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漂洋过海 只为这堂课
2019-11-18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购书有感
乡教承延负我肩,书坊到处觅诗篇。
平生浅学虽无几,将尽所知荐少年。
——王国明
每年夏天,都有一位老人漂洋过海,从印尼前往中国福建南安市的贵峰村。他是一名印尼华侨,叫王国明,今年已经92岁了。30多年来,王老每年回来就做一件事——教村民們读诗。
华侨办读诗班 乡村助学三十多年
福建南安市贵峰村是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诗村”,常年有诗词爱好者纷沓而至,村民长年受诗词熏陶,不会作诗也会吟。而取得的这些成绩,都离不开王国明所开办的读诗班。
在2019年贵峰读诗班教室的讲台上,王国明正在用闽南语教授诗词。今年这个读诗班已开办到第33期了。
20世纪80年代,王国明从印尼回到家乡贵峰村探亲。在他的印象里,贵峰村有着“诗礼传家”的传统,吟诗作赋曾是村里常见的景象。但那次返乡,他发现村里人都不爱读诗了,不懂平仄,更别说用传统的闽南语调吟诗了。于是,王国明开始着手要给村里办个读诗班。那时没有现成的教材,在乡下连书都不好买,王国明就想办法自己编教材。经过一年准备,1986年,首期读诗班开班了。当时来了三四十人,大人来看热闹,孩子们则是冲着点心去的。
怎么能激发村民们读诗的兴趣呢?王国明想起儿时听过老师用传统的“吟唱”方式读诗,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更加有趣。于是,就试着用记忆中的曲调来吟诗。
这些吟唱的古诗,成了村里的“流行歌曲”。来上读诗班的人越来越多。第三年,课堂也搬到了村里的小礼堂,可坐下300多人。村民读诗的热情越来越高,王国明每年暑假都雷打不动地从印尼回到村里教学。读诗班的一切费用都是王国明自掏腰包,他还给成绩好的学生发奖学金。
漂洋过海教村民读诗 数十年耕耘缔造“诗村”
村里的读诗班一办就是34年,王老先生教了3000多首诗词,学员总计一万多人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诚不我欺。村里人一开始是读诗、吟诗,到后来慢慢能作诗了,村里好多诗人。能写诗的超过300人,能吟诗的超过3000人,写诗作诗真的成了村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之所以教的效果这么好,是因为王国明老人有独特的方法,他教的诗不是念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
王国明对诗词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令人钦佩,吸引了不少知名学者、诗词文人慕名前来交流学习,王剑秋就是其中之一。1997年,来自江西的王剑秋到厦门大学参加全国诗词大会,被王国明吟诵的《相见欢》迷住,毛遂自荐要当他的助教,帮他把各种吟唱调变成乐谱,记录下来。这一帮,就是22年——22年来,只要王国明从印尼回乡教学,王剑秋都雷打不动地从江西赶来贵峰村,熟稔地做起助教工作。
目前,两人已经整理记录了200多首诗词的吟诵调乐谱。中国诗词吟唱的魅力也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和王老先生一同来中国的印尼帮工娣玲,耳濡目染,也能唱上几句。外国朋友无师自通,本村的乡亲更是将吟诗作诗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村里小学的走廊上,贴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村民们自己写的诗。
几十年来,王国明不仅把钱花在读诗班上,村里的教学楼,不少也是他出资修建的。对于一些贫困学生,王国明更是倾囊相助。30多年来,他在弘扬诗词文化、助学等方面已经捐资近千万元。除了自己出钱,王国明还借助自己的声望,向海内外的乡贤筹集善款。如今,王国明的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便,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年夏天从印尼坐5个多小时的飞机来到中国,回到村里参加读诗班的活动。
诗礼传家,耕读传家。这就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陶行知的一句话:“捧得一颗心来,换得一树花开”,王老先生花了30多年,终让失落的传统重回家乡。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黄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