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点

2019-11-17

民主与法制 2019年48期
关键词:运单受托人被告

主论

新时代检察权的定位、特征与发展趋向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权力结构的新调整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检察权的内涵和外延亦随之发生变化,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更加鲜明。检察权要以代表公共利益为职责使命,以司法权与监督权的交互融合为基本属性,更要以检察审查为核心内容,通过促进其职能化、实质化,作为法律监督的重要支撑,贯通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等各环节、各方面。随着我国检察制度的基本成熟定型,可以提炼出检察权在制衡本质、主导功能、范围延展、客观公正立场以及运行机理等方面的特征,这是中国对现代检察制度的重要制度贡献,也是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完善的基本遵循。当前,检察机关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总体布局已经形成,应当紧紧抓住检察审查这一核心内容,从不同维度推动检察权的发展完善,实现从“单一型”向“全面型”、从“管理型”向“保障型”、从“分散型”向“集聚型”、从“被动型”向“能动型”、从“审批型”向“亲历型”的转变。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

1 行政赔偿案件中原被告举证责任问题

尽管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明确规定了行政赔偿案件中原被告的举证责任,但是理论及实务界对原被告举证责任的认识仍有分歧,尤其当原告请求的赔偿损害数额无法查清时,被告是否承担客观举证责任,存在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原告的权益能否得到司法保护。通过对举证责任的含义及行政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规定的综合分析,应该明确,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一般情况下,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包括主观举证责任与客观举证责任,因被告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特殊情形下,被告的行为构成证明妨碍,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客观举证责任,原告只承担主观举证责任,应该降低原告的证明标准。经法院调查后有关损失数额事实仍然无法确定时,法官应该酌情裁量赔偿数额,需要明确法官酌情裁量权的前提条件与审查标准,加强判决书的说理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智敏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提单与铁路运单的协同创新机制

铁路提单是我国国内贸易主体参照海运提单创制,并应用于中欧班列的新型国际铁路运输单证,它具备物权凭证功能,是完善国际陆上贸易规则,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制度工具。鉴于现行国际铁路货运制度是围绕铁路运单设计的,铁路运单属于国际铁路货运必备单证,铁路提单与铁路运单的协同运作成为当前阶段推进铁路提单制度创新的唯一选择。铁路提单与铁路运单的协同运作需要以国际铁路货运公约为基本遵循,合理利用铁路运单规则,确保铁路提单与铁路运单在铁路运输合同层面的统一性,实现铁路提单签发人、铁路运单发货人、收货人三者的同一性。此等架构虽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但仍属权宜之计。铁路提单制度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套新的国际铁路货运单证规则,故下一阶段应着力推动铁路提单制度的规则化和国际化。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临萍

3 确定损害赔偿时宜构建激励相容的托管制度

作为解决契约型投资基金“委托—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基金托管人被赋予补充基金管理人信用和制衡管理人滥权的功能。中国法下的基金托管人,是“一元信托”基金结构中的受托人,其职责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基金合同的约定有别于管理人,负有为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处理托管事务的信义义务。基于“托管”与“管理”的功能分离,同为基金受托人的托管人和管理人不是信托法上的共同受托人,未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应根据过错原则判断其是否尽到托管职责并因此独立承担责任。在确定损害赔偿时,应考虑基金托管人的主观过错、损失受托管的影响程度、履职的客观条件以及托管费的有限性,体现权、责、利三者的统一,构建激励相容的托管制度。

——北京大学副教授洪艳蓉

猜你喜欢

运单受托人被告
交通运输部:三季度网络货运企业上传运单同比增37.2%
铁路运单物权化业务模式及实施路径探讨
双被告制度的检视与重构——基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背景
直击现场:“我单位成了被告”
信托专业和非专业受托人研究
论我国信托受托人责任分摊法律机制的构建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快递电子运单协议要便于用户阅知、保存
遗嘱信托受托人选任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货物运单电子化流转的实践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