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奇迹谱新篇
2019-06-01肖大熙李文勇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肖大熙 李文勇
2018年,毕节实现36.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71元,675个贫困村按国定标准成功出列。
2018年,在贵州14个县(区)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上,毕节市黔西县成功宣布脱贫摘帽,成为毕节首个脱贫摘帽县;赫章县海雀村作为全国6个精准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之一参加全国“决胜2020—脱贫攻坚展”,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曾经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变成了人民生活幸福之地,诞生了一个个人类减贫史上奇迹。
2018年,毕节通过扎实推进“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行动,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实现36.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71元,675个贫困村按国定标准成功出列。
海雀脱贫奇迹
站在赫章县海雀村村口,青翠林海跃入眼帘,山坳里,新农村建设民居错落有致……
“近5年来,我们村人均收入增加3倍多,在2016年就脱贫出列,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说话的是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正友沿着父亲文朝荣的脚步,思考海雀村怎么脱贫,怎么致富。
30年前的海雀村,风沙肆虐,人均收入不足33元。如今,林地147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5%,人均收入10611元。
作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海雀曾一度成为毕节乃至整个乌蒙山片区贫困的代名词,有“苦甲天下”之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界的大力帮扶下,30年来,海雀人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事业、精神文明等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海雀村”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和其他村寨学习的榜样。海雀村发生的巨变,是毕节试验区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
抓住机遇奋力脱贫
在黔西县脱贫一线,到处可以看到“恒大扶贫铁军”旗帜,2108名扶贫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浇灌一个个脱贫产业,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路。
2018年,一场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座谈会议,将毕节脱贫攻坚推上新台阶。
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毕节工作核心,不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纵深发展,减贫成效显著。为了早日摆脱贫困,黔西在2015年底举行了脱贫攻坚万人誓师大会,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向贫困发起总攻。经过100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黔西县于2018年9月成功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的核心在于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恒大集团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建蔬菜大棚基地16个,共建大棚5851个,覆盖贫困户5851户22234人。
虽已脱贫出列,黔西县发展动力丝毫不减,蔬菜基地的大棚里,人们正在翻土,喜迎今年春耕,向着更美好生活出发。
改变越种越穷局面
毕节集中优势力量,决战脱贫攻坚,推动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聚集。先后向纳雍、威宁、赫章3个深度贫困县投入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5.09亿元、占全市的45.7%;省级脱贫攻坚子基金24.91亿元、占全市的46.4%。首批17.2亿元浦发基金全部投向20个极贫乡镇;世行贷款项目投入3县资金2.24亿元。
在纳雍、威宁、赫章三个县的20个极贫乡镇中,累计投入扶贫基金17.2亿元,实施项目2107个,配套制定“1+26”文件予以支持,发展条件得到改善,贫困程度有所缓解。特别是黔西县和大方县,为了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县三分之二以上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
2018年,黔西县宣布脱贫摘帽,成为毕节首个脱贫摘帽县。图为黔西县太来乡独山同心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李育全/摄)
毕节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按照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的思路,围绕脱贫攻坚抓产业、围绕群众增收抓产业,立足山地特色,聚焦“一县一业”。把旱地基本农田全部种植经济作物,确保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提高到65%以上,彻底改变种植玉米的传统习惯,彻底结束什么都种什么都不成规模的历史。对同一片地进行测算,每亩产玉米480公斤、毛收入1000元左右;种马铃薯亩产1800公斤、毛收入2000元左右;种植香葱,一年三季可收6000公斤,毛收入2.4万元左右。
总结2018年,脱贫攻坚硕果累累;展望2019年,毕节干部群众信心满满。
毕节将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在全新的一年里,坚决打赢“113攻坚战”,奋力创造更多优异成绩,谱写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