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中国树
2019-11-18党双忍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北到南跨越五大气候带,适生着不同种类的森林植物,形成了中国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物种类繁多,绚丽多彩的特色,在世界植物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中国曾是一个森林茂密的国度,但这已是遥远的记忆。目前,中国森林面积29.25亿亩,排在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中国人均森林面积非常尴尬,仅2.2亩,只相当于全球人均森林面积的18%。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中国人享受的森林生态服务,只相当于全球人均享有森林生态服务的13%。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13%,它实在是太小太小了。也因为它小,继而导致中国人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严重生态问题。正是这个13%,在一定程度上,科学解释了中国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双木成林,三木成森。树木是森林的本体,无树木即无森林。伐木即伐树,毁林即毁树,护林即护树,保护森林即保护树木。中国森林短缺,说到底就是中国的树少、中国的树短缺。“树少、树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树提供的生态服务,比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不像石油、粮食,可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也不像水,可通过工程措施跨流域调动。全球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粮食、能源,甚至水资源短缺问题,却解决不了“树少、树短缺”的问题。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新鲜空气,这些生命之中时时刻刻需要的最为宝贵的东西,只能就地就近生产,就地就近供应。中国“树少、树短缺”的问题,只能在中国本土解决。
第七次森林清查资料显示,中国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只有全球平均数的78%,树的平均胸径仅13.3厘米。中国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造林面积的73%,但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很低,仅为49.01立方米。这其中有三大原因,一是中国新造林多,树龄小、幼林多,树的生态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是中国树的生产技术落后,经营水平比较低,树的生态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三是中国树移植比较多,特别是大树移植比较多,不增加蓄积反减少蓄积。树少、树短缺,这是中国树情,也是中国国情,也是制定中国树策、中国国策的依据。
必须直面“树少、树短缺”的国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列举了林业“两大约束性指标”,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两大约束性指标”,也是新时期中国生态建设中林业所面临的“双重战略任务”。一方面,要扩大绿色版图面积,能栽树的地方都把树栽上,能绿起来的地方都绿起来,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要科学经营森林,让“浅绿”变“深绿”,使每一公顷森林面积发挥出最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使每公顷森林蓄积量提升到世界平均水平,并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完成“双重战略任务”,让中国森林进入科学发展、持续经营的新时代,让人们享有更好的树生态服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国土空间尽可能植树披绿。要推进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退耕地植树造林。在工矿、乡村、城镇发展以及道路建设中,要留足种植花木、绿化美化的空间。在土地高度紧张的人口密集地带,要充分利用边角地、四旁地种植花木,植绿造景。新世纪以来,中国正在实施一系列恢复与重建森林的重大工程。中国剩余的宜林地,60%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质量好的仅占13%,质量差的占52%。未来中国森林覆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付出更大代价,做出更大努力。提高森林蓄积量,就是在增加树的数量基础上,着力提升树的质量,提高树的单产,使每棵树有更多生态产出。
总之,中国是一个植树历史悠久的国度,也是一个“繁荣树文化、崇尚树文明”的国度。树少、树短缺,此谓“中国的树情”。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也就是增加树数量、提高树质量,此谓“中国的树策”。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恢复与重建森林,增加树的数量,提升树的质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