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2019-11-17

社会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亚文化阶级网络空间

作为亚文化研究中心的伯明翰学派,其校方在2002年6月正式关闭了文化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后亚文化研究的开始。作为亚文化理论研究历史的总结,史蒂芬·雷德黑德对青年亚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亚文化研究应该在“关注青年建构自身身份的同时,采取碎片化、个人主义的方式”,并进一步断言亚文化开始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对具体文化研究的意义,并逐步在后现代理论的背景下从社会阶级框架的固有研究模式中跳脱,以形成更为丰富的研究理论。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确进入了后亚文化时代,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存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矛盾依然严重,因此仍然需要对青年亚文化的结构特征进行阶级和阶层矛盾的分析。

网络青年亚文化所映射的社会矛盾

笔者仍然赞同伯明翰学派早期创始人斯图尔特·霍尔的观点,青年亚文化一般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那些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网络青年亚文化可以视作由青年网众发展出的一种话语表达体系和价值判断逻辑,是青年对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当前的社会矛盾,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和传播优势做出的回应。理解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需要从阶级、阶层、心理、价值冲突等社会矛盾视角进行探析。

社会结构性变革导致不同阶级、阶层矛盾加剧。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变革是现代全球化进程与本土社会转型两个不同维度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那些左右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动态变化,那些影响我们个人生活的复杂症候,都离不开这两股力量,是这两股力量相互扭合所产生的一系列现实效果”。近年来,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社会转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收入差距扩大,国内外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困境”为主题的亚文化现象悄然兴起,如2012年兴起于百度“李毅吧”的“屌丝”一词,用于对拮据、自卑、失败的自嘲,并迅速演变成一股“屌丝文化”热潮;又如,伴随互联网发展风靡至今的“恶搞文化”“弹幕文化”“腐文化”等,表现为对精品文化的颠覆,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更体现了当代青年在阶级和阶层利益导向下的青年诉求。

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不同形态,相似的外在表现可能根源于不同阶级、阶层的社会土壤和现实生活的诱因。总之网络青年亚文化是多重社会阶级和阶层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青年主体性丧失与个体发展失衡导致的心理矛盾冲突。“网络社会是一个距离感消失、主体性丧失的存在,虚拟性往往使人想象性大加发挥,网民总能自由穿梭于虚实之间的同时,也将现实生活变得空洞化,甚至使人自身空心化,这样容易将虚拟当成现实,从而虚拟又转化为虚幻或称幻象。”网络社会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关系聚合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系统,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他们之间的交往多是以符号的形式进行,而非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交往,人的主体性似乎已被数字化的符号所消解,而成为“虚拟的人”,“个体意识失去了自我规定的属性,把社会抛在一边,只是在单一向度上寻求发展”。网络时代青年产生的社会心理主要包括: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由媒介技术催生的反映青年阶层强烈诉求的“无畏心理”;由青年群体性认同危机而发生的青年对自身社会生活状况无奈的“挫败心理”;由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逃离而发生的“释压心理”。此外,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也将抵抗视为一种身份的认同,“任何身份的认同都是以差异的存在为预设,在对差异的比较与反思中确立的”,“青年群体以独有的风格和个性凸显群际差异,区分内群和外群,在排斥外群的积极表现中获得群内认同,这种认同往往是一种‘拒斥性认同’,力图通过与外部的对抗来支撑内部的共同‘战壕’”。

第二,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导致的价值观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不局限于相同亚文化形态的传播,其更多的是不同亚文化形态的消解、质变,例如,“屌丝文化”“御宅文化”“晒文化”“二次元文化”“腐文化”“丧文化”等不同网络亚文化形态的嬗变。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导致的价值观冲突主要表现为:由网络“亚文化资本”积累导致的青年亚文化功利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由网络亚文化消费导致的颓废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由网络技术革新导致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媒介是文化能够在其中生长的技术”,“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的、互相依存的因而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从技术的角度审视网络空间中青年亚文化的生成更容易认清其传播特质。技术本身并非价值无涉,但也并非完全的道德中立,它虽然不做过多的价值判断,但媒介固有的符号形式和结构本身对信息发挥着规定和塑造作用。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既有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有多种心理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而从媒介技术视角思考亚文化的再生产,则解释了为什么青年亚文化能够在网络空间不断地变换形态、风靡一时。因此,网络技术的革新会产生更多的碎片化、个人主义的亚文化形式,也加剧了多元主义、相对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

网络青年亚文化内在的矛盾结构特征

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传播范式的革命,网络的巨大场域赋予了参与者狂欢式的审美体验。网络青年亚文化存在于各种虚拟的亚文化“场景”之中,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部落化”和“异质化”的内在矛盾结构特征。

第一,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特征。与传播内容相比,媒介技术的变革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思维、认知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时间、精力、生活实践以及信息的接收和传递都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碎片化。“碎片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碎片化”也在更深层次上折射出后现代视阈下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而作为社会“边缘”群体的青年,其“碎片化”特质尤为明显。以“戏谑”“嘲弄”为主题的网络亚文化成为当代青年“仪式性”抵抗的主要表现形式。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网络空间中各种符号的“能指链”已经挣脱主流语境的限制,逐渐被拆解、拼贴和重塑。拼贴是“一种即兴或改编的文化过程,客体、符号或行为由此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系统与文化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新的意味”,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正是运用这样的手段实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表达和碎片化传播。

