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防御性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解析
——以福建永泰庄寨为例

2019-11-18张兵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4期
关键词:永泰土楼空间

张兵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 300072)

陈小辉①(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李建军(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刘淑虎(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一、永泰庄寨的形成源起

庄寨是指主要分布于福建永泰、闽清、福清等闽东地区,在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存空间下所形成的防御性乡土民居建筑。庄寨与土楼、土堡的构筑形式均是受我国古代山寨、城堡、角楼(望楼)的启示影响而产生的特色建筑,共同丰富了福建防御性乡土建筑的类型。不同地域的防御性乡土建筑各具特色,目前对于庄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理论性研究文章较为缺乏。

根据庄寨门额、题记,以及各姓族谱记载,永泰现存1 5 2座庄寨乡土建筑,多以“庄”“寨”“堂”“居”“堡”“厝”等命名,其中“庄”占48.3%,“寨”占28.29%,“庄寨”占76.32%。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永泰现存的这类建筑统称为“庄寨”(图1)。《辞海》中,“庄”有指村庄或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亦可指庄园,封建时期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而“寨”一方面有防守用的栅栏的意思,另一方面指四面环围的驻军处、营垒、村庄,如寨屋、寨落、寨子等词。因此,永泰先民取名“庄寨”,既包含居住与防御的双重功能,又兼有村庄、庄园、家园的综合含义,并带有安居乐业的美好夙愿。

在永泰山岭乡村大量修筑“庄寨”这类防御性建筑与当地山高水长的地理气候环境,特殊的历史时期避匪患、寻自保的社会治安背景息息相关。一方面是 距今10000-65000年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地质年代大规模火山造山运动,形成了永泰高海拔、高落差的地质地貌,加上发达的“格子网”水系,崇山峻岭间形成大小串珠状的生产、生活、建筑的生存空间[1]。另外一方面,明清时期,处于政治边缘的福建山区多匪寇流窜,邻域多宗族冲突,当时治安混乱,朝廷高远,无法顾及乡村先民们的生计,永泰先民纷纷修筑庄寨以捍卫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从民国编写的《永泰县志》的相关记载可见一斑:“(嘉靖)三十八年五月五日,倭寇突至,屯于洑口……”“(万历)十七年正月汀人邱满聚众,据陈山为乱……”。加之永泰县资源丰富,多山林、多水果、多水能、多温泉、多矿产。丰富的资源物产是导致匪寇掠夺财富,扰乱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与永泰先民们大兴土木兴建庄寨存在着直接关系。因此,庄寨可视为封建社会动乱的产物[2]。

二、防御性乡土建筑地域特色比较

不同地域的防御性乡土建筑由于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以及营造技艺的差异化而各具特色,通过分析不同防御性乡土建筑的异同点,纵横比较提取庄寨的地域特色(见表1)。福建省内以土楼、土堡和庄寨最具代表性。福建土楼是特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一种适应大家族聚居、具有防卫功能,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的巨型居住建筑[3]。土堡主要分布在福建中西部,是隋唐至民国期间,在动荡的社会时局下产生、用高大厚重整体性堡墙合围的封闭式建筑,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4]。其中土堡与庄寨较为相似,福建博物院楼建龙先生甚至将位于福清、永泰、闽清等地这类称为“庄寨”的防御性大型民居建筑也归为合院形式的土堡[5]。但在选址布局、平面形式、建筑结构、防御功能以及装饰装修等方面,三者构筑特色各有不同。

1.选址布局与平面形式的差异:土楼主要有圆楼、方楼、五凤楼以及其他演变形式,较多以群组的形式聚集在山坡或水边阶地上;建筑单体平面呈中轴对称布局,以中心或圆心为基点,方楼以一围、圆楼以一圈的形式布置平面空间以及向外扩建,并以平面布局形式划分为内通廊式土楼和单元式土楼。而土堡和庄寨主要以独栋的形式散布在山岭丘陵或山间盆地的台地上,呈轴线合院式布局。土堡的建筑形制主要以方形、前方后圆为主,圆形和不规则土堡次之。土堡平面布局较为疏朗,且内部多布有大空坪和大天井。而庄寨主要以方形为主,亦出现八卦形,其平面以“封经石”为轴线,对称布局较为工整紧凑,平面讲究文字形布局。在风水选址方面,土楼、庄寨更加注意风水布局和风水补救,土楼多为南北朝向,而土堡、庄寨则多考虑实际防御需求,朝向多样,尤其以土堡为典型。

