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

2019-11-16赵军王颖吴晓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赵军 王颖 吴晓晴

[摘           要]  知識经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而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通过选取安徽省四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指导与服务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20-03

近年来,知识经济、“互联网+”和“双创”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特征,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势在必行。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7年,清华大学举行了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陆续掀开了全国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文件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划分为3个阶段,并明确了9项任务和措施,计划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一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全国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双创”大赛、举办创业讲座、允许休学创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扶持资金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2018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2.9%,与前两届基本持平。近3年,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毕业生。近3届趋势总体来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呈现平稳趋势(见图1)。

另外,从各经济区域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分布地区来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保持在4.7%左右,全国排名第三,安徽是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城市之一,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见图2)。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双创”的主力军,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教育教学、政策支持、项目指导、氛围营造等方面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导更多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找出各高职院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本课题选取了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4所院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设置、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指导与服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情况,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次调研以4所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者、教师、在校学生和毕业3年以内的毕业生为主要调研对象,拟计划向每所院校发放问卷在校生100份,毕业生50份,教师20份,管理人员1份。在实施调研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18份,回收517份,有效问卷438份,样本回收率近85%,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了研究依据。假定对调研的院校以省级创业学院认定为依据,划分类别如下:A类院校(省级第一批创业学院)、B类院校(省级第二批创业学院)、C类院校(非省级创业

学院)。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1.高职院校领导与管理水平

通过访谈发现,不同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差异,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其重要性,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设置大多采取由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组成兼职的模式开展工作,在工作协调、管理机制存在不顺的地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一样,对专业教育高度重视,认为学校应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创业与学生关系不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差,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理解为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开店之类的创业行为,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意识。不难看出,领导观念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学院领导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突破口,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状况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行业办学,其办学规模和发展历史受到主管部门影响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各行业主管部门对高校在教学场所、试验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程度不同,造成各高校在教育发展程度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都普遍构建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是受到重视程度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水平还是存在明显差异(见图3)。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调查发现,大多高职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课程设置相对简单零散、不够完整,缺乏系统性,课程体系差异较大。有的是独立开设,有的以选修课或网络课程方式开展,还有的是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模块内容,缺乏相对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在教材方面,国家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了统一标准,高职院校基本上根据自身情况,大多数直接选用出版的创新创业教材,开发校本教材的较少,不能完全满足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在课堂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因缺乏创业经历,主要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战性不强,针对性不高,造成学生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一知半解,而缺乏对实战环节的了解。在课堂考核方面,主要以创业计划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性考核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创业实训平台有限,评价反馈方法不够新颖,综合性考核缺乏,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尽管调研的4所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不同,但都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载体,对创新创業教育的开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环境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目的,因此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构建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新的学习支撑环境,才能真正适应我国新经济发展时期对开创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见图4)。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通过访谈得知,目前高职院校基本都设置了创新创业教学机构,配备了一支由就创人员、辅导员、行政人员兼职为主组成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了解师资队伍情况,分别从人员构成、年龄、职称、授课时间、创业经历和企业工作经历等方面开展调研,从年龄来看,30岁以下为87%,31~40岁为7%,40岁以上不到10%;从职称来看,副高以上8%,中级和初级占85%,其他占7%;从创业实践经历来看,无创业实践经历为95%,有的为5%;从企业工作经历看,1~3年为8%,1年不到为75%,无的为12%;从授课时间来看,3年以上7%,1~3年为62%,1年不到为25%。综上所述,各个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年龄相对年轻、职称不高、授课时间短,创业实践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比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密切,创业实训手段缺乏,信息化水平应用不高,缺乏一支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化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4)高职院校创业实践与指导服务

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及创业孵化基地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指导服务。有些高校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有些高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来学校开展创业专题讲座;有些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开展创业体验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总体基本满意,但认为高职院校在创业实训、创业孵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差距,有进一步上升空间(见图5)。

3.大学生自身发展

大学生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是“双创”的主力军,为此,对大学生群体关于创新创业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对创新的理解,98%大学生意识到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仅2%不清楚;对创业的理解,20%认为自己开办企业,58%认为开创自己一份事业。不难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有助于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创业所持态度,60%表示认同,32%表示愿意参与,6%表示愿意休学创业,仅2%不清楚;考虑过创业的,76%表示考虑过,21%表示不曾考虑过,3%筹划过创业;对创业信心,仅12%对创业有信心,67%对创业抱尝试想法,21%对创业没有信心。不难看出,虽然部分学生从态度上表示支持,也考虑过创业,但是创业信心不足,真正付之于行动的极少。

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少,受到大学生个人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社会条件等各方面影响和制约。对大学生创业而言,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历,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才能应对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但调查结果显示(如图6),学生在个人能力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改进现在的教育体系和机制。

大学生创业对创业知识的获取是非常迫切的,特别是关于创新思维、创业机会挖掘、创业计划书与路演、创业风险防范和融资知识等方面,调研结果下图(如图7),学生只有在掌握必备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提供可能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也进入关键时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性过程,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重点,达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高职院校领导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教育理念、管理水平、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反馈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改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胆引入智慧教育理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有序前进。

参考文献:

[1]曹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3):67-72.

[2]李劲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辽宁师范学报,2018(116):72-73.

[3]林可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J].黑河学刊,2018(4):157-158.

[4]陈家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8):33-37.

[5]张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2018(4):183-184.

◎編辑 赵瑞峰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Jun,WANG Ying,WU Xiao-qing

Abstract: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Internet and the era of“mass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Chinaundefined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undefineds econom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this paper selects fou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arry out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from the educational concept,curriculum system,teachersundefined strength,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uidance and service as well as individual student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