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2019-11-18王钦
王钦
摘要: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本文主要探讨了阅读教学的重点和方法,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阅读教学理应指向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1为什么要进行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求知。阅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了解、理解和传承已知。先行者的智慧、教训以及成果等,停留在某个历史的驿站上,了解、理解和传承它们,创造更好的智慧、成果,避免先前的教训,然后走向下一个驿站。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知识、经验越丰富,生活也越多彩。
(2)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阅读,更多的时候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一打开阅读材质,对话就开始了。人与人之间是要沟通交流的。阅读,是一个独特的交流途径,交流的对象更多、受到的启发更大、心灵更丰润。从阅读对话中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富有书香之气。
(3)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表达有两种:口头的和书面的。经过阅读滋养的口头语,会更“书面”、更纯净,同时让书面语更活泼、更口语化。对于学生来说,练习书面表达尤为重要。阅读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让表达的过程。阅读的面越广,了解到的表达方式越多,学生表达起来也越娴熟。当然,书面表达作为关键的是作者要有内容。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1)重在帮助学生理解。从帮助學生读通读顺、理解字词句段开始,通行的做法是读正确、字词会读会写,通过查阅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分段、概括段意,是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的常用做法。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学会自我阅读。阅读的方法,比较重要的是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查阅资料。其次是走进字里行间,体会蕴含的内容和感情,读出味道、读出作者的感情和自己的感情。读懂,是阅读的基础任务。
(2)重在帮助学生赏析。如果是漂亮的文字、到位的刻画、真挚的情感、动人的思想,和学生一起欣赏。一起读读,甚至背背,体会其佳妙。优秀的阅读材质,欣赏不厌其细。如果能引领学生追溯其优质的源头,即阅读如何伴随作者思想发展的路径,收获将更多。当学生的理解能力到达一定水平的时候,要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3)重在帮助学生写作。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站在湖边看别人游泳,然后评判谁游得快、游得漂亮,但毕竟是站在岸边,不知水温、不知深浅,其感受是不能和身在水里的人相比的。写作和阅读是无法割裂的,写作是别样的阅读,写作后的阅读,更能体会作者的艰辛、惊叹他的才能、折服于他独到的见识。阅读的材质,是作者写出来的;我们引导学生写作,是试图回到阅读的起点:从买什么菜、怎么买菜开始,从双足涉水感受水温开始。
3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以科学常识为本,加上明净的感情和清澈的理智,调和成功一种人生观。“以此为志,言志固佳,以此为道,载道亦复何碍。”阅读,是为人生的阅读。看来,阅读教学要到技巧之外找寻路径。
(1)提供优质的阅读材质。最近一年,我指导学生自由写作。发现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的不多,对“校园小说”、“科幻小说”、“童话故事”等情有独钟。调查后发现大都受到动画、游戏和口袋书的影响,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学生的文化精神环境令人担忧,缺乏科学常识,感情和理智既不明净也不清澈。当务之急,要用经典熏染学生。经典没有颜色,凡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的适合学生阅读的都可以陆陆续续地推荐给学生,甚至和学生一起读,读后一起分享感受。教材阅读量少,有不少说不上是经典,但因为“教什么考什么”,阅读教学就不得不围绕那些课文反复“挖掘”和作业训练。如果能够把一半语文课的时间用于阅读经典,相信学生的精神文化面貌能在几年内有所变化。
(2)除了语言的丰富、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经典阅读是让人更通情达理、更智慧、更宽容。阅读,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融洽,也是为了人与世界更融洽、与自己和解,在吸收人类文明的同时创造新的文明。让我们的学生更清新脱俗,也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使命。
(3)跟名家学写作。指向写作,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不过,指向写作的阅读,应以优质的阅读材质为主。写作有时很难教,何况很多教师本身不是作家或者写作经验并不丰富,指导学生写作心有余力不足,且难免误人子弟。教师不会教,但可以“邀请”名家来教,引导学生在阅读名家作品的过程中体悟写作。尤其是小学生,模仿写作是一条路径,而且大多是练习写作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做的是,“邀请”各种风格的名家让学生模仿借鉴,找到知音,而后研读知音的作品,感悟写作奥秘。因为喜欢他的作品,所以学生的文字也会带有他的痕迹。当然,随着阅读的拓展,坚持不懈的写作训练,喜欢的风格便会多样,最后调合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哪一种写作是不以阅读为底子的;停留在读的层面的阅读是肤浅的。
确实,这是一种为了人生的阅读;因了阅读,自己的人生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