2.建筑结构的差异:土楼、土堡和庄寨都有厚实的墙体,但土楼以墙体作为承重结构,而土堡、庄寨的墙体仅作为围护结构与梁柱框架结构脱离,墙倒屋不塌。在中轴剖断面上看,土堡、庄寨相对于土楼的平整基址则呈前低后高、阶梯状的高落差结构,除五凤楼外,土楼不见如此多级跌落的屋面和屋架结构。土楼多为3-6层的封闭楼体,土堡基本为一层而庄寨以2-3层楼阁为主,厢楼、过水楼、阁楼、后楼多为楼。在梁架结构上,土楼以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为主,屋面屋架多采用歇山顶。而土堡、庄寨多为双坡悬山顶,多以穿斗式为主,部分采用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其中庄寨建筑普遍使用轩廊,梁架结构更为复杂,正堂或门厅明间的井干穿斗抬梁式结构也为永泰庄寨仅见。

3.防御性的差异:土楼以居住为主兼顾防御,封闭墙体一二层不设窗以蓄养仓储为主,3层以上开窗作居住,配合楼斗、耳楼、炮楼和枪眼形成防御工事。土堡注重防御,兼顾居住,带有临时避难性质,以堡墙、碉式角楼、跑马廊、斗形条窗以及竹制枪孔等形成了无死角立体式防御系统。而庄寨则是兼顾防御与居住,内部注重居住外围兼顾防御。庄寨的碉式角楼在数量和安建位置上都与土堡有所区别,土堡主要以二层土墙内开设独立、开敞式跑马廊为主。而庄寨墙体二层开设贯通式跑马廊区别于土堡,连接角部碉式角楼和游贯于各功能房间。各个房间平时相互独立保持彼此私密性,外敌侵犯时彼此贯通,为庄寨流动打击来犯之敌的防御“生命线”,防御性较土堡弱。此外,主门上设悬空瞭望门窗也为永泰庄寨仅见。

4.装饰装修的差异:由于地域差异,三者装饰装修风格和工艺都有所区别。庄寨与土楼注重装饰装修,较土堡更为精美,多数土堡以防御为主,临时性较强,因此装饰装修较为简洁,接近简洁的“原始状态”。

5.筹建形式:庄寨与土楼相似,主要以同姓家族聚居筹建为主,后期发展多为家族宗祠祖屋,檐下多为一姓同根之孙。而土堡以同姓族人、同村异姓乡里甚至临近村庄合作建堡居多,主要以紧急避难防御为主,因此土堡筹建方式更为复杂和多元化。

三、永泰庄寨的地域特征

庄寨作为准军事防御性乡土建筑犹如一座微缩型的城,平面以方形为主,以“封经石”为风水轴对称布局。传统文化寓意对建筑布局形式产生深远影响,讲究以“日”“甲”“同”“册”等文字形布局,工整紧凑[7]。庄寨一般由山岭、高门坪、庄门、庄墙、门厅、前楼、中天井、礼仪厅、厢房、后天井、厢房、正堂、后轩、后隔墙、后楼(书楼或为绣楼、祖楼)、碉式角楼、跑马廊、扶楼、粮仓、厕所、后花台、小花园等组成(见表2)。

(一)注重风水与巧借地势的防御选址布局

永泰庄寨虽然受到自然地形地貌的制约,但精于选址布局[8]。一方面巧借自然地势,一般选择在山间盆地、高山丘陵中的台地上,视野开阔,多在山边、水边、田边占据防御绝佳位置;另一方面,注重居住环境与风水格局,利用、营造自然环境进行风水补救。常见以半月池、树木、桥亭、书斋对缺陷的风水格局进行补救,如八卦寨一角以半月池缓冲两山间豁口,以阴阳池、八卦等人工构筑物趋吉避煞(见表3)。

表2 永泰庄寨文字形平面(航拍照片由传统村落暨古庄寨保护办公室张培奋先生提供)

表3 永泰庄寨选址布局示意图(手绘图片由作者自绘,航拍照片由传统村落暨古庄寨保护办公室张培奋先生提供)

(二)防御与居住并重的平面功能布局

内部空间沿主轴线由内向外、由中轴向两侧多轴线安排,通过内隔墙、护墙、封火山墙和内回廊等进行分割串联不同功能的合院式空间。不同功能空间以平行多轴线布局:中轴线上以门厅、礼仪堂、正堂为主体的“礼制”厅堂空间和以厢房(楼)、书院、书斋为重点的儒理学堂空间;平行于中轴线,两侧以护厝、扶楼和过水亭为主的生活起居空间,并在大通沟和隐蔽角落巧妙安排储藏蓄养和炊煮洁污空间;而庄寨周遭形成以碉式角楼和跑马廊为要点的防御空间。庄寨四套不同的空间系统,外围结构强调防御,内部空间注重居住,在保护生命财产的同时兼顾生产生活,各类功能一应俱全,体现了防御性与宜居性的完美结合(图2)。

