市的作协主席赖某某火了。在网上爆出的聊天截图中,该主席“要求”协会会员转发文章,并给出一个时间期限,称如果不在期限内转发,他将会“点名”,并且称近期作协将会出台相关规定,对于如期不分享“南康文学”与不参加协会活动的人清除出队伍。(10月28日红网)
点评:
作协是为促进文学创作事业共同发展而组成的作家团体,是联络作家、沟通作家及促进文学创作的组织。该作协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创建微信群,方便作家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是值得鼓励的,但所有协会会员在群内应当是平等且自由的。
面对质疑,赖某回应说他在群里的发言只是“号召”。事情的是非曲直,读者心知肚明。
作协主席让协会成员转发文章的初心或许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太温柔”。 大家虽然都是作协成员,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审美,也拥有自主选择转发与否的权利,拿职位“威胁”他人的方式过于粗暴。这是因为,讨论和学习应当是树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耍官僚作风,强制会员转发文章最终只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