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
2019-11-18成华刚
成华刚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和深入,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和写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良好途径,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巩固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读写结合
1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利用词汇进行造句的能力。词汇练习过程,借助新词汇造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新单词的理解及记忆上,单凭单词表上给出的词汇组合以及列出的几个含义进行记忆并不能收获良好效果。要求学生不断应用词汇以加深印象,其中利用词汇进行简单的造句就是对实用的方式。
比如模塊四Unit2《Sporting events》这一课时,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词汇如delighted(vt:使快乐、使喜欢,n:高兴,喜欢),让学生通过造句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
通过词汇造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词汇及词组用法深刻了解,让这位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思维品质
为了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提升其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应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将阅读中渗透写作,促使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掌握文本中隐藏的文化知识等,借助写作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该单元中有两篇小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以第一篇短文稳住,逐步渗透第二篇短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首先,学生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第一篇短文的逻辑,然后再去分析第二篇短文,总结出该类型文章的写作内容和书记许;其次,学生需要将第一篇短文中的内容复述出来,锻炼思维能力,为接下来的写作训练奠定基础;再次,学生需要仿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型,逐渐积累更多的写作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几个问题:What is the reason for the break of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he passage?学生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在布置该节课的写作话题,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同步提升,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3培养文化素养
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更多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而这一过程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风俗习惯等,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语法、词汇等,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Growing pains”这一课时,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Growing pains”的内涵,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小片段或小故事,带领学生阅读这些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这本书,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书虫系列的图书,让学生能阅读到正宗的英语。在课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近阅读的英语文章、书籍、报刊等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积累的内容整理出来,并写下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得到的体会,以此锻炼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
4培养学习能力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读写结合的教学不仅需要实现“以读促写”,还要实现“以写导读”。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恰当的写作任务,分析并研究写作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需要创设恰当的写作任务、写作话题,明确学生阅读的方向和目的,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写作话题,学生可以通过教辅材料、课文内容等搜集写作素材;针对一些较为困难的写作话题,学生需要借助网络、报纸杂志等搜集写作素材。
其次,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类型的不同,为学生讲解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讲述不同文章的不同布局方法,可以运用到句型和语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