第二,后现代主义的“部落化”特征。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部落化”到“非部落化”的变革,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因素渗入社会生活,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非部落化”到“重新部落化”的转变。网络媒介“取代”印刷技术,传统社会以“知识和权威”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逐渐“边缘化”,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下,“中心化”的信息与知识获取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个体信息与知识获取的自主性被无限扩大,出现“重新部落化”的特征。不可置否,根源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阶级、阶层矛盾是青年网众聚集于网络虚拟空间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被资本裹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则是被“边缘”化的青年能够重新部落化的主要动机。

第三,后现代主义的“异质化”特征。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似乎对青年群体身份的流动性和媒介的虚拟性给予了过度关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亚文化群体身份的“异质性”。所谓“异质性”,主要是指在重新部落化的青年群体内部个体身份结构的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在经济基础、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等层面的不同。一个热衷于网上冲浪、衣食无忧的大学生与一名在建筑工地辛勤工作但也有时间进行网络互动的青年民工,在网络空间的亚文化领域中有何异同?如何认识在虚拟化、碎片化的网络空间“游走”的青年与个体真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处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问题应当成为今后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关注点。青年作为同其他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有着特殊关系的社会范畴,只有清晰界定网络空间中青年的身份结构,全面分析青年参与网络亚文化传播、生产的行动流程与归因,才能准确、有效地阻隔青年改变自我身份、参与网络狂欢的各种触发因素。

网络青年亚文化及其矛盾处理方式的改革

在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不能囿于亚文化的研究视阈而忽略了青年的本质问题。网络社会集合着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价值冲突,网络空间的青年毫无疑问面临着信仰、意义和价值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青年的本质不但与人的主体性有关,也与人的客体性有关;不但与现实生活相关,也与未来社会发展相关。因此,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存在着抵抗、反传统的一面,又存在着依附、融入的一面。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处理要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为理论支撑,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要从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辩证统一中寻求正解的处理方式。

第一,由只讲矛盾对立到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改革。解决由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和再生产导致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多元主义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矛盾对立是青年亚文化治理的根本目的。传统对立思维下的青年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处于文化生态系统末端和权力中心边缘的,具有一定抵抗意识和冲突意味的文化形态。矛盾对立统一的思维本质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恢复秩序为旨归的思维形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观点,矛盾对立的双方并不是只有斗争性的一面,同时还必定有同一性的一面,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的并存共立。因此,无论是从主观层面倡导对青年亚文化的管控,还是把对青年亚文化的管控作为一种被动的客观结果,矛盾对立的思维方式导致的管控都存在着“过犹不及”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青年亚文化的运行机能和社会的整体文化生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青年亚文化以更加碎片化的形态和传播方式嵌入到社会主流文化中,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意识有所弱化。因此,长期以来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麻烦制造者”的观念应有所改变,具体的管控方式也应有所调整。

第二,由社会本位到关系本位的矛盾处理方式改革。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治理范式从社会本位转向关系本位是一种科学的范式变革,是在反思传统青年亚文化治理基础上,对网络青年亚文化治理范式的科学探索。在社会治疗范式的主导下,主流文化就如同一把度量尺,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度量着青年的言行举止,只要青年的言行举止与主流文化的要求不一致,就会遭到裁剪和修理。然而,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压制下所展现出来的表面顺从也只是暂时性的,一旦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制稍微松动,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紧张关系就会再度显现。事实上,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成年社会的知识与规范并不是先验的客观存在,一切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体系。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青年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加敏锐的感知力,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因此,他们具有天然的创新优势;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青年具有突出的信息获取优势和信息处理能力,借助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活跃姿态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建构功能。因此,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要尊重青年的创造天性,并充分认识青年在某些领域的超前性与引领性,充分挖掘网络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凝聚功能。要善于汲取网络青年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进入主流文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破坏性,充分释放网络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映照功能。

第三,由追求同一性向构建统一性的矛盾处理方式改革。青年亚文化受到来自主流文化不遗余力的监控和收编,然而青年亚文化并没有被完全同化,消融于主流文化,而是不断转换形态、变化风格,始终存在于文化的版图之中。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最新的演绎形态,正说明对同一性文化的追求不但缺乏哲学依据,而且从结果上也无法真正实现。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建设的目标上进行革新。统一性文化以承认差异为前提,以一元主导、多元共存为根本旨归。在中国社会面临巨大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时代背景下,多样性的价值观念激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前,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抵抗明显,主要原因就在于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即以追求同一性文化为目标,忽略了网络青年亚文化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背离了文化形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现实。

结语

后亚文化的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生活方式”“新部落”“场景”等新的概念来研究青年亚文化,试图跳脱社会阶级框架的模式,以形成更为丰富的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存在着两个对抗的基本阶级和其他一些非基本阶级,不同阶级甚至不同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不同,从而构成了极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斗争和冲突。一切观念的、精神的差异,都是不同经济地位的阶级立场的不同反映。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确进入了后亚文化时代,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存在,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矛盾依然严重。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居于社会的主体地位,资本与劳动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并没有提升人的主体性,人反而成为资本的附属,丧失了独立性。这种人与资本的颠倒关系,导致了社会总体的、全面的异化,并逐渐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了整个社会领域,从生产关系扩展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都跪拜在资本的权利之下。我们国家虽然进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但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巨大,我国也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和商品经济生产,这一社会现实必然会对青年亚文化产生影响。网络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矛盾的产物和时代的症候。作为现代社会中青年发展现状的真实映照,网络青年亚文化蕴藏着青年群体的多元诉求,折射的是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和现实困境,因此,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必然需要对青年亚文化进行阶级和阶层矛盾的分析。

猜你喜欢

亚文化阶级网络空间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主持人语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