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事件剧情反转的社会学启示

2019-11-17刘显刚

民主与法制 2019年28期
关键词:打人舆情舆论

刘显刚

近期,湖南“衡阳警察打人事件”的剧情反转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议。这起公共事件源于当事人之一的贺某某的网络发帖,由于其隐瞒了部分事实,通过剪辑拼接的视频,刻意突出打人者的警察身份,控诉“恶警打人”,因而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事发现场完整视频的曝光,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贺某某不仅酒后失态、与人互殴在先,还通过选择性的信息发布误导舆论。许多一开始听闻“恶警打人”而义愤填膺的网民,面对反转后的剧情,纷纷切换立场,公共舆论就此翻转。

其实,综观近年来的社会生态,类似的公共事件剧情反转并非个例。比如,前段时间的“圆通女快递员下跪求原谅事件”,后续的剧情反转很是惊掉了一些人的下巴。更早一些的事例还有,轰动一时的“重庆男孩儿被偷车贼泼油事件”,实际却是熊孩子自己偷油玩火;引发围观的“海关人员穿吊带装上班事件”,其实只是一场误会;赚足同情的“快递小哥快递被偷雨中暴哭事件”,事实只是快递小哥因与女友吵架而情绪失控;万众关注的“浙江女子丢失孩子事件”,真相却是女子因与丈夫生气而将孩子藏匿……诸如此类的事件,可谓不一而足。

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上述事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最初发酵的剧情往往都利用了社会公众的心理惯性,譬如对弱者和特定群体的同情、对一些职业群体的偏见等等。正因为这些“事实版本”迎合了大众的社会想象和标签式解码的心理偏好,因此能够迅速受到关注,得以大范围传播,进而形成“烫手的舆情”。

就此而言,一些反转剧情的公共事件的传播机制以及所投射出的社会心理,确实值得反思和警醒。置身于矛盾突出、冲突频发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对于弱势者的天然同情,还是对于强势者下意识的拒斥,社会公共言论空间长期以来所存在的“傲慢与偏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诸多社会心理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寻求破解的途径。

同时应当看到,网络舆论固然有着易于受到煽动和非理性的特点,但简单的封堵并非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事实上,诸多引发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在剧情反转、真相浮出水面之后,公众的议论和网络舆情也会自然发生转向。这恰恰说明,只要保持信息传播和公共讨论空间的开放性,随着讨论的深入和热度的增加,公共事件的事实真相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如何,是非对错,自有公评,毕竟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诸多公共事件的剧情反转已经生动证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也好,社会大众的心理偏见也罢,都并非无可救药。诸如“衡阳警察打人事件”的剧情反转亦清晰彰显,正因为真相和谎言的竞争以及公共讨论空间的存在,才使得真理愈辩愈明,真相渐渐廓清。否则,只会进一步加剧网络舆论“易受煽动”和“非理性”的风险。

总之,要应对公共言论空间的社会偏见和舆情风险,最佳的应对策略应当是,当一起公共事件爆发之后,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信息的透明公开、调查的客观中立、处置的明快公正,才能与社会公众产生及时的沟通、良性的互动,回应其种种质疑,打消有关“黑幕”的各式疑虑。并且最重要的是,由此逐渐培养出更具理性和智性的公共舆论生态。

猜你喜欢

打人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舆情
舆情
舆情
打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