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家宝藏》看地方频道如何进行节目创新

2019-11-17屈晓平

新闻前哨 2019年8期
关键词:越王国家宝藏国宝

◎屈晓平

说起央视的《国家宝藏》,大家并不陌生,自2017年12月播出第一季起,至今共制作播出了两季节目,收获好评如潮。央视金牌团队历时两年策划,联合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为观众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也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作为一名文艺节目导演,笔者也折服于如此走心的作品。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电视文化,那么,我们能向《国家宝藏》学习什么呢?笔者试从巧妙的混搭手法、走心的用户思维和精彩的故事化表达三个方面做简单分析。

一、巧妙的混搭手法

纵观以往文物题材的电视节目,要么采取传统的专题片形式,讲述国宝或文物背后的故事,如2013年推出的《中国文物大揭秘》,2016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或者是互动性强的鉴宝类节目,比如央视经济频道的《鉴宝》,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等。而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则开创了文博类节目的新形态:打破传统电视文博类节目“正襟危坐”的严肃气质,创新运用电视视听手段,启用当红明星小剧场的表演形式,在电视荧幕中借助科技手段,向受众别开生面立体地展示了国家级文物的魅力。

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国家宝藏》融合纪录片、舞台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混搭”于一体的模式,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手段。国宝虽无法言语,但承载了中华文明和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如何才能唤醒人们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器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这是节目组的终极问题。

我们欣喜看到,节目立足于中华文明丰富的资源宝库,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通过对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并运用多种手段综合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首先,《国家宝藏》中呈现的每一件宝藏都有一位与之搭配的“明星守护人”,他们以自己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和表演情景剧的方式,来讲述国宝文物的前世故事;其次,节目组邀请社会各界和文物发生过故事的人,通过“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讲”的创新思维,用素人+“守护团”的角度发现文物背后的人和情,向受众展示文物背后的精神、理念与文化;第三,节目还设置第二现场,由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馆长组成“第一点评天团”,从专业角度对文物进行补充解读。

这其中,纪录片、舞台剧、真人秀等各种表达形式各司其职,每一种都发挥到自身的极致,再巧妙融合,显得节目层次饱满,给人耳目一新的收看体验。那些平日里在博物馆里安放着的静物,在舞台上变得充满活力,有了生命、有了温度,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让国宝活起来”。

二、走心的用户思维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地方。数据显示,尽管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日益浮躁的社会心态,让人难以安静下来,感受文物的魅力。另一方面,饱受的展陈和晦涩的讲解,让人难以心生亲近。如何展现博物馆里的“奇妙物语”,让文物“鲜活”起来?《国家宝藏》借助电视综艺这一传播载体,进行了一种破题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项创新的基础源于用户思维,即以观众的审美需要为出发点,解构大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博类节目。从电视节目传播角度来讲,当前占据主流的观众人群已有了年龄代际的更替,从70后、80后人群向90后、00后过渡,因此节目制作者也往往以吸引年轻化受众为创新目标。以此来观察《国家宝藏》节目不难发现,节目在征服电视观众的同时,更吸附了一群网生代受众,后者自发形成“自来水”,助力节目在互联网上实现炸裂式口碑传播。第一,节目多元化的讲述方式激发了年轻受众的主动关注;第二,节目整体舞美、技术视频、舞台等一系列视听效果的年轻化,更增添节目景观呈现的年轻态。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早已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作为电视节目,也要适应这种转变,充分考虑当下受众的接收习惯。《国家宝藏》正是通过丰富电视呈现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服务观众内在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传播文物背后的历史精神的价值。

三、精彩的故事化表达

好莱坞的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在《故事经济学》中说,“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故事之所以强大,这是人类几百万的进化已经决定的一个机制,故事是最符合人类心智的沟通方式”。所以,故事化表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国家宝藏》这样一档肩负着重大文化使命的节目,将故事化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以《国家宝藏》第一季第二期讲述湖北省博物馆文物的这期节目为例。100分钟的节目中,共向观众讲述了三件“镇馆之宝”,分别为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及曾侯乙编钟。在每件文物的讲述过程中,由段奕宏、撒贝宁、王刚等明星出镜演绎,讲述文物的前世传奇。比如在讲述“越王勾践剑”的前世传奇中,用了舞台剧来表现。除了越王勾践,大夫范蠡与扶同,演员段奕宏更是直接化身“勾践剑”,大大增加了故事的冲突性。在越王勾践献剑与否,两位大夫意见相左,越王举棋不定之时,“越王勾践剑”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借助演员的精彩表演,发出了灵魂拷问,“献剑,我与越国子民同在;不献剑,是生是死,皆卫王者尊严”。一下子把春秋后期那精心动魄的一幕,拉近到我们的面前,历史仿佛穿越两千多年而来,让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到越王勾践剑赋予的一种精神。随后又开启了“今生故事”,即“科技读剑人”的故事。湖北省博物馆“80后”博士江旭东,运用高科技仪器对越王勾践剑展开研究,并于节目中公布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两段故事的设计和表现,观众对越王勾践剑的历史和现状,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试想一下,倘若不是这种故事化的方式,而是单一的专家讲述,观众能记住多少就很难说了。把握了故事,就掌握了观众。

随后讲述的是“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故事。这一部分中的设计更是巧妙周全。国宝守护人撒贝宁变身秦朝基层法官“喜”,为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说法》”,用独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当撒贝宁扮演的“喜”说出“我们终有一死,这些竹简也必将腐朽,但是这些律令背后的精神,一定会绵延后世千年”,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的先进意识与严谨制度也栩栩如生。而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今生环节,节目组则请到知名考古学家陈振裕,从亲历者的视角来讲述“秦简”的发掘故事,揭开秦简历经两千余年却不腐的奥秘。讲述却不止于此,来自武汉公安局的三位民警组成“国宝亲友团”登场,从司法角度解读“云梦秦简”对我们现今生活与工作的价值。如此三重设计层层推进,让观众在代入感极强的故事中完成对“云梦秦简”的全面认知。

结语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时代的口号。“工匠精神”是指生产者在制作或工作中严谨专注、注重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与品质。《国家宝藏》制作团队用“主人翁”精神为受众呈现了一档精致的电视节目,看完《国家宝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感到自豪,时代也需要这样的节目。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作为国家喉舌,中央台的这类文化节目是我们的榜样,值得引起关注,引起话题。作为地方频道,我们一样肩负着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让文化精粹走进大众世界,被看见和理解,被延续和传承,让更多人从中国历史中寻找文化自信。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越王国家宝藏国宝
越婢汤的来历
“国宝”竞拍会
漫话国宝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人际博弈
越王古井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