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的战略构想

2019-11-18胡俊辉

赢未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也在逐渐提高,健康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活理念,同时健康体育事业也是促进人们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体育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进而提出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的战略构想,意在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转型背景;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战略构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党和政府对于百姓的实际需求也十分重视,其中的“健康中国”理念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惠民举措。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路径,但是我国地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制转型的背景下,体育服务体系改革被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十字路口,既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转型过程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综合相关的社会资源,但是目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转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本着科学严谨的构建态度,才能针对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

1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职能部门缺少主导性,职能划分不明确

大众公共体育服务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开展较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是以社区体育活动为主,而且其项目主要包括广场舞、健身操等老年团体比赛,形式较为单一,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职能部门缺少主导性,对于活动宣传、活动组织以及活动创新缺乏原动力。健康中国的理念提出后,各级党和政府都予以了充分重视,但是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职能服务和管理能力。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重要阶段,政府的职能和服务意识也在随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而变化,只有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并结合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发挥健康体育服务理念,但是当前职能部门有缺少主导性、职能划分不明等问题,使得活动宣传活动组织过于单调,无法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多的是为老年退休人员提供了休闲娱乐方式[1]。

1.2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缺少支撑,没能充分结合社会资源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迈进,当前很多城市都对体育设施硬件以及体育使用面积提出了要求,相应对于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体育场规模都有了明确指导意见。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特点,在城市中进行体育体系改革也必须面对交通、占地、经营、布局、维护、资金等多项问题,只有足够的资源条件才能对体系改革提供支撑。另外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逐渐多元化,人们的体育需求也逐渐向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因此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需注重居民的体育诉求,只有充分结合社会资源,才能更深入的拓展服务深度,当公共服务体系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民众只能自行寻找路径,从而导致服务体系发展较逐渐落后,并造成恶劣循环,因此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1.3大众体育服务体制构建不均衡,公众群体没能有效的参入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就快、工作压力较大,在下班之后如果能有一个地方能够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可以感受更多的幸福感,并能够享受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的优质保障,这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一,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乐趣,为第二天的工作加油充电。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管理是以逐层下达模式进行,但是高层对于一线的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可能与下级部门产生一定思想偏差,同时受到地域条件、可用资源等因素影响,对于上级的指示和意见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也导致了体制构建的不均衡现象,往往体系的建设更多基于应付上层领导,没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百姓的实际需求进行,而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体育形式,则需要自发组织活动,这种问题在很多城市都普遍存在,以此导致了可利用资源的浪费,而且公众群体也没能够有效的参与,甚至很多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都是被动参加,没能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

2转型背景下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的战略构想

2.1重视政府的主导职能,实现多方联动资源整合

政府对于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更加宏观的思考角度,同时也站在了高瞻远瞩的视域下,对各地区进行了充分分析,因此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职能,同时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及行政监督性,使得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更加具有正规性和平稳性。地方政府要充分对地方百姓的体育需求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以符合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横向发展中不断拓展体育设施体系的构建规模和硬件提升,在縱向发展上则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体育精神的引领性,以此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全面化发展。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多年的发展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人们的需求以及公共服务方面建设具有鲜明的公益性,这也决定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革要以政府为依托,同时结合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企业、社区、个人等多方力量进行体育活动组织,并通过政府的引导完成资源配备,不断扩大公共体育场地的面积,保证体育设施布局的合理化,为广大群众建设一个更加富有灵活性的体育配套场地。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因此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以常态化的发展眼光进行服务体系规划,大到地区的大型体育场馆及赛事、小到社区的体育活动都应该注重政府的职能主导作用,以此促进体制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3]。

2.2注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

我国虽然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领先于我国,可以给我国的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应秉承标准化、体系化、监督化、可实施化的原则进行构建,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可以在体系构建上进行更多的参考,但是应该秉承本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在服务标准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设定标准层级,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需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逐步开展做好规划,由于公共服务属于民生工程,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政府考核的标准之一,并注重每一阶段自身的体系建设环向评比。其次,大众体育公共服务应严格按照标准体系进行开展,包括场地器材、环境教学、组织活动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要求各地方政府对体育活动育经费等相关环节进行精准规划,减少城乡之间的距离,保证惠民工程的公平化。最后,要注重群众对于本地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反馈情况,除了采取传统的问卷调查、走访实际调研等方式,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采用电子问卷、APP信息反馈等方式进行适时意见接收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公共体育服务改革的监督透明度提升[4]。

2.3完善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多元化供给战略改革

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应照顾到多样化群体的需求,例如青少年、中壮年以及退休人员等,体育服务的需求各有不同应该在公共体建设下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国家体育总局曾明确指出2020年应加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共同推进,稳步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为了更好的实现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应注重多元化的供给战略改革。首先,各级政府应鼓励当地的社会团体组织宣传体育运动并成立社团或俱乐部,调动社会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其次,要快速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制度的快速发展,以符合当前日益丰富的群众体育服务需求,并以顺应时代的积极态度,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类型的体育服务供给。再次,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除了政府通过财政进行拨款,同时要注重其他方向的融资,例如社区集资、体育彩票、体育债券等方式,同时也要充分激发社会团体的积极效应,政府层面可以通过减免税费以及政策倾斜等方式,对社会团体及社会企业进行支持。最后,要对于体育服务体系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提高,从综合体育服务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充分盘活资金。

2.4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新型体育媒体的开发

公共体育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宣传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当前人们的生活深受互联网的深化影响,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接收信息的习惯,同时也能对宣传政策、市场化经营以及宣扬体育精神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人们更加习惯使用移动化设备接收信息,网络被誉为新型媒体,具有便捷性、快速性、广泛性多元性等优势。目前较为流行的APP包括CCTV,新浪体育,虎扑体育等,鼓励进行开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针对自本地的发展和策略进行本地的APP开发,既可以对本地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进行信息发布,同时也能通过网络征集更多的体系整改建议,并能通過网络进行市场化运营,为更多的地方性体育建设征集资源。另外,新型体育媒体的开发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建立体育网络人才队伍,结合人们的网络使用习惯,对产品进行研发,注重不同技术的整合与运用,以此提高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全面化工作效率,在信息传递、精神指引等方面做好网络建设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众的公共健康与体育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是当前大众公共体育服务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主导性,结合社会资源,同时在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新型体育媒体的开发上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多元化的体育服体系改革战略,为我国的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林朱.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动力机制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5):119-120.

[2]杨波,黄琦.公共体育信息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10):81-82.

[3]刘艳.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究[J].才智,2020(15):241.

[4]徐瑶.新时期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1):18-22.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六安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课题编号wxsk201819)。

作者简介;胡俊辉(1987.07-)男,安徽马鞍山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新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构建探析
让“绿色”融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开发区“双创”服务体系探索与思考
建立完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服务体系研究
构建复杂适应的海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