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书,愿读之千千万万遍

2019-11-19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奖得主马尔克斯风筝

曾听人戏言,一本书前三页无法吸引你,便没有读下去的必要了。这个观点未免有失偏颇,如果人人都持此标准,想必书会说话必定是要大大喊冤。但这也侧面说明,一个好的开头,往往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这些开头第一段就让你欲罢不能的好书,你看过吗?

《追风筝的人》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寒冷的冬日,那年我12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这是本令人震撼的小说,开头便勾引起读者足够的好奇心。“今天的我”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成为的呢?十二岁的那年冬日又发生了什么?短短一句话,设下了无数令人想要一探究竟的疑问。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以四十年前的阿富汗为背景,用温暖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富少爷阿米尔和仆人之子哈桑之间的故事,爱、恐惧、愧疚、赎罪相互交织,美丽震撼却令人心碎。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追风筝的人》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这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曾被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自己的女儿。史诗般的历史背景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的亿万读者。

推荐理由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是我们所追逐的。它可能代表梦想,也可能代表忏悔,人生就是不断追寻的过程,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不断前进的人生迸发出更深刻的理解。

《百年孤独》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史上“最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便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代表着“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文学巅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书中乱伦产物“猪尾巴男孩”也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据马尔克斯自己回忆,这个开头他想了十几年。《百年孤独》开头只用了一句话,便带读者回到了那个记忆中的下午。而事情所发生的场景,也让人浮想联翩,侧面描写出一个家族的命运,简洁的语言却带读者跨越整个时空。

推荐理由

不仅普通读者为之震撼,我国著名的诺奖得主作家莫言,据说就是看了《百年孤独》的开头,醍醐灌顶般感慨,知道怎样写小说了。

《局外人》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局外人》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流行度最广的文学作品之一,诺奖得主、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母亲离世,主人公却像没事人一样毫不关心,连死亡日期都说得轻描淡写,不带一丝情绪。既营造了荒诞的小说场景,又给读者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

故事发生在一个麻木生活的年轻职员身上,因为“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的理由,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这个无辜的小人物被司法机关“妖魔化”了,他的经历深刻地讽刺了现代法律的虚伪和愚弄的实质。

在这个永远荒诞的世界,我们都没有能力去对抗现实。故事中的主人公选择用冷漠、轻蔑去反抗现实,以荒谬对抗荒谬,最终失败了。

推荐理由

在有足够能力改变世界之前,我们能做的便是抓住那片刻的真实。

猜你喜欢

奖得主马尔克斯风筝
马尔克斯与略萨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点点体面
学做风筝
The Lonely Ward
2014年搞笑诺贝尔奖
马尔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独》被拍成电影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别拿博士不当司机
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