1.中轴线上的公共空间。由外到内顺次是:门厅下堂为迎宾送客的空间,二层门厅则为瞭望观察的防御空间,两侧房间或设有弹药库;部分庄寨设有专门会客交流的礼仪厅或廊庑,如嘉禄庄、爱荆庄;一、二重天井主要为采光通风功能,兼做晒谷坪和练武场地(永泰有尚武之风);正堂居于庄寨核心位置,空间敞亮、高耸庄严,设有神龛或太师壁,是庄寨中最庄严神圣的场所,是宅院装饰装修以及梁架用材最好的空间,家族婚丧嫁娶、族人议事与祭祀祖先都在此举行;正堂后轩空间较为特别,一层明间空间较低矮,是专门用于家族老者去世停尸放柩与家人凭吊的空间。后轩二层明间一般是存放寿材(棺材)的地方,也是部分庄寨存放围屏、灯笼等装饰家具的存储空间,如爱荆庄、积善堂;后花台、小花园则是家人观赏休闲的好去处;后楼主要为书院/书楼、祖楼或部分为绣楼,如丹云寨,是家族子弟受教育空间以及家族女眷主要活动空间。

2.两侧平行轴线上的起居空间。厅堂两侧次间、梢间、尽间以及天井两侧厢房,先左后右依次分配长幼居住空间,人丁满后再分配到护厝及扶楼(较多为佣人居住)。一般使用方便、采光通风条件最佳的位置留作居住用途。门厅两侧厢房部分庄寨设有书斋,主要为对外理学文化交流的空间。

3.轴线外侧的生活辅助空间。护厝与扶楼是主要的储藏、炊煮以及蓄养空间。成排构筑的护厝、扶楼一层设有生产农具储藏间、碾坊、臼坊、油坊、酒坊、钱库等,后部一般设有厨房,靠墙夹角临近大通沟处或蓄养牲畜;庄寨先民崇尚“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二层干燥通风的房间多设有谷仓、油库等食物储存间,甚至有部分走道不设栏杆方便搭架晾晒粮食。而护厝与扶楼之间的大通沟之上设过雨亭/楼,多为家庭用餐场所。

4.其他空间。平行于轴线的大通沟主要作为庄寨内部排放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渠道,部分庄寨注重蓄养,会巧妙结合大通沟开辟猪栏、鸡鸭舍等蓄养空间,并在大通沟上设有饲料房。厕所一般设在廊道尽头的小空间或庄寨之外。

(三)独具特色的建筑结构

1.高落差、阶梯状的竖向基础。庄寨建筑一般因地制宜坐落在独立台地上,山岭台阶蜿蜒至寨门,台基沿轴线纵深方向从门厅-礼仪厅-正堂-后楼多台基逐进呈阶梯状抬升。堂屋与两侧扶楼、跑马廊台基各自独立,之间以大通沟相隔。屋面、屋架结构以及多级封火山墙也随之呈前低后高依次抬升。庄寨高达几米到几十米的台基落差使建筑整体具有更良好的防御视线和有利防御地势。此外,屋面上的屋脊翘角如层层张开的羽翼,弧线自然轻盈,增强了整体层次立体感和美感。

2.匠心独运的梁架结构。庄寨内部的立柱梁架框架结构独立于作为维护结构的庄墙,各自承重。门厅、门楼、后楼明间结构主要为穿斗结构悬山顶。礼仪厅和正堂明间一般举架较为高敞,为穿斗结构或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其中较为讲究复杂的还有“三梁扛井”“四梁扛井” 的井干穿斗抬梁式结构:在前金柱(前大充)、后金柱(后大充)第二皮穿枋上皮位置或以梁垫撑栱(在营造法原称:牛腿斜撑)承托二根抬梁。抬梁之上置四个大圆座斗,一般雕刻为花篮或荷叶状等,斗上承托短柱,从而达到减柱作用。短柱上穿插两根七架梁与抬梁形成“井”字结构,七架梁两端前后插于轩廊后大楣上短柱和屏柱以达到承重作用。两根七架梁上依次立两层童柱搭接五架梁、三架梁以承托檩条和屋面屋架结构。而厢房、过雨亭/楼、护厝、扶楼基本为穿斗式结构悬山顶,举架较低,装饰装修较为简单。

