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兴发展中彰显匠心匠行
2019-11-18张一鸣
文/张一鸣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不忘,方能回答时代之问;匠心守之,才能给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提升精神境界,自觉做到“想为”。境界反映的是为人做事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表现出什么样的作为。这是引领工作方向的“根”与“魂”。现实中,仍有部分人表面上信誓旦旦承诺要争作新贡献,心里却深信“洗碗越多的人就会打破更多的碗,而从不洗碗的人则可以明哲保身”的“洗碗效应”;有的党员甚至将“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奉为圭臬,以致影响了工作落实。“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当前,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提高政治站位,破解振兴发展中的难题,推进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迫切需要提振精气神,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自觉做到“想为”,继而为我省的高质量发展而拼搏进取、努力奋斗,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崇高境界。铁路系统的干部职工,他们心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日日夜夜坚守在“大动脉”上,默默无闻、拼搏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倾尽心血和汗水,这也是“想为”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
强化责任担当,自觉做到“敢为”。彰显匠心匠行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小东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四等小站。车站党员干部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保持重操守、讲奉献的品格,练就“一口清”“一手精”的本领,铸就了“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小东精神”,创造了连续70年无事故的奇迹。小东站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路安全生产排头兵等局级以上荣誉570多项。铸就这些辉煌的核心,就在于一代又一代小东人对责任担当的执着和坚守。现在,“小东精神”已成为集团公司上下引以为傲的精神法宝,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民族复兴大业,绝非朝夕之功,必须积小胜为大胜。匠心匠行就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追求。在追逐的路上,要不怕“吃劲”。越是“吃劲”越要鼓劲,越要勇往直前,这是对责任意识的洗礼和考验,也是对担当本领的检验和锤炼。钻几回“矛盾窝”,便会激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胆量和豪气;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便可增强几分敏锐和抗击打能力;有几回“骑虎难下”的经历,便会有未雨绸缪、细思精准的研判。要不怕“吃堑”。踏泥蹈沼,难免陷足滑倒;披荆斩棘,难免刺伤划破;中流击水,难免迷眼呛水,这些都不可怕,跺跺脚、拍拍身、揉揉眼,整装再行,最终定能克敌制胜。
锤炼扎实作风,自觉做到“勤为”。这是衡量能否怀匠心、践匠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对“好官”的殷切期待。只有“勤为”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做到“勤为”,就要以“马上办”的行动干事。毛泽东同志在谈党委会工作方法时指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以“勤”为先,才能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当前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马上办”的精神,在抓落实上按下“快进键”,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做到“勤为”,就要以讲奉献的情操干事。现在,个别党员奉献意识弱化,工作上斤斤计较,甚至讨价还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等,这种不良风气应当引以为戒。讲奉献就要带着感情工作,不计名利得失、荣辱进退,以夙夜在公的精神,坚守匠心。干事业如同钉钉子,必须不断地用锤子敲打,要有一种不怕加班熬夜、不怕风吹雨淋的拼搏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把嘴上讲的、纸上写的、会上安排的东西付诸实施,把上级决策部署抓紧抓细抓实,切实抓出成效,不负重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