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硕士到央视网最佳新人成长侧记
2019-11-17□文/岳汀
□ 文/岳 汀
2017年8月,我从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加入到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今年4月升级为视频中心),成为了一名新人记者和编导。虽然在大学接受了6年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但是真正接触到一线新闻工作时,发现自己依然是一个传媒新人。
两年过去了,最庆幸就是一毕业就进入到这个部门。视频中心作为央视网的原创微视频机构,正式成立于2017年4月,所以我有幸在刚起跑时,就加入到这个团队之中。在视频中心工作的两年里,从40多人到67人,不断有90后加入,是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团队。有人说,要想走得快,那就一个人走,可要想走得远,务必一群人走。而我就是与一群优秀的人一起进步,视频中心团队在两年的时间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级、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我自己也在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绩,获得了2018年央视网最佳新人,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增强“四力”中央新闻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
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传媒新人,最主要原因是央视网和部门视频中心,对新人、对年轻人的重视与悉心培养。
一、入职两个月负责《青年说》:鼓励创新的工作空间
在新时代,主流媒体既要坚持舆论导向,引领价值倾向,也要创新话语体系,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央视网视频中心从成立之初,就承担了探索主流媒体新型语态表达的任务,创新成为视频中心每位员工的核心素养之一。
自2017年加入之后,在领导支持下,我和同事创办和负责《青年说》节目。《青年说》通过街采90后、00后,表达当代青年思想与社会关注,是当前网络空间中少有的深度话题取向的街采类节目。节目选题紧贴时政热点和青年生活方式,以眼睛直视和特写镜头为特色,突出真诚与理性思考。目前已发布的18期节目,平均播放量超过600万,多期播放量超1000万,代表作品有《青年说:十年了,感谢他们当时相信废墟里有活的生命》《HIV感染者:因为害怕被歧视所以我才要站出来》等。多期视频获得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和其他主流媒体微博转发。
创办《青年说》的节目初衷,就是发现了当前市场上缺乏记录和代表中国当代青年严肃观点表达的节目。虽然刚入职不久,但是部门领导给予了我们两个90后主创非常大的信任。在选题上,鼓励我们触碰时政宏大命题(如中日、中美关系),呈现年轻人的亚文化现象(比如二次元、电子竞技),去拍摄小众群体(比如HIV感染者)。在内容上,面对某些宏大主题,比如汶川地震十周年、南京大屠杀80周年等,在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的前提下,也尊重青年人的个性化表达,真正展现出当代青年的多样观点。
《青年说》节目在内容上精心设计,能体现出策划的创新之处。我以2018年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特别节目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做地震报道,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做回访,事实上很多媒体也这么做的。但我们的视角不一样,这一期我们去到了震中汶川和受灾严重的北川,拍摄了45位年龄在9-28岁的地震亲历者。8000万四川人,可能有8000万个不同的地震记忆。无法穷尽8000万个故事,我们想找到一把打开记忆的钥匙。
年龄是我们全片的核心创意,9岁的小孩可能是失去了哥哥姐姐的地震宝宝,也可能当时在母亲肚子经历了这一次地震,他们是后地震一代。28岁的青年人,10年前很可能正在奋战高考,他们可能是受地震影响最大的一代。我们在十周年的回望里,去找到这样一群人,看看地震还留给他们什么记忆,这是这期节目的亮点之一。同样的灾难,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有的人能愈合,而有的人可能就会带着伤生活一辈子。这个视角的创新,让这条视频成了同期最热门的报道,获得了超2000万次播放。
除了传统的短视频节目,视频中心一直致力于开发VR、AR、H5等融媒体作品。2018年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两个H5作品的制作。俄罗斯世界杯时,我策划了一个“寻找你的世界杯契合主队”的测试类H5,找到了技术部门的同事进行开发。因为周期紧张,事先并未计划H5作品,因此在听取了想法和简单的方案后,领导就放手进行开发。虽然是趣味测试,但是我在背后也设置了一定逻辑,我用几个不直接相关的问题,反映每个人对颜色、实力、风格的不同喜好,来帮用户找到在32强里面谁是他的真正主队。后来在世界杯期间,这个H5还在央视影音客户端作为浮标上线,获得了超过200万的独立UV点击。
2018年国庆节前,我负责策划与内容制作了一个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的H5作品《跟着新闻联播,一起打卡40周年!》,以这个H5作品为核心,视频中心推出了《跟着〈新闻联播〉回到出生那年》的融媒体产品,形成H5、快闪、历史素材短视频、回访等形式的组合拳报道。H5页面设计加入了丰富的《新闻联播》元素,比如开播倒计时、背景音乐为《新闻联播》片头曲等。用户在使用H5时,首先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页面将跳转到答题页面,在本页面上有3个历史新闻事件选项,用户需要准确选择出自己出生当年的历史新闻事件。选择正确后,用户将看到当年《新闻联播》对此事件的报道。观看之后,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出生年份大事件到社交平台。作品发布后一个月内,H5参与独立用户数超过100万,《新闻联播》小视频播放量为4042.5万,其中抖音播放量为3569万。
这些经历都充分说明,央视网视频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性的团队,保持主流媒体严谨与专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发挥创意,做出能在网络中形成爆款的全媒体产品。
二、多次参与重大报道:丰富的一线锻炼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央视网视频中心一直在践行增强“四力”行动,坚持到一线去做创新内容。作为一名新人,我在两年时间里,也多次参与重大会议的报道。2018年十九大,我负责对党代表通道发言内容进行切条制作,期间我制作了5条党代表发言短视频,其中二月河关于反腐的发言切条,在网络获得了超过1000万的观看量。2019年两会期间,我配合同事制作了多条两会上会Vlog。视频中心成为第一批把Vlog加入报道形式的主流媒体之一,多条Vlog获得超过100万点击。
时政微视频是视频中心的重点业务和核心产品,《公仆之路》《习近平为你描绘“新时代”》《人民代表习近平履职记》等多条时政微视频,制作水准获得主管单位和业界的认可,传播效果也达到了爆款级,都有上亿播放量。在入职两年里,我也参与制作了两次时政微视频,其中一条为全网头条《闪亮的名字》,一条为全网二条《英雄归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历程独家纪实》。从重大会议到参与时政微视频的制作,再到独立负责一条时政微视频,充分展示了视频中心对青年员工有计划的培养策略。
2019年春节报道周期内,我参与并制作了多期节目,其中包括《硬核纪录!独家跟拍3天北京西站的警察》(简称《西站三日》)、《在离别和相聚的车站,我们都有一张类似的脸》(简称《脸》)、《90后:我要是不回家过年,一定会一个人在北京痛哭》,真正深入到春运现场,才理解到春运一线服务人员的辛劳,也更能体会到春运归家人的喜悦、焦急的心情。其中《西站三日》与北京西站派出所合作,在站内报警点和临时制证处设置固定机位拍摄三天。北京西站可以说是春运最繁忙的车站之一,北京西站的民警们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不是简单的新闻采访,我们这是一种纪录片操作模式,无预设、无固定机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周的时间里,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回家,记录了超过1T的素材。最终丰富的素材和故事,形成了一条33分钟的长纪录片,获得了超过400万的点击量。
作为一名新人,我很幸运能够快速成长。新时代对传媒人的新要求、一个探索主流媒体创新表达的好部门,与优秀的同事同行,有足够创作的空间,来自公司的正向激励等等,都是每一个新人前行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