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模块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019-11-18陈志勇

赢未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模块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陈志勇

摘要:模块化教学模式倡导将整个教育教学版块归结成为相互关联的小模块或者小任务,这样可以规避知识碎片化带来的认知不全的风险,还可以构建更加理想的任务情境,使得学生成为实际的课堂主人,将其使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教学中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模块教学法的使用案例,分析实际教学策略的使用技巧,希望由此可以引导国情模块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教学;模块教学

1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国情教学,是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牵涉到与国情相关的知识教育教学。很明显此版块的教育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国情,能够形成正确的国情价值观,能够深刻理解我国国情与各项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将自己学习到国情知识使用到解答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中去。国情教学可以是一个知识模块,但是其与其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内容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积极主动的将模块化教学模式渗透进去。对于当前在此方面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主导格局没有形成,国情教育灌输的倾向比较严重,由此使得实际国情教育教学处于相对低效化的状态。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格局,作为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需要将模块化教育教学模式渗透到实际的国情教育教学中去。

2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模块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1构建体验式任务情境,增强国情认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国情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抽象的,并且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在此版块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际模块的设计,需要关注体验式任务情境的构建,由此才能够使得初中生对于国情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比如在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第三单元第一课“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教师就将此作为核心词,实现模块化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关注学生的体验,确保其能够更加深刻的认知这句话的内涵。详细来讲述,教师设定的任务情境为:要求学生以调查员的角色,回到家中去调查自己爸爸和妈妈工作单位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在这样的任务中,学生首先需要对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准确的辨识,这样的任务,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视野中更加深入的认识上述的理论,于是学生开始进入到自主探究的状态,尝试去思考国有经济是什么地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是哪些部分构成的?结果学生发现: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部分,集体经济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此基础上对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强调知识体验,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深入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可能是简单的一句理论,但是其牵涉到的点是比较多元化的,此时就需要学生能够对于这些多元的知识点有着一定的认知,基于这样的知识体验,才能够使得实际的模块化教学效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为了增强实际知识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围绕着对应的知识点实现思维导图的绘制,然后在电子屏幕闪更展现出对应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对照思维导图来讲述自己对于对应知识的理解,由此学生从信息认知到信息输出的转变,会使得其自身的知识体验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

2.2构建探讨式任务意境,提升知识应用

模块化教学关注现场教学的效果,关注实际能力的培育和锻炼,因此在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实际任务意境的设计展现出探讨性,能动性的特点,由此使得将课程中学习的知识迅速融入到应用实践中去,继而确保实际模块化教学的质量能够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选择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时候,是以学生国际关系理解能力和阐述能力为目标,由此去实现对应任务意境的创设。详细来讲述,就是要求学生以外交发言人的身份,回答外国记者的如下问题:你认为当前的国际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中国会以如何的态度去处理这样的国际关系?很明显要求学生以发言人的身份去进行问题的探讨,在表达之前学生可以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探讨,由此使得探讨式任务意境可以得以构建,实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互,实现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互,在这样的交互过程中,完成对应的角色演绎工作。如果能够确保上述各个细节能够有效进行下去,就可以使得实际的知识应用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初中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自身对于新型国际关系的认知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集中体现出模块化教学能力化的教学落脚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派遣对应学生代表来讲述自己的发言之后,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于其回答进行评价,然后使得实际的交互朝着更加频繁的方向发展,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对应知识的应用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3开展实践性任务活动,锻炼国情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国情知识版块的学习,最好可以进入到实践的状态,因此在实际的模块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应任务活动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认识国情,并且懂得站在国情的角度去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初中生的国情素养步入到理想的状态。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相关国情知识学习的时候,主要牵涉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步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在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模块化教育教学的时候,实际的任务设定,是依照如下的方式来进行:要求学生以“改革开放,践行中国梦”为主题,实现对应宣传板报的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去思考主题的价值所在,并且想一想要使用哪些素材来展现改革开放,去体现中国梦,在对应素材收集和整理之后還需要进行合理的归结和删减,继而确保实际的主题与实际内容之间是吻合的,这样的实践性任务活动最好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这样合作分工的过程中,针对于对应国情知识的探讨会更加频繁,对应国情知识体系也会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就是初中生国情素养锻炼的最好时机。

3结语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国情教育版块的价值,积极寻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以确保实际的国情教育步入到更加有效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模块化教学模式融入其中,构建探究式任务,体验式任务和实践性任务,继而确保实际模块系统得以构建,确保学生的国情认知能够转化为核心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令烨.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38.

[2]李桃.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45-146.

[3]张亚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80.

[4]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2):104-106.

猜你喜欢

模块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模块教学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