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书写永记党恩新篇章
2019-11-18
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活动中,广大青少年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对党的崇敬,对党的热爱。
(一等奖)
贴在大门上的红色宣誓
王眷思
去年初夏的一天,中午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一路小跑奔向我家四楼,刚准备拿钥匙开门,咦!大门上的两块闪亮亮的小红牌吸引了我的眼球。小红牌上的六个大字“共产党员家庭”分外醒目,格外庄重。
爸爸是共产党员,他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冷落了我这个宝贝女儿。为这他没少给我赔不是。妈妈也是共产党员,她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就像对我的成绩一样严格,是我的一面好镜子。虽说我知道他们俩是党员,可这贴在门上的红牌子是怎么回事呢?
“姑娘回来啦!”爸爸的声音里透着股兴奋。“这,这是你贴上去的吗?”我指着小红牌问。“这一块是你爸爸单位发下来给贴的。”爸爸还没说完,妈妈已经从厨房走出来了,“这是社区给贴的,是专门为我这位社区党员贴的。”妈妈显得很开心。“不要小看了这两块牌子,它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代表的是一种承诺和宣誓,时刻提醒着我们是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提醒着我们是共产党员家庭,要注重家教,弘扬家风,行为示范。”爸爸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妈妈也跟着表示同意。
家,共产党员家庭,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家有了不一样的含义。我记得《孟子》里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共产党员家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万个新家庭,不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红色基因吗?我转过身用手把两块小红牌使劲摁了摁。
一块牌子,一个身份,一份荣誉。我家门前悬挂两块“共产党员家庭”牌,时刻提醒我们一家人要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树立共产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贴上小红牌后,我觉得自己骨子里突然多了一份红色基因,我家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家庭。去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爸爸不顾自己腰肌劳损,忙碌了一整天,和小区里几个热心人一起,把小区道路上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我知道,我家是共产党员家庭,这是必须的。妈妈今年的一个行为更是让我们都捏了一把汗,她在上班路上扶起了一位趴在花圃上无法起身的老大爷。在扶了可能会“摊上大事”的隐患下,妈妈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扶”,因为我家是共产党员家庭,这是应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家庭的小主人,我一定会把这两块牌子越擦越亮。
2015年,我家曾被评为泰州市“十佳书香家庭”。从那以后,爸爸经常教育我“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现在,我家贴上了“共产党员家庭”的光荣标签,这是荣誉,更是一种使命。我暗暗宣誓:今天我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明天我会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用信念来约束自己,用行动去感染他人,让我家的红色基因永续流传。
(作者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学生)
(一等奖)
学习雷锋精神 做环保好少年
丁梦雯
雷锋精神,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我们少先队员,必须传承这种红色基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题记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艰苦朴素永不忘,爱憎分明不忘本……” 胸前戴着红领巾,站在鲜艳的队旗下,我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
在2018年3月份的“读书月”活动中,我认真阅读了《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从一个旧社会的贫苦孤儿,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雷锋的人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毛主席亲自为雷锋叔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最感动的一个故事是1960年夏天, 雷锋叔叔带病到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的事。星期天,连部放半天假,别的战士去公园赏花或者到百货大楼买东西。雷锋因为肚子疼, 看病回营部途中却脱下军装,帮助工人们推砖块,不说累,不计报酬,不图名,舍己为人,具有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雷锋叔叔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雷锋叔叔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深深地教育着我,引导着我。今年麦收时节,我积极响应学校少先大队的“小手拉大手,禁止焚烧秸秆”号召,利用双休日,到街市、村头宣讲国家禁止焚烧秸秆的法律政策,解说焚烧秸秆的危害。我是我们班少先队队长,带领班级4位队员到杨寨村协助做好禁止焚烧麦秸工作。在秸秆存储点,不怕苦,不怕热,配合行政村看护人员,细心地协助村民堆放麦秸。在协助村民的同时,还帮助扶贫户拉麦秸。村里的扶贫户张大爷,患有哮喘病,抬一袋麦都困难。我向张大爷说明了焚烧麦秸的危害性并向村里反映了他的情况。可张大爷看见别人家种豆子,心里急了,我发现他几次想拿打火机到地里点燃麦秸。有一天晚上,我发现张大爷到自己地头去了,时不时地还四下张望。当他蹲下来想点燃麦秸时,我远远地喊:“张大爷,地湿吗?可以下种吗?” 张大爷慌忙说“还——不行!”站起来低声愠怒:“小妮子,懂个啥!我不弄干净 我怎么种豆子?!”我佯装没听见,又上前劝说,“村长已经说啦,明天给你拉,我们几个来搂”。
第二天,我和队员起得很早,到张大爷地里,搂的搂,杈的杈,村主任骑着三轮电瓶车也赶来了。我们一起把麦秸装上车送到秸秆存储点。到吃早饭的时候,把张大爷地里整理得干干净净。张大爷高兴得赶忙把自己家的杏子摘下来硬塞到我们兜里。张大爷笑了,我们也笑了。我的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上麻沙沙地疼。红领巾在汗水的浸润下,显得更鲜艳了。村主任高兴地说:“今年禁止焚烧秸秆工作,你们立了大功, 到现在我们村没有一起焚烧秸秆事件,镇里已经表扬,你们真是环保好少年!”说完高举大拇指。我们还和环卫工人一起清理路边沟角残存的麦秸和杂草,彻底消除焚烧隐患。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能为环保工作作点贡献,我感到特别高兴。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天的环境一定是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叔叔的这篇日记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今后我将让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雷锋叔叔的精神是天边一道永远绚丽的彩虹,是我们少先队员心中永恒的明灯!
(作者是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四九初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