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新乡贤”的榜样力量
2019-11-18
文_本刊记者
在首届湖南“最美新乡贤”评选名单中,还有周新平、李元成、金承乾、杨其凡、胡孝阳、魏仲珊等六人名列其中。他们心系桑梓,造福乡亲,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深受乡亲们支持和好评,增强了地方社会的凝聚力。由于篇幅的限制,本专题策划根据相关资料和媒体报道,对他们的部分事迹进行了简单整理,以飨读者。
周新平:让乡亲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资料显示,周新平是衡阳市祁东县人,1962 年生,硕士研究生。现任湖南大三湘茶油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三湘”)董事长。大三湘优先考虑农民利益,以“先富裕农民,才会有大三湘的未来”为原则。大三湘“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充分考虑了农民利益:油茶种植前五年,公司通过合作社将茶山分包给农户管理,每亩每年管理费200 元。6 年后油茶林结果,让农民联产计酬参与分红,大致与公司可按三比一分配,即三分之一为当年管理成本支出、三分之一分给农户、三分之一归公司。8 年后达到盛产期,如按每亩产果2000斤、收入3000 元测算,每年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000 元左右。管理200 亩的农户,每年收入可达20万元。
物质生活的改善只是迈向幸福的第一步,真正的幸福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层面。大三湘与当地政府合作,选择油茶基地的两个村庄制订幸福乡村建设规划,以油茶产业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蓝图,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推进村民幸福家庭计划,同时,被评为幸福家庭的将优先获得茶山管理承包合同。
“我有一个梦想,油茶花开遍三湘,漫山茶果金黄,村村茶油飘香;我有一个梦想,油茶花盛开在山岗,乡亲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幼有所依老有所养;我有一个梦想,如油茶花蜜沁香,农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宝贝一样,幸福生活快乐成长。”这是周新平写的《油茶花开的希望和梦想》,表达了他通过茶油产业为乡亲们服务的理想。
李元成:“司令村官”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李元成是桃源县马鬃岭镇刘炎村人,1949 年12 月出生,曾任广东省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2005 年退休后,李元成婉言谢绝了深圳朋友们高薪聘请的挽留,选择回乡,桃源县委组织部任命他为刘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据《湖南日报》报道,多年来,李元成跟普通村民在一起,没有一点官架子。他舍得吃亏,是一个办实事、霸得蛮、有爱心的人。在刘炎村的建设中,大到发展规划,小到细节实施,事必躬亲,他以实际行动获得了刘炎村村民的敬重。“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的苦体会太深。农村太需要人才了,我想回来帮助乡亲走出一条建设新农村的路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李元成说。
李司令担任刘炎村党支部第一支书后,引资建了自来水厂,修了村部大楼,拉通了全部村级公路,在主要路段装了路灯,办起了水泥预制件厂、大米加工厂、幸福食堂、度假别墅和垂钓娱乐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山村面貌。李元成先后筹措数百万元资金,将自己的50 万元积蓄全部拿出来用在了家乡建设中。刘炎村彻底甩掉了穷帽子,人均年收入达到1 万多元。而李元成自己仅剩3 万元积蓄。并且,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筹集到200 多万元,建成了一所集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刘炎希望学校。
金承乾:最忠实最坚定的本土守望者
1941 年出生的金承乾是湖南沅陵县七甲坪镇伍家塆人,曾任湖南省沅陵县原麻伊洑区文化站站长、区委办秘书兼区委宣传委员,现任七甲坪镇老年大学校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辰州傩文化学会会长,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和怀化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据沅陵电视台报道,金承乾从1960 年开始收集民间资料目前存有红色革命文化书籍、实物三百多本(件)。金承乾一辈子与文化和傩戏有缘,一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致力傩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孜孜不倦地研究和传承傩文化。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曲六乙称:“这位痴迷傩文化的老人,把自己的生命同辰州傩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他是辰州傩最忠实最坚定的本土守望者。”湖南著名民俗学家林河称:“他对研究傩文化做出了一大贡献。”
