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我将芳华献给西溪小学

2019-11-17范爱华

银潮 2019年3期
关键词:西溪孩子学生

文>>>范爱华

30 多年前的一个初春,乍暖还寒。在城里已经工作了整整10个年头的我,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要我立即移交工作,去偏僻的西溪小学报到。我的心瞬间掉进了冰窖。我怎么也想不通:全镇那么多教师,为什么偏偏叫我去?一想到那条唯一通往西溪的古海口栈道,形同马脊,以及道旁湍急的晏溪河水,我就不寒而栗。

放晚学后,我简单收拾一下纷乱的思绪,打好腹稿,决定去找分管文教的镇长焦凤莲,把我的困难讲一讲,希望事情也许会有转机。

我忐忑地敲开她家的门。还没等我开口,她说:“小范,你还年轻,又是西溪人,西溪虽然比城里条件差,但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炼人。”她从书桌上抽出一本书递给我,眼神中有期待、有爱抚、有信任。“送你,你会喜欢的!”借着昏黄的灯光,我模模糊糊地看到,那本书的封面上,一个威武的红军战士骑着战马,手挥战刀,怒吼着冲向敌人。下面有一行小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我怀抱那本书,不记得是怎样恍恍惚惚走在回去的路上。朦胧的月光下,我的影子是那么孤单、寂寞、细长。

别了,我心爱的校园!别了,我亲爱的同事!

两天后,我带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来到西溪小学,在陌生的环境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每天晚上,我照顾年幼的双胞胎儿子睡下后,拿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就着微弱的灯光来读,一边读,一边流泪。保尔16岁参加苏联红军,20岁入党。由于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而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斗争,在病榻上完成了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其中的一段名言是刻骨铭心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叩击着我的心弦,使我热血沸腾。我将它牢牢记在心里,作为我的座右铭。

西溪小学校舍原是一座古寺庙,破旧不堪,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加之行路艰难,城里老师来了又走,导致严重缺编,21名教师中代课教师就占了一半。这里,因父母是长期在水上漂泊的船民,部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长辈过分溺爱,使得他们野性十足,动不动就打架、逃学,甚至三五成群地偷东西。学校设施简陋,500多名学生的学校,只有两张简陋的水泥乒乓球台,因为大家哄抢着玩,课间常有流血事件发生。

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如此单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请求校领导让我在担任班主任的同时,兼任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我以提高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为目标,制订了缜密的少先队工作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古诗词朗读竞赛、科学知识竞赛、故事演讲会、手工制作比赛、书法绘画展览等。每个班级办了读报栏、图书角,鼓励学生带书到学校交换阅读。同时,我们请书法家吕志春老师来校为孩子们讲他的励志故事。记得他为孩子们手书《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孩子们铿锵有力地诵读着,古人焚膏继晷的故事激励了多少学生啊!

渐渐地,校园的早晨书声琅琅,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变得讲文明有礼貌,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在市少年宫举办的全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科普知识竞赛中均夺得一等奖。这大大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士气,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西溪是一座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汉代起,西溪“煮海为盐”被誉为“天下盐仓”。北宋时期,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西溪任盐官,并先后入朝为相。悠久的海盐文化延续了西溪的历史文脉,烙下了海盐文化的深深印记。这里也汇聚了海春轩唐塔、八字桥、三里路、犁木街、缫丝井、盐仓监、晏溪书院、三相阁等众多与盐有关的古迹。我们利用古镇这一独特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的“五爱”教育。

在唐代海春轩塔前,孩子们聆听着塔的故事,抚摸着一块块斑驳黝黑的塔砖,记住了历史上监造海春轩塔的大将军尉迟敬德、爱国爱民的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也知道了海春轩塔每一个乳名背后的感人故事——尉迟塔、慈母塔、镇海塔的来历。他们站在晏溪书院遗址前,想象着晏殊在西溪开启民智、办学兴读那万人空巷的情景,无不心怀敬仰。

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将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写出来,用文字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并在全班朗读交流。班上有个女生,家庭特殊,父亲因犯盗窃罪被关进了监狱。姐妹几个上学读书,就靠妈妈一人做玩具维持生活。家访中,我发现她爱看书爱写作,便鼓励她把美丽的家乡写下来,承诺帮她修改向报社投稿,并力排众议,为她减免学费。她渐渐告别了自卑,找回了自信,很快融入到班集体,笑容重新绽放在她的脸上。她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连续几篇佳作在盐城《校园文化报》上发表。

1997年冬,我突然全身游走性疼痛,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后被确诊为类风湿,医生说,这种病是不死的癌症,没有特效药。正是期末复习考试的关键时刻,如果我倒下了,学生们怎么办?那些日子我只有靠止疼片、打封闭来坚持上课。手疼不能骑车,我就步行,但原先半小时的路程却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校。一天早晨,我发现讲台上放着一副厚厚的墨绿色棉手套,那种绿,在冬天早晨第一缕柔和的阳光里显得温暖明艳。孩子们告诉我,那是鲁群的妈妈为我做的。我把它套在手上,一股暖流瞬间流遍全身。一个老师,再没比得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和尊重更值得欣慰的了。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感激来时路,有励志经典相伴,有前辈同事相助,有孩子们的爱相随。

猜你喜欢

西溪孩子学生
这个冬季没去看芦花
凯旋归来,致敬英雄!
Artist Focuses on Beautyof Jiangnan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黑白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