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及实践
2019-11-18秦苗苗曲建武
秦苗苗 曲建武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小学 教师
教师立德树人的理论思想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作用。从价值、目标、实践三个维度把握其内生逻辑,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价值维度:突出教师立德树人的地位和作用
1.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突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使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教育发展问题上找准时代脉搏,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谋划立德树人建设问题。突出立德树人建设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首要内容,它的实现既离不开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的支撑,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涵养。这些必备的支撑和涵养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付出辛勤努力,优秀的师德是努力工作的精神保障。教师承担着国民教育、凝聚人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通过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推动国家物质富强、政治倡明、文化繁荣的全面实现。突出立德树人有利于实现人民幸福。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2.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推动人力开发、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
首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培养。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和发展攻坚期,需要大量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立德树人成为关涉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教师担负起前所未有的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目标,注重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爱国奋斗、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正面积极精神的培养。其次,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既需要劳动力的支撑,也需要强大科技力量的引领。教师不仅是科技人才的培育者,也是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科研实力,成果的最终转化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再次,推动先进文化的繁荣。教师的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能力影响着学生对于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涉到全民文化素質的提升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化功能,履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
教师职业的幸福在于能够帮助包括教师本人、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实现丰富的、多方面的、真实的自我全面发展,从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师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教学相长,个人价值、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水平获得提升。其次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通过自身职业道德的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体力、智力、政治力、思想力、知识力、理想力、信念力等社会能力的健康发展、充分发展、主动发展、自由发展。再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一方面,教师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师德的提升,推己及人,帮助他人去除矇昧,造福人民,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诲能够影响学生全部的人生轨迹,在其生命中发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当这些学生走出校园后会在各自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影响他人,并且这种影响力一般会终其一生。
二、目标维度:明确教师立德树人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立德树人,突出了立德树人建设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统一性。
1.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统一
一方面,从国家长远规划发展来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人才培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影响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倘若教师培养出的学生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就是教师对社会尽了责任,反之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甚至危害社会发展,教师就没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现代社会每向前跨进一步,都饱含着教师的劳动付出。他们承担着把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将传统优秀基因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用中国优秀智慧解决当代问题。
2.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相统一
“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的人”[1]是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也是广大教师的使命。他们不仅是学生的道德养护人,更是榜样和引路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拥有正确驾驭人生的能力,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3.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相统一
立德树人目标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是统一的。首先,二者目标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具体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其次,立德树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首要任务。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老师要有一流的师德。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教师提升思想觉悟、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再次,立德树人有利于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学校在优化教师队伍上要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尽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三、实践维度:构建教师立德树人的发展路径
1.强调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各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推进教育系统党建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把青年教师的政治态度进一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保证其在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其次,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从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强化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教师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引领。明确立德树人应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为在立德树人中保证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首要实践指南。再次,重视教师教育理想信念的培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并把远大的教育理想与现实的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教书育人的职业归属感,树立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在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始终。
2.要求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这个重大理论问题,结合师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发展,要求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里的“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首先,“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教师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人格的塑造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品格素质、职业良心等这些关涉师德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进而对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帮助学生“立德”之前必须先要把好师德关。教育相关部门应深刻分析形势任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中小学教师10条师德禁令,提出通过“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师德考核、突出师德激励、强化师德监督、规范师德惩处、注重师德保障”七个方面深入落实师德建設工作任务。其次,“树人”是“立德”的归旨。要求教师积极发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健康人格,成为有知识、有德行、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倡导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综合改革全过程,融入学校的建设全过程。再次,重视立德树人效果评价和自我修养的结合。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3]。教师则是完成这项事业的中流砥柱。在教师所应具备的诸种素质中,师德是核心。因此,师德评价是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的有力杠杆,要“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为师德评价的最高原则”[4],逐步完善师德评价标准。同时,现代立德树人无论是就社会要求层面而言,还是就教师个体状况层面来说,除了外力的评价监督还要依靠加强自我修养的完善来实现与现实社会的进程合拍,体现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和时代诉求,还要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趋于一致,充分体现教师道德风貌与时俱进的教育意义。
3.部署相关部门优化教师职业的发展环境
首先,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顽瘴痼疾。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讲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教师教育是工作的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提高师德水平。通过教师教育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发展,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育德。要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其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想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除了有更加合理的制度管理外,还要从优化教育环境、重振师道尊严开始。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实现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相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再次,提高教师待遇。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教育投资的供给量也会相应提高,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同步提高的同时,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积极推进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间接促使其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师德水平,以更高的公民教育责任使命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01).
[2]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3] 习近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01).
[4] 糜海波.辩证把握师德评价中的几个关键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
[作者:秦苗苗(1986-),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曲建武(1957-),男,辽宁大连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