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产业扶贫要走出三大误区

2019-11-17姜长云

中国国情国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众大枣贫困地区

◎姜长云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必须久久为功的难题。无论是“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还是在2020年后推动我国扶贫战略向解决更高水平、更多维度的脱贫解困问题转型,都需要把持续推进产业扶贫作为战略重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2018年农业农村部还专门发布了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但就总体而言,推进产业扶贫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困难和问题,完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仍然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本文试就推进产业扶贫需要走出的三大误区进行探讨。

走出片面强调资源优势的误区,将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推进产业扶贫,科学选择扶贫产业至关重要。为此,需要立足资源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脱贫攻坚优势转化。在此方面要注意防止两个问题:

1.把资源优势简单理解为资源适宜性,对资源比较优势的把握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存在缺陷

如一些贫困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某种特色作物,但适合种植这种作物的地方很多,该地区不是最好的,甚至也不是比较好的。因此,很难说该地区具有种植该作物的资源比较优势,要进而形成发展该产业的竞争优势难度更大。也有一些贫困地区,确实具有发展某特色产业的资源比较优势,但要形成发展该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还需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销衔接、推进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文化资源优势组合利用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2.片面重视资源开发和产业规模扩张,轻视市场开发和产业营销能力建设,导致产销衔接不畅和价格竞争加剧、效益严重滑坡

如一些地区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大枣,也有良好的资源综合优势。在大枣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许多种植户通过种植大枣实现了产业脱贫,有的甚至有较高效益和收入。基于先行种植户产业脱贫的示范效应,地方政府可能鼓励连片规模化种植,带动本地大枣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即使大枣销售价格略有下降,仍有较多农户通过种植大枣迅速实现脱贫增收。但当大枣种植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如果继续疏于大枣市场开发和品牌打造,有朝一日大枣销售价格下降到抵不上其成本也有可能发生。在此情况下,原本期望通过鼓励农民种植大枣摆脱贫困不仅不能实现,有些农民还可能因种植大枣入不敷出而在贫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近年来,类似故事已在蔬菜、水果、花椒、橄榄油以及畜牧养殖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频繁“重演”。这在本质上属于产能扩张超前、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建设滞后,导致无效供给增加、价格和效益下降。

可见,推进产业扶贫,要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同培育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的集成优势结合起来,在加强资源开发的同时,协调推动市场开发和营销渠道升级,为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加快特色扶贫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步伐和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创造条件。近年来,“互联网+”日益受到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很好的链接和匹配功能,能把本地化供给与遥远地区的高端化、特色化、小众化需求有效链接,并按照这一需求将不同地点、不同种类的产品供给有效匹配,有效实现市场拓展和营销渠道升级。

走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误区,更加重视小众型产业和特色竞争优势的培育

当前,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发展主要面向普通型、大众化中低端消费需求,或规模化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需求,走的是追求规模扩张的“大众型产业”发展道路。但是,近年来,随着城乡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这种“大众型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冲击,开拓和挖掘差异化、特色化、小众化细分市场的重要性迅速增加;通过深化供给创新,增强扶贫产业创造需求、引导需求和激发潜在需求、凝聚碎片化需求的能力日益重要。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激发潜在需求、整合凝聚传统意义上碎片化的差异化、特色化、小众化需求提供了大契机,也为发展“小众型产业”提供了新机遇。

1.顺应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科学选择细分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体,加强对目标群体的需求研究和价值开发

推进产业脱贫攻坚不仅要重视推进产业生产功能的个性化、多样化,还要重视培育产业的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如从产品需求来看,要求扶贫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专用化、方便化、特色化、优质化、精致化、安全化甚至品牌化、体验化的需求。近年来,社会对产业服务功能、体验价值的需求日趋凸显,也是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重要表现。如许多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正在实现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温情”“卖文化”转变,由满足“吃喝”功能向满足“玩乐”功能转型。许多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长期经济发展缓慢,但生态环境优良,更容易形成体验价值和文化、服务溢价,焕发产业发展新生机。从未来趋势看,贫困地区要提高特色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日益要求实现农产品品相、品质、品种和品牌“协同共进”,更好地回应消费者特别是细分市场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关切。因此,在选择扶贫产业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的“限量版”“多剧种”,对于培育特色扶贫产业的竞争优势日益重要和紧迫。否则,很容易出现“增产减收”、价贱伤农的问题,农业或乡村特色产业也很容易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和高端化、差异化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