金承乾把他的祖宅翻修一新,设立傩戏馆和民俗馆,成为怀化市、沅陵县和吉首大学、怀化学院辰州傩文化保护、研究和传承基地,也是辰州傩文化艺术团所在地、辰州傩文化展演地。在金承乾的带领和影响下,七甲坪镇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获省“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今年他成功入选湖南省10位最美乡贤,五十多年的文化积累使他越老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进一步将辰州傩戏推向世界,用红色故事、傩戏教育学生和群众,做好传承工作,这是金承乾的愿望。
杨其凡:户部尚书的后代传承良好家风
在湖南省首届“最美新乡贤”名单中,岳阳市云溪区云溪街道八一村道德理事会会长杨其凡获得此称号。据《岳阳日报》报道,杨其凡是明朝户部尚书杨一鹏的第十一代子孙。以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发扬孝道文化,倡导环境保护,带动乡风文明等而备受赞誉,其家庭和睦,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书香家庭”“最美家风家庭”等诸多荣誉。
云溪区云溪街道八一村牌楼组是明代四朝元老、户部尚书杨一鹏故里,400 年前杨一鹏在此立石碑,上书十条家训教育子女后人。杨其凡将《杨氏十训》谱成《杨氏孝德歌》,并刻成光碟通过“村村响”每天早晚播放,同时开展“比勤奋”“评小孝星”“晒奖状”“陪父母”“送嫁妆”等一系列活动。他以“杨氏十训”为蓝本,根据每家每户实际,“量身定制”3000多条家规家训,统一装成牌匾,送到各家各户,以此鞭策和激励群众学家规,遵家训,做文明村民。如今,其“立世修身”“孝道传家道”等家族文化精髓已在云溪区周边广为传颂。
杨其凡还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积极投身于街道党工委的各项中心工作中。近几年,杨其凡带领群众筹资、投入劳动力及村里争取资金,疏浚沟渠2.3 万米,硬化沟渠5000 多米,封山育林2100 多亩;杨其凡牵头制定封山育林分户包干巡逻机制;深入推进“清洁家园”活动,牵头划定屋场公共卫生区域,开展分户保洁评比活动,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组织村民在村组公路两边栽种了常青树。如今的八一村,庭前屋后整洁美观,田野阡陌纵横交错,人们群众笑靥如花。
胡孝阳:只愿家乡百姓越来越富
胡孝阳是湘潭县花石镇天马山村人,早年在外打拼,成为一名成功的生意人。自己富起来后,胡孝阳一直心系家乡的发展,2017 年,他毅然回到家乡,成立了湖南省北马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土地打起了交道,从一个老板变身为一个农民。村民胡建良告诉记者,跟着胡孝阳种红薯,可是个划算的事情。天马山村的村民,只要你愿意种,胡孝阳免费提供流转的土地,免费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支持、设备支撑,红薯种出来以后,还以五毛一斤的价格回收。胡建良今年种了500 多亩红薯,亩产红薯五千多斤,纯利润可达到40 多万元。收入在往年的基础上翻了番。
为了种好红薯,胡孝阳辗转安徽、东北等地选种,并亲自指导农民种植,如今,天马山村的2000多亩红薯实现了丰产,种植户的收益成倍增长。眼看着红薯丰收,闲不住的胡孝阳又在天马山村建起了淀粉加工厂,制作粉丝粉条。下一步,他还打算建成蛋鸡场和湘沙猪养殖场。项目建成后将带动近1000 人就业,带动周边近200 户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胡孝阳说,做多大产业不是他追逐的目标,作为土生土长的天马山村人,他只愿家乡越来越美,老百姓越来越富。
魏仲珊:回乡创办牧场带领村民致富
今年42 岁的魏仲珊是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也是湖南首届“最美新乡贤”人选之一。据《潇湘晨报》报道,魏仲珊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曾在湖南畜牧研究所工作多年,从事乳品开发与研究。2014 年,魏仲珊回到西湖管理区,创办德人牧业。他先后引进国外奶牛、培育优质牧草,带领当地农户种植饲草,招聘当地农民就业,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在西洲乡,村民杨伟雄家流转160 多亩土地,专门种植饲料用的玉米、苜蓿,杨伟雄说,2016 年,他试种了十几亩牧草,效益可观。2017 年他立马流转100 多亩土地种牧草,一年纯收入达到18 万元。像杨伟雄这样为德人牧业种植牧草的农户有600 多户,牧草基地达到了12000 亩,亩均收益达到3500 元以上,每户增收1.2 万元。魏仲珊说,公司还通过“公司+基地+产业+贫困农户”的创新创业服务与带动模式,帮助西湖管理区716户贫困户精准脱贫。“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为家乡做点事情。”魏仲珊说。
今年春节期间,魏仲珊像往年一样来到西湖管理区西洲乡裕民村,和员工一起为村里老人发放牛奶、果汁等年节物资。给老人发牛奶,魏仲珊并不是心血来潮,“是延续爱老敬老的传统,也是为家乡做点事情。”除了为老人免费发放牛奶,魏仲珊还在年前带领员工对西湖管理区黄泥湖村、裕民村的贫困户进行了精准扶贫资金发放,总共15万元,涉及75 个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