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探析
2019-11-18霍巧维
霍巧维
(南京市高淳中医院 内科,江苏 南京 211300)
0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医院呼吸科常见疾病,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其临床症状较多,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及发热等,容易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尽早接受治疗有重要意义[1-2]。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均有不同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差异性。本研究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 年1~12 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5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44 例,年龄为45~80 岁,平均(61.38±5.39)岁,平均病程为(5.69±2.03)年。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西医组60 例和中医组55 例。其中中医辨证分型为:肺肾脾气虚证有11 例、肺肾阴虚证有10 例、痰热壅肺证有23 例、肺气虚证有11 例。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后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西医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注射用头孢他啶(1.0 g),稀释后静脉滴注,1.5~2.0 g/ 次,每日2 次,或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0.25 g),稀释后静脉滴注,0.5 g/次,每日1 次(一般7 d);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50 mL/次,每日2 次。需连续治疗14 d[3-4]。
中医组:本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肺肾阴虚证:需使用15 g 百合、15 g 生地、15 g 熟地、15 g 天花粉、15 g 麦门冬、15 g 桔梗、15 g 玄参、12 g 当归、4 g 川贝母、12 g 枳壳、12 g 黄芩、6 g 生甘草、30 g 白芍、30 g 玉竹。②肺肾脾气虚证:需使用6 g 陈皮、3 g 肉桂、10 g 附子、10 g 姜半夏、10 g 熟地、10 g 炒党参,12 g 白术、12 g 茯苓、12 g黄芪。③痰热壅肺证:需使用10 g 白果、10 g 款冬花、10 g 半夏、10 g 桑白皮、3 g 炙麻黄、6 g 杏仁、6 g 黄芩,12 g 苏子,3 g 甘草。④肺气虚证:需使用6 g 阿胶、6 g 地骨皮、6 g 天冬、6 g 麦冬、4 g 川贝母、6 g 茯苓、9 g 百合、9 g 熟地、8 g 五味子、12 g 薏苡仁。适量加水后煎服,需连续治疗14 d[5-6]。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治疗效果评价,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有一定缓解;无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无缓解。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并计算不良反应率。(3)治疗后,统计各项症状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19.0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计数数据通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相应治疗后,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7 %(51/5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48/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经过相应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3 %(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6.7 %(1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对比
经过相应治疗后,中医组患者各项症状恢复时间显著少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对比(±s,d)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通常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与周围组织处[7]。该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并且该疾病的发病缓慢但病程长,同时还具有反复性与急性发作的特点[8]。
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对于药物治疗中医及西医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西医在临床治疗中,以抗感染、镇咳、解痉平喘为主要治疗原则,通过研究发现,西医常规治疗确实具备一定治疗效果,但其治疗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开始得到广泛关注[9-10]。
在中医学认知里,慢性支气管炎被认为属于“肺咳”与“咳嗽”的范畴内,因此在治疗时,需采取分型辨证治疗,对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别,再以此对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因迁延日久,且外邪耗伤气阴,导致咳嗽长期发生,该疾病可反复发作,同时还有气虚或阴虚;其基本病理为邪实痰热停聚伤肺;待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日久后,还会出现损伤脾、肾正气,并导致肺肾脾气虚证。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且各项症状恢复时间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