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桌上的礼仪有多重要?

2019-11-18刘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夹菜餐桌上用餐

刘璐

以食育人,听起来很新鲜,却是最贴近生活的教育。用每天都有的三餐来与孩子共同学习,让厨房成为最好的教室,让餐桌成为最好的课桌,让食物成为最好的教材,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通过食物感受生命及自然、文化,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目标,这在我眼里就是最好且易得的教育。

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你带着孩子与朋友一起在外吃饭。菜上来了,孩子先跑上桌用手抓起食物就吃。你觉得很没有面子,想训斥孩子几句。结果,朋友家的孩子见状也跑去拿食物,你顿时觉得孩子都这样,便不再多说。

有时候,父母的教育过多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而没有认真考虑过羞耻感背后的深意,这便是我想与大家说的:用餐礼仪即人际关系。

我们把孩子的行为转换成大人行为,你再来体会自己的感受。两个人一起吃饭,菜一上来,他就先动手夹菜。朋友之间不拘小节,倒也没什么。后来,他在一盘菜中不停地翻来翻去,只挑自己喜欢吃的。如果关系一般,就有些尴尬了;如果关系还不错,也许还过得去。接下来,上了一盘你们都喜欢的菜,他直接把这道菜据为己有。吃到尽兴时,不顾满嘴食物,边吃边聊。我想这一餐下来,你的感受一定非常不好。如果换成是客户或相亲对象,生意黄了、亲相散了,都是极有可能的。可见餐桌礼仪有多重要。

在培养孩子用餐礼仪的时候,本着3点原则就能够很好地传递正确的观念:

一、吃饭时应该抱有感恩之心,包括对食物的感恩和对做食物的人的感恩。对于食物的感恩体现在不浪费,尤其是在吃自助餐时,不因为贪图过多的食物而过量取食。对外是礼仪和修养,对内其实也是在培养有所节制的能力。对于做食物的人的感恩则在于,要等着做饭的人坐到餐桌前一起就餐,并能够发自内心地表达感谢。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做饭者是长辈,而即使长辈没有参与到做饭过程中,基于对于长辈的尊重,也应该让长辈先入座再开始用餐。这是在中国各地通用的礼仪,因为尊老爱幼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吃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能抱着嬉戏玩闹的心态,与吃饭无关的行为要尽量避免。例如不要咬筷子头,因为很多筷子是木质的,一旦咬坏,很容易滋生细菌;不要用筷子敲碗,用筷子敲碗,不仅对餐具有所破坏,同时,吵闹的环境也不利于用餐;不要把筷子插在碗里,因为筷子一旦倒了,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

三、能够做到心中有他人。用餐中,常常有很多只顾自己的表现,比如将自己喜爱的菜放在自己面前,其实别人也很喜欢;在菜中翻来覆去地挑,只挑自己爱吃的,搞得别人都没兴趣再夹菜了;吃饭时吧唧嘴,或是口中有食物仍夸夸其谈,有的甚至会搞得食物四溅……这样的行为无疑会令人不快。反之,则会让人觉得很舒适。比如吃自助餐时,选完菜后放夹子,会考虑到下一个人拿起来是否方便;在餐桌上选择自己喜爱的菜时,考虑到还有人没有尝到;在盘中菜品所剩无几时,关照到是否还有喜欢吃的人,再适当地采取光盘行动……这些小细节不仅能赢得好感,甚至在未来还会影响到你的机会与命運。

在餐桌上给予别人尊重,其实也是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餐桌礼仪。当然,用餐中的修养,不是用餐时的专用,更是生活中的美德,而培养这些美德采取说教的形式往往是不大管用的。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把这些活的教育用好,才能真正润物细无声,走进孩子的心里。

猜你喜欢

夹菜餐桌上用餐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用餐时间
筷子上的爱
筷子上的爱
胖子的童年
Taking Meals(就餐)
鲜花“盛开”在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