2.更加重视培育小众型产业和特色竞争优势

许多小众型产业的发展往往与奢侈品、中高端消费或特殊消费偏好密切相关,其追求的往往不是产量,而是个性化和高贵品质。目标客户往往是注重生活品质和时尚生活方式的特殊消费群体,以及偶尔具有特殊消费动机的普通消费者。与此相对应,这些小众型产业的发展,不宜走大众化路线,应走曲高和寡路线。

许多小众型产业尽管当前可能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问题,看起来未来扩张潜力很大,但在一定时期内其市场规模存在“天花板”,而且“天花板”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供给创新凝聚、引导和激发新需求的可能性。超越这个“天花板”,很容易导致市场“拥挤”和经营主体之间的价格战,挤压行业利润空间,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行业和企业被迫以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代价勉强维生。有些小众型产业看似发展前景广阔,但实际经营难度和实现盈亏平衡的道路之漫长往往超出想象。近年来,许多地方在选择扶贫产业时强调以本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加强优势特色资源开发,发展多样性优势特色产业,健全特色产业质量标准体系,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抬高其进入门槛,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许多地方注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小众型产业经营和市场开拓的复杂性。

走出片面追求模仿复制先进经验的误区,注重培育创新发展能力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培育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扶贫产业,对其他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也有一些地区,通过借鉴先行地区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其经验也值得借鉴推广。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和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但是,在此方面,也要注意走出对产业扶贫先进经验简单模仿复制的误区。这种误区的典型表现是,简单移植先进地区培育壮大扶贫产业的具体做法和路径,不注重分析先进地区培育壮大扶贫产业的动态过程、成功机理和条件,不注重客观分析先进地区推进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和风险挑战;更不顾自身条件和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是否适宜,不考虑市场结构、竞争对手状况及其未来演变趋势对自身扶贫产业选择的影响。片面追求模仿复制先进经验,尽管有时不乏成功先例,但多数往往南橘北枳,很容易归于失败。

许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作为扶贫产业,其发展存在“先下手为强”的问题。脱贫攻坚的后来者相对于先进地区,在同类扶贫产业的竞争中容易处于竞争劣势。况且,先进地区高质量扶贫产业的稳定确立,往往经历了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在这些高质量扶贫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理念、社会资本和网络优势,也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本优势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一般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难以模仿复制或在短期内迅速移植成功的。因此,贫困地区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坚持和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应该聚焦如何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区域扶贫产业,并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其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多关注先行经验取得成功的条件、作用机理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选择区域扶贫产业,应该统筹注意三点:

1.培育产业扶贫的“领头雁”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甚至推进产业扶贫的城市资本,都可以成为产业扶贫的“领头雁”,他们是推进产业扶贫的中坚,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先锋,也是支撑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有些地区通过领军企业带动、一般新型经营主体跟进和农户参与方式,形成了各种复合型新型经营组织,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链创新联盟等,实现了不同类型经营组织的共生发展、网络发展和乘数效应,提升了产业扶贫的“领头雁”功能。应鼓励贫困地区在借鉴先行经验基础上,在培育产业扶贫“领头雁”方面后来居上。许多先进地区推进产业脱贫的一个成功经验是,科学选择扶贫主导产业,并积极培育扶贫接续产业,实现扶贫主导产业的动态更替,优化扶贫产业体系的组合关系。在此方面,这些产业扶贫的“领头雁”往往功不可没。

2.加强产业扶贫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结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电商产业园和产业强镇建设等,许多贫困地区在加强产业扶贫载体建设方面初显成效,有效增强了对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带动了扶贫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也有一些地方,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产销衔接平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加强面向产业扶贫的服务平台建设,有效疏通了科技、人才和金融等创新要素植入扶贫产业的通道,也为赋能贫困农户创造了条件。在贫困地区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先行地区这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3.深化推进产业扶贫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

许多先进地区推进产业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经验是,顺应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变化,适时可持续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借此激活资本、市场和要素,培育有利于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的营商环境,如推广资产收益扶贫经验等。

猜你喜欢

小众大枣贫困地区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比亚迪集团扶贫
吃就吃它个深刻(上)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小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