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如何看待调研存在的问题

2019-11-18宗和

党员文摘 2019年10期
关键词:调研领导干部

宗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然而,当前有一些領导干部在调研过程中作风虚浮,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既影响了调研的实效,又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断头式”调研惹人厌

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就是要为问题解扣。在一些地方,部分领导下基层时声势浩大,走村串户问民情、询民意、问民忧,让群众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然而,“热闹”过后却没了下文,让群众失去了信任和耐心。

“调研来了一拨又一拨,但往往是兴师动众来,稀里糊涂走。”这种有过程、无结果的“断头式”调研,让群众非常反感。

要知道,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是群众的期盼,他们希望领导知百姓苦、解百姓忧,能通过实实在在的问计、问政、问策于民,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群众对领导寄予多少希望,得不到回复时就会有多少失望。

调研多一点走心,多一点真情实意,像扁鹊一样通过望闻问切,为解百姓之苦开出最好的“药方”,切切实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

“自选动作”防“被调研”

所谓随机调研,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要陪同,自选时间、自定线路、自选地点,一竿子插到底的调研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攻坚时,随机走进农户家中,看住处,揭米仓,进猪圈,苗族大妈不认识总书记,说“怎么称呼您?”堪称随机调研的典范,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践行。

然而,有的干部行走匆匆但却心中空空,完事之后依然不明不白,只图敷衍了事,名义上是调研,实际上是“巡礼”。

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也严重损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象。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搞调研,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游方郎中”乱“开方”

一些干部把调研当成任务,不摸实情,不找问题,不问计于民,迫不及待地指挥、指导,结果因水土不服成为“瞎指挥”“乱指导”。

现实中,把调研当成“指导”的现象并不鲜见。有的干部到基层“地皮”还没踩热,就盲目地开处方、出点子、定调子,为基层发展、群众致富分析原因“一二三四”,解决问题“子丑寅卯”,大话、套话一箩筐,成为群众戏称的“游方郎中”。

让调研回归本真,要摒弃“预约式调研”,铲除调研配脚本的土壤。要采取随机调研方式,让基层无法“彩排”“搞包装”“造盆景”。

要俯下身子抓活鱼,“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思想的集中体现。应当坚决反对“蜻蜓点水”、“到处只问一下子”、“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式调研。

调研不深报告难实

历史充分证明,调查研究一直都是我们的传家宝,解难题、出政策、定目标,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然而,现在路更好了,车更快了,为何有些调研报告的质量反而降低了呢?

原因在于,有些调研是“走秀式”调研,听不到问题,引不起思考,得不到实情,本质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互交织的产物。调研做得不扎实,写报告时就容易走“歪门邪道”。

比如,一些地方在巡视中发现,有的领导干部存在“调研报告简单抄袭网上内容”的问题;有的调研报告“借鉴”别的地方的材料,连地名、时间等信息都不改。

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是了解经济走向、洞悉制度优劣、走访市情民情的重要方式。抄袭来的调研报告,难免会“水土不服”。更严重的是,如若决策者真将该报告作为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无疑会走上“岔路”。

少搞什么“精品路线”

在一些地方,基层调研存在调研变“调演”的现象。比如,让群众当“演员”,让干部“背台词”;又比如,到一个地区、一个点、一条线路重复调研,扎堆调研。这样的调研安排得很“周到”,却不能达到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的目的,无助于形成好办法、好决策。

要想扎扎实实做调研,一定要避免“精品路线”。如果看到的都是精心装扮过的“盆景”,就难以触及基层“难点”与百姓“痛点”,也不能为解决问题找到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精品路线”能让领导干部看到“大门”和“窗户”,却会忽视“角落”和“后院”等真正能够反映问题的地方。被“包装”的汇报能让干部只听见成果与成绩,却会忽视“田埂上的民意”。

相比之下,不打招呼、不搞层层陪同、不搞迎来送往,干部直接到现场了解情况,直接到一线收集资料,这种调研才能避免被遮蔽的问题和被掩盖的痛点,从而收获“第一手资料”,打下为民排忧解难的基础。

多去“冷门地区”走走

有不少领导干部调研时喜欢“挑肥拣瘦”,争相去那些发展好、成绩好、有特色的地方,甚至一年去几次;而那些相对偏远、问题多的艰苦地区,则避之唯恐不及。

对此现象也好理解。“热门地区”事例足、代表性强,调研成果容易出彩,即使有问题也比较好解决;而“冷门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冲突难协调,群众诉求不好回应。

但是,调研不是赶集、逛商场,领导干部不能想怎么选就怎么选。越是群众诉求多、发展困难多的“冷门地区”,领导干部越应该主动深入调研,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帮着想办法、出主意,解决好群众期盼的事,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

“木桶效应”提醒我们,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地方发展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均衡的问题,如果调研总偏爱“热门地区”,必然会冷落“最短的木板”,影响地方整体发展。

“身入”更要“心至”

有一次,毛泽东同志请几个农民来谈话。一开始他们很疑惧,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也不多讲。后来,毛泽东请他们吃了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睡觉,他们慢慢有了点笑容,说得也较多了。再后来,他们毫无拘束,热烈地讨论,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

由此观之,下基层调研关键要“心至”。要和群众做朋友,同群众坐一条板凳,在田头和农民一起劳动,群众才会打开“话匣子”,讲真话,讲实话。

领导干部在调研中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面对面倾听民声,实打实了解民意,零距离摸清民情,全面掌握客观实际。带着责任和感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融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广泛聚集民心民智。

只有“身入”“心至”地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冷暖,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科学决策。

(摘自七一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调研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