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看黔南
2019-11-17岳振
文_岳振
2018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黔南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65%,285个贫困村出列,龙里、瓮安退出了贫困县行列,贵定、惠水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待第三方评估验收。全州脱贫攻坚呈现“三个落实到位、数据质量提升、脱贫成效明显、创新经验典型”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连战连胜,朝着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
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有不少亮点,比如“七个一”工作机制、“约法三章”“分类指导、因县施策”等,从政策设计、动员部署、督促检查等方面着力,突出重点补齐脱贫短板,强化管理夯实减贫基础,聚焦聚力决战深度贫困,压实了脱贫攻坚责任,有效破解了脱贫攻坚难题。
“七个一”工作机制的内涵,是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源头上深入研究,形成了开展一轮全面系统筛查、绘制一张农村人口基数底图、组建一批脱贫攻坚专班、组织一场扶贫干部大培训、完善一个保障精准的组织体系、建立一套落实精准的工作机制、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这套工作方法,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起清晰的思路指引,有效提高了扶贫效率和脱贫攻坚质量,彰显新时代脱贫攻坚新担当新作为。
“约法三章”源自黔南州委、州政府向全州下发《三都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约法三章”》的通知,主要内容为“要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不能发散”“聚力脱贫攻坚,力量不能分散”“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功夫不能做虚”,做到“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尽锐出战”,责任落实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约法三章”有很强的针对性。其要点包括:不能违规修建楼堂馆所,不能不顾县情实际由政府或通过平台公司举债建设大广场大牌楼等形象工程,不能挥霍财政资金举办节庆论坛等类似活动,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等等。其核心是时刻警醒领导干部“有权不能任性”,要把主要精力、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折不扣落实脱贫攻坚战略部署。
分类指导、因县施策。立足每个县市实际情况,黔南州对12个县市进行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开展问题再排查、情况再研判,提升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按照“力度不减,政策不变、责任不松”的要求,持续打好精准脱贫基础性工作、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六大“脱贫巩固提升战”,巩固脱贫成果,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另外,在党建促易地扶贫搬迁、规范贫困户一户一档和明白卡、实施乡村网格化管理等方面,黔南州都有许多创新做法,得到广泛认可。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涌现出的这些典型经验,为黔南州破解脱贫攻坚难题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9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脱贫攻坚战已由全面推进转为集中总攻,唯有上下齐心、万众一心,尽人之锐、尽财之锐、尽智之锐,方能夺取全面胜利。面对贫困总量大、脱贫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筹资难度大、龙头带动弱、产业提升难等问题,黔南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树立了夺取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坚决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黔南州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继续打好“四场硬仗”,掌握总攻决胜的主动权、制胜权,在迈向全面小康的时代征程中,奋力为贵州彻底撕下贫困标签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黔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