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 凭风借力砥砺行
——济南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搭建“四台”创新代表工作
2019-11-17刘金海王会磊胡玉平
□刘金海 王会磊 胡玉平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人大代表、市12345热线办职员董艳丽在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接待了前来反映情况的冯大妈,董艳丽的工作岗位决定了她有更多倾听群众声音的机会,她把平日搜集到的民情民意认真整理成人大代表建议并提交上去。像董艳丽一样,住市中区300多名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岗位履职尽责,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这得益于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完善人大代表工作机制,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四个平台”。
加强履职学习,建立“展台”
换届以来,市中区人大常委会顺应形势,把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作为代表工作的首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为人大代表充电,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常委会制定了人大代表年度学习计划、举办了履职学习班,对全体人大代表进行系统性培训;连续多年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街道人大负责人到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参加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要求代表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抓好人大代表的履职学习。同时,常委会为住区各级人大代表订阅了《中国人大》《山东人大工作》《人民权利报》等报刊。
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既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责,也是激励人大代表更好履职的重要展台。换届之初,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就对《关于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规定》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程序、强化措施,使代表建议的交办、督办、催办、反馈等各环节更加流畅高效。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常委会坚持建议办理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代表小组活动等相结合,形成督办合力,通过跟踪督察、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督促承办部门尽快办理,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建议的落实率。
强化联系联络,搭建“平台”
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人大代表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一室一站”)的建设,通过开展“双联”活动,为人大代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好平台。区人大常委会拨款50万元用于建设“一室一站”,按照设施齐全、版牌规范、制度健全、档案完善、环境整洁的五项标准,经过选址策划、反复完善,建成了17个人大代表活动室和40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室一站”均实现“七有”,即有崭新设施、有规范门牌、有健全制度、有精美板牌、有丰富资料、有完整档案、有整洁环境,“一室一站”还公示了人大代表的基本信息及轮流值班表,建立了人大代表履职档案、考勤档案等资料,真正成为了“代表之家”。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完善了“双联”制度,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和选民的联系,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固定联系3至5名人大代表,每年开展集中联系人大代表活动,听取人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每名人大代表固定联系5名以上选民,同时轮流到“一室一站”接待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
强化服务保障,提供“舞台”
为人大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是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换届之初,围绕区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国内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质之区”的奋斗目标,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在全区人大代表中开展“发挥代表作用,建设品质市中”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号召人大代表围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活动,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为品质市中建设献计出力。截至目前,本届各代表小组已开展活动12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340多条,代表建议的有效落实有力推动了全区发展。同时,常委会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扩大人大代表对述职评议、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的参与。有关办事机构及时向人大代表提供相关信息材料,让人大代表知情知政,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提供全方面、立体化的保障。
完善激励机制,打造“擂台”
市中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人大代表知职、履职、述职、评职“四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增强人大代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服务发展的主动性、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人大代表打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擂台”。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开展区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的实施意见》,把人大代表参加活动、联系群众情况作为述职的重要内容,监督人大代表履行职责。部署开展评选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人大代表活动,把人大代表参加活动、提出建议、联系群众等作为推荐优秀人大代表的依据,真正推选表彰一批担当为民、履职尽责的优秀人大代表。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档案,避免代表履职“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市中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搭建人大代表履职的展台、平台、舞台、擂台,跑出了人大代表工作的“加速度”,住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热情空前高涨,代表活动愈发活跃,呈现出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