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2019-11-17王芳
文 / 王芳
就目前趋势而言,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共识。作为记者,必然要融入到这种变革中。近年来,陇南日报社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及时进行了媒体融合与发展总体改革,推进报纸、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一体化运行,建立全媒体传播的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和运作机制,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形成了“两报四微一端”为核心的新型主流舆论阵地。
特别是随着平台的增多、工作量的增加,无人机航拍、gopro等新兴设备层出不穷,为了跟上发展的节奏,该社记者开始转变思维,主动出击,不断完善“内核”,升级技能,学习编辑报纸版面、微信、微博,掌握直播、视频拍摄等技术。
一、如何转型
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在这一问题上,作为一名媒体记者刚开始都是抱着“探索”的心态,甚至有些记者是有些许担忧的,认为自己掌握的技能无法完成当下的工作任务。
转变还得从思维开始。《陇南日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重构编采流程,进一步强化全媒体的策划模式、编主导采的定制模式、专业化的集成模式、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努力实现从“物理层面”的互动向“化学层面”的融合转变,各传播平台和运营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改造,重新塑形,初步实现了媒体融合的聚合效应。
而记者在这一流程中,开始尝试在采访或发现新闻线索时,第一时间提供简讯、图片,向陇南发布、陇南日报微博供稿,随后向报纸和陇南发布微信供稿。
事实上,经过这几年的融合,《陇南日报》全媒体采集中心的所有记者已将全媒体报道形式完全融入到常规报道。
今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本报社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脱贫攻坚战区行.春天的脚步”大型全媒体主题宣传报道活动,旨在提高全市干部群众决战决胜的信心,引导更多社会人士关心关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进一步凝聚起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共识。
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走遍了全市九个县区的几十个村子,采访到了脱贫攻坚最前线的精彩故事,我们采写的《西北小强“成名记”》《陇南:从山高水远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从“陇南卖”到“全国卖”》等报道,不仅在全市反响强烈,部分稿件还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
在这次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中,采访只是记者工作的一部分,每位参与其中的记者同时还要兼顾直播、微博、拍照以及为微信供稿。我们通过报纸、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声、同频共振。
除了这些常规的采访工作之外,本报记者还要承担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乃至抖音等各个媒体平台的编辑任务。
总而言之,经过这几年的深度融合,本报记者实现了从最初的只要写好稿件、拍好照片,到编辑微信、编发微博、编辑报纸版面、拍摄视频甚至出境主持的彻底转变。
二、转型之后,全媒体记者的工作状态
转型之后的全媒体记者,一般都是身兼数职,而且工作量也是转型之前的很多倍。但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中,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但潜移默化地增强着每位全媒体记者的“四力”,还改变着记者的思维方式,更激发着记者不断地向前探索。
有人说,记者从事的是一个见证历史的行业,而全媒体记者在紧跟潮流的同时也在触摸着未来。
从“笔尖流淌”到“键盘敲击”再到“全副武装”,从“纸媒时代”到“微博微信”再到“H5、直播”……记者的随身“武器”不断进化,但不变的是时刻准备着向新闻现场冲锋的状态。
如今,出稿速度快、直播过程稳、抓取素材精、报道细节准,能单兵出击,个个都是全能特种兵;团队上阵,以一当十、配合默契,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切换岗位、彼此查缺补漏……应成为每个全媒体记者外出采访的最基本要求。
在我看来,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传播技术革新,不仅仅是多样化采访内容的展示,更是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和多领域拓展。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唯有积极拥抱新时代,不断提高“四力”,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迸发出讲故事的激情,并在创新求变中丰富自己的新闻手法,讲述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