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出为民解难“加速度”
——临沂市兰山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接待站

2019-11-17任俊杰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7期
关键词:村居活动室加速度

□任俊杰

临沂市兰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创新作为人大代表工作的突破口,以“办实事、谋发展、促和谐”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在健全完善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和代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大代表接待站这一新平台,在全区形成了站点结合的接待网络,实现了人大代表与各选区群众两个全覆盖。经过不断实践与创新,代表接待站和代表进社区进村居活动以其实效与口碑,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同,已成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重要平台。

目前,兰山区建有全国、省人大代表小组各1个,市人大代表小组3个,区人大代表小组16个,镇人大代表小组63个。全区累计投资近560万元,建设和完善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办公室11个、代表活动室32个、代表接待站46个、接待点59个,聘请义务咨询员199名,形成“人大工委—代表活动室—社区联络站—社区联络点”四级组织架构,把辖区内五级人大代表组织起来,一起接待选民群众,共同履行好代表职责,实现了活动范围、活动主体、服务功能“三覆盖”,人大代表接待站设置和运转达到了“六化”。

站点建设标准化。各站均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统一悬挂“人大代表接待站”标牌。参加接待的各级人大代表的照片、联系电话和各项制度规定及接待流程制作图版并上墙。各站配有站长1名、副站长若干名,并建立人大代表接待站义务咨询员队伍,负责在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时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

日常管理规范化。各站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实时跟进落实情况,实行人大代表接待情况月报、季报制度,定期将代表接待情况、解决问题等进行统计,使各站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同时,在接待站和各联系社区村居公开代表接待制度、进站代表个人信息、年度活动计划等,做到“来访有登记,登记有反映,反映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记录”。

代表参与定量化。坚持制度先行,通过为接待站的运行、代表参与活动立规矩、定方向,形成了人大代表“1+2”接待量化指标,即每个社区村居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代表接待、人大代表每年至少接待群众两次。同时明确了接待站的工作指标,即每位人大代表每年联系10名群众、1个社区村居。

活动形式多样化。区人大常委会大胆探索代表接待方式,灵活运用站内接待、站外接待、回访等方式,帮助人大代表进一步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人大代表既按照“值班表”按时进站接待群众,又走出接待站到社区村居企业现场倾听民声,做到站内接待和站外接待相结合。此外,组织人大代表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到社区村居企业进行义诊、法律咨询、司法调解、心理咨询等便民服务活动。

问题处理程序化。推动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是接待站的生命力所在。目前,兰山区初步形成了代表接待、区人大代表委和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交办督办、政府办理、代表反馈的接待处理机制。人大代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整理归类,按程序交由各政府部门办理,并跟踪督办。

代表接待工作信息化。区人大常委会全面铺开网上接待站建设,制定了代表网上接待工作办法,改造提升区人大网站,增加网上接待栏目和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网站超级链接。目前,全区11个镇街人大网站已全面开通人大代表网上接待模块,每月安排两名人大代表网上接待群众,打造了代表面对面接待与网上接待相结合的新模式。

去年,兰山区人大常委会共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活动541次,听取和反映问题1184件,形成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建议280件,现场答复或已落实解决的问题、建议853件,如管理设施不足、流动人口孩子入学难、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等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猜你喜欢

村居活动室加速度
地板滑雪
村居
村居
村居
心灵鸡汤活动室
走出“加速度”理解的误区
许瀚文??《村居》
加速度新题型精析
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导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