3.永泰庄寨普遍使用轩廊,当地工匠们称这种草架结构为“伏龟”。轩廊95%为正堂前檐明、次间的架梁结构处,3%处于下堂后檐明、次间的架梁结构处(如宁远庄),1%在厢房/楼檐廊架梁结构处(如竹头寨),1%在后楼或书院前檐明、次间架梁处(如爱荆庄)。轩廊造型多为菱角轩、梅花轩、弓箭轩、人字轩、船篷轩,或为组合形式,雕刻最为精美,檐口多为三跳斗栱出檐(图3、见表4)。

表4 永泰庄寨的建筑结构特征(图片由作者拍摄)

(四)庄寨建筑防御性空间与结构工艺特点

庄寨外围周遭的防御空间,除了借助有利地势和自然险要以外,还强调防御体系的完整性,立体无死角。防御上由厚实的庄墙、寨门(一般开设三门)、碉式角楼(单角、对角或四角布置)、二层贯通式跑马廊以及立面瞭望门窗、斗形条窗与枪孔、水源以及庄寨囚室逃生设施等构成。外围一周的庄墙构成庄寨防御的“铁布衫”:一层墙基、墙体为下宽上窄的梯形夯土截面,厚达3米左右,表层作密封干砌河卵石或石块封护;二层为0.5~0.7米厚夯土实墙,表层饰以白灰面或米色草拌泥面,墙体周遭开设斗形条窗和枪孔。更有甚者还有“瓮城”与“壕沟”布局,如丹云寨。

庄寨建筑防御性体系和防御结构工艺特点主要是针对封建时期和近现代半热兵器和热兵器时代进行设计。其防御功能与结构特点如图4。

(五)地域风格浓厚的装饰装修

永泰先民注重居住建筑空间的装饰装修处理,工艺手法繁复精湛,以密封干砌河卵石墙基、石瓦嵌贴砌花、桥型/几案式石地栿、石栏杆、瓦封墙面、屋面龙舌燕尾翘、题材多元的木雕窗花以及木雕墨线描边等为永泰装饰装修的典型地域特色(见表5)。

表5 永泰庄寨的装饰装修特色(图片由作者拍摄)

庄寨的内外装饰装修主要集中在中轴线布局上,依次是寨门-门厅-厢房-礼仪厅-厢房-正堂-后楼(书斋)等主要使用空间的明间,而扶楼和护厝等附属建筑装饰较简洁。装饰装修部位从下到上依次为地面铺装-地栿柱础-门洞门额-槅扇槛窗-斗栱雀替-轩廊-梁架山墙-屋架屋面等位置,其中德安庄、九斗庄和积善堂等庄寨尤为精美,满布式装饰。

庄寨的装饰主要有石雕、木雕、灰塑、泥塑、彩绘以及字画等工艺,以浮雕、透雕、圆雕、线刻、拼贴等手法为主。其中石雕主要集中在地面柱础、石栏杆、石地栿以及庄墙寨门等部位;木雕主要集中于轩廊、梁架、槅扇门窗、补间铺作以及雀替斗栱等大小木作构件;泥塑灰塑则集中于屋脊翘角、山墙墙帽和屋面瓦件等屋面屋架部位;而彩绘矿彩多施于防溅墙、檐廊墙面、檐下山花以及飞檐翘角等处;楹联匾额多饰于堂屋明间老脚柱、檐柱、中柱、前后金柱以及太师壁/神龛等处,字画临时挂于裙板。永泰的装饰装修题材丰富多彩,可分为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戏曲戏剧、飞禽走兽、瑞兽四灵,花鸟鱼虫等谐音组合,诗文俚语,家训家风,寒窗科考等。

结语

生活在永泰山岭间村庄聚落的人群,在其所处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治安环境下持续的生活生产和文化互动中,形成了永泰这一区域在地理和文化方面上的整体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永泰庄寨的鲜明地域特征区别于其他防御性乡土建筑,体现了永泰先民的高超营造技艺和创造智慧。在新时期,通过保护和修缮其物质文化载体,延续其传统非物质文化精髓,结合乡村生态业态与文化产业创意,给庄寨注入新活力,使之得到活化利用,成为永泰新的文化名片和乡土情怀寄托。

猜你喜欢

永泰土楼空间
空间是什么?
北美蓝莓落户永泰
创享空间
台专家探访永泰庄寨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标准化,游客纷至永泰来
乡愁
走进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