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2019-11-16王钦
摘要: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上可称为“屋顶”艺术,功能上既可遮风挡雨又及具装饰性,且形态也随时间变化而发展。本文以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屋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屋顶造型艺术分析研究其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
關键词:古典建筑屋顶;传统文化;当代建筑;应用
一、中国古典建筑屋顶
(一)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的构造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出檐深远的曲面屋顶。这曲折的屋面外形是如何受“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效用,从而既保护着木与泥的外墙能伫立千年而不倒,同时又让更多的光线仍能进入室内。无论是檐柱逐渐升起还是经过举折或举架构成的“反宇” 做法,斗栱铺作和间椽的细分都玄妙地适应着来自屋檐和屋面两个部位的曲线状态。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是由屋面、剪边、正脊、垂脊、戗脊、出檐和套兽组成。古典建筑的屋顶都有着长长的出檐对木构架有着有力的庇护作用。为适应建筑内部采光和屋面排水的需要,屋面做成曲线,檐口处微微上翘,造成“反宇向阳”的形式。大屋顶以它优美的曲线、起翘的翼角、奇异的脊饰、鲜艳的色彩,使整个屋顶格外显著,也为建筑物增添了多姿的神采。
(二)中国古典建筑屋顶体现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是兼容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建立在宗教法制的社会秩序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之上。封建的等级秩序和敬天法祖的道德规范贯穿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皇家的建筑为载体的屋顶琉璃形式集中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屋顶檐角处的小动物,统称为“仙人走兽”,依照着建筑的大小和等级的差异来决定小动物的数目,大多数目是一、三、五、七、九等的单数形式。这些走兽装饰在垂脊上,无非是寓意镇凶避邪、吉祥安康,同时也是一定等级的象征。
二、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
(一)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的发展
中国古典建筑的造型样式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的要数空间形态,从空间来看说古典建筑的修建在平面上是围合的模式,是围墙包围着房屋包围着院子。房宇、墙垣、植物、古石等围合构成了一个一个的院落,以一个院子为中心围绕多个院子。现代中国的建筑的修建受西方建筑行业的影响,多个楼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小区。“中国固有式”建筑这个说法是由大革命时期提出,使用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具有古典建筑的一些特色的中国近代的建筑物。这些年里建筑师们提出“依据旧式,采取新法”的设计理念。“民族形式”建筑物,这个特殊时期的建筑师门提出的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大都带有一些政治性和传统复兴的特色。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师们不再设计木式的建筑物,将古典的建筑屋顶与现代先进的建筑材料组合在一起加以利用,典型例子就有北京民族文化宫等等。中国古建屋顶是古建的代表,中国古建屋顶也是传统文化体现。
(二)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
中国建筑群体由横向竖向的发展,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大多数都是一层建筑,现代别墅有保留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大部分形态都是做的传统古建屋顶,建筑框架结构是以现代建筑体现。还有小部分的建筑效果显著保留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国家图书馆,气势恢宏、庄重典雅,整体布局十分严谨而保留古典建筑的对称形式。该图书馆的屋顶构造是将四坡顶和盝顶组建在一起,打破建筑界的古典主义的习惯作风,将古典建筑的屋顶推向发展的另一阶段,孔雀蓝琉璃瓦做成的大屋顶,浅色明亮的色彩,显现出中国民族的书生意气。新馆的内部构造表达出古典建筑的思想。从最底层能直接看见最上面一层的建筑,围合而中通。国家图书馆的设计体现出中国古人的中庸思想,在形式上和理念上都达到了统一,国家图新馆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在现代的应用的典范。
三、总结
屋顶形态的“形上之意”,中国古典屋顶呈现曲线形态,在世界建筑屋顶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而这种曲线形式,更为深层地表达中国人追求“脱凡出尘”“涅槃重生”的哲学深意。其屋顶形态的“形上之意”则在于表达重生不灭、脱凡永恒的哲学理念。建筑可遭焚毁,建筑浴火重生后,会形成更加完美的形态。木框架建筑本身虽具有暂时性,然建筑屋顶形态所表达之内涵则具有无限、永恒之意蕴。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我们需要不断从传统文明中汲取营养借鉴经验,在传统中创新。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林徽音.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3(1): 163-179.
[3]唐文林.盛装的大屋顶——传统建筑的屋顶文化[J].邵阳学院学报,2007,6(3):133-135.
[4]李诫.营造法式(卷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钦(1993.6-),女,汉族,籍贯四川省广元市,硕士学位,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18级在读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