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9-11-17高亮

时代汽车 2019年21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事故驾驶员

高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如何提高交通安全,是国家和各级政府所关注的话题。虽然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在努力的实施,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避免不了问题的出现。通过本文,笔者就“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有效建议

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逐渐的发展起来,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问题的种类形式多样。要想道路运输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重点,逐渐转变道路运输的形式,促进其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在保证人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制定相关的交通运输政策。

1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交通工具与环境因素

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显示,有一部分交通事故的产生与交通工具和环境有重要的联系。首先,只有交通工具的质量有保障,才能够保证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但是有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要求并不高,没有定期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保养和检修,就会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群缺少安全意识,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有些人不走人行道,却在机动车道路上穿行;有些车辆没有按照规定控制车速;违章违纪、乱停乱放的现象仍然存在。

1.2 法律规定不够完善

道路安全法主要包括车辆和行人。车辆的范围主要有机动车、非机动车、轮式车辆。四轮以上的车辆属于汽车,那么三轮的车不属于汽车,而且这些车属于黑车,所以在道路管理中有一定的困难。三轮车中包括燃油的和电动的,所以执法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比较混乱,不能很好的治理[1]。我国对于汽车管理的力度非常大,一旦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必须严查到底,而且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自行车和三轮车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虽然三轮车和非机动车属于弱势群体,需要保护,但是也不能出现违法的行为,产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1.3 驾驶员的技术和素质有待提高

在交通运输中,大部分驾驶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薄弱,有一部分驾驶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法律认识和安全意识方面比较欠缺。经常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而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都是由于大部分的驾驶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由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差,所以有些行为得不到控制,不能保证安全的完成交通运输任务,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影响了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1.4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式不统一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各个地方在进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独立性,大部分人力资源都是经过交通局在管理,所以在管理上缺少针对性,避免不了漏洞的出现。与此同时,相应的管理人员发挥不了重要的作用。既浪费了人力资源,采用的管理方式又不能很好的执行管理工作,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发现。所以,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管理方式,这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2]。

2 解决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组织相关的人员监管安全生产,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大检查的范围,包括货、修、培等各个部门,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要使相关的人员,明确工作的任务。时刻监督运输经营者不断优化、改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作的职责,把各项安全措施有效的落实,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检查的管理工作[3]。

2.2 强化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如果想提高道路交通的能力,各个道路应该加强维护和管理。有一些道路不断完善和养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相关部门的审批通告。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加强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处理,避免酿成更大的事故,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公路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应的施工标志,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执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交通安全。

2.3 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现阶段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这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强驾驶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让驾驶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知识能够熟悉的掌握,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开展交通运输工作,遵守规章制度[4]。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中的驾驶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能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第二,定期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如果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必须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保证驾驶员良好的工作状态,在确保驾驶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引导驾驶员进行资格证书的考核,保证驾驶员必须具备资格证书。尤其是大型货车的驾驶员,应该严格管理。

2.4 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道路交通运输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应该不断优化安全措施,这是避免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途径。在进行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强安全措施的完善。首先,应该定期进行交通运输方面的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消除,很大程度的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管理之中,加强驾驶员的动态化管理,对夜间行驶车辆超速、超载等行为进行实施的监控,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建立健全相关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测,一旦出现不符合标准的车辆,都要停止交通运输工作。

2.5 加强运输行业管理、整顿运输秩序

在建立道路运输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对于无证无牌非法运营的车辆进行严厉的打击,为运输行业创设有利的环境。加强运输动态信息的管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应该进行教育,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危险品运输的车辆,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制定相应的审查制度。告知运输经营人员有安全意识,因为他是运输的主体。相关的管理部门不断优化监督管理机构,指派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车辆的技术情况,做好车辆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5]。

2.6 对车辆超载的现象严格控制

在道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手法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交通道路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从各个角度对其管理和监控,主要是道路交通收费和过程中,以及混乱搭建卡片和罚款的现象进行科学的管理。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和标准精心监控和管理。对超载运输的情况进行制止,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6]。

2.7 提高运输经营的门槛

相关部门在给经营人员发放经营许可证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经营者的资质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客观、公众的进行资格的评定,对其生产安全条件进行严格的核查,一旦出现不合格的条件,不能批准。除此之外,在平时应该加强考察和监督的力度,一旦出现不良的现象要及时的整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虽然实施相关的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不仅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加强管理的力度,而且驾驶人员也要有安全意识,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有利于交通的道路的通畅。

参考文献:

[1]王世刚.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12):202-202.

[2]邵源,孙超,张俊峰.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主动管理策略[J].交通与运输, 2019(3):31-35.

[3]李霖.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293-293.

[4]于志刚,邵毅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体制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8(10):132-135.

[5]秦宗敏.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8):18-19.

[6]杨致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7(2):75-77.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交通事故驾驶员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预防交通事故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社会版(九)
请你发明
愉快的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