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
2019-11-16曾新洲李怡
曾新洲?李怡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引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掌握相关岗位工作技能、从学生到工人转变的桥梁,也是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湖南省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讨了实训基地建设的三种模式: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共享型实训基地。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学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到2022年,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见,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在政策上指明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职能。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从学生向学徒、从学生到工人转变的桥梁,是培养“匠人”学生、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研究湖南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高湖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芙蓉工匠”精神的湖南高职学生、服务湖南智能制造2025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来,湖南高职院校规模已从最初的两三所发展到七十所,在校生人数56.04万人,办学规模全国排名第五位,2018年招生人数为21.4万人,校企共建“湖湘工匠”培养基地764个、员工培训中心120个、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38个。目前湖南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方式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共享型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基地
通常,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式为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例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厚溥软件学院,学生大一大二时,由企业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授课,大三时,学生在厚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在校园内共建京东生产性实训中心,京东集团与学校共同组建项目团队,京东集团选派多名工作人员常驻学校指导工作,学校组建了京东订单班,订单班学生大部分课程在京东生产性实训中心完成,大三时赴京东集团顶岗实习。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中,订单培养愈演愈烈,2018年湖南省高职院校订单班达到1960个,订单学生人数超过9万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华中数控智能制造学院、与坚朗五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开设订单班、与中联重科等企业开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企业教师团队为学生传授企业文化、产品知识、操作技巧、经典案例、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校内实训基地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截止2018年底,湖南省高职院校共立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19所、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4所,全省共有103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例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宁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学徒制实训基地,采用“双导師、三融合、多证书”的培养模式,双导师指的是: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养,三融合指的是: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职业标准相融合,多证书指的是:毕业证和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二、校外实训基地
湖南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知识优势,结合企业、行业的实践经验,共同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工作氛围、了解企业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掌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专业与北京国二招宾馆、长沙饮食集团等企业共同建立了三十余家校外实训基地,较好的完成了学生的校外实习任务。
但是,校外实习基地一般都打着校企共建、共管、共赢的旗号,实际上均由校外企业建设、管理,盈利所得也由校外企业支配,校外实习基地仅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外实习场所而已,生存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其知名度,与学校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实际上并不能为学校提供多少实习岗位,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都需要指派企业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如今的高职学生比较浮躁,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勤学苦练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精益求精的素养,短期内很难独立完成分配的任务,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
三、共享型实训基地
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需采用政府牵头、行业介入、知名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主体的方式,各方通力合作,政府负责资金投入和统一规划、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地并管理场地运行、行业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开展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高新技术推广、职业资格认证等,从而实现各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局面。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沅江市船舶制造产业园管委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湖南三环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船企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湖南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和湖南海洋工程与船舶检验检测中心,建立船舶焊工考试委员会,筹建湖南省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湖南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和考试认证中心。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艾伯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湖南宇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艾伯特机器人学院”和股份制机器人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打造共享型工业机器人培养基地,共建机器人焊接站装调车间、智能控制技术培训中心和机器人科普中心实训基地,每年接待社会机器人科普教育1万余人次。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工程学院创新建立“院村合作特色农业创业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基地+农林创客+学员”的农林技术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学生实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合,实现了实践教学与乡村产业振兴双赢。基地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林技术现场实践与培训,学校专业教师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一对一传授技术,有160名农民学员在基地培训后成功创业,30 名农林类专业学生在基进行创业实践。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将企业高新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需兼顾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各方的利益,必须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湖南近几年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了现代学徒制、集团化办学、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模式,较好的形成了政府统筹、社会多元办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者单位:1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