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究

2019-11-16丁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视域管理人员应用型

丁妍

[摘           要]  基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国家开始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并出台了许多教学改革条例。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相应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基于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越发突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院校相关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结合实际教学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研究优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可行路径。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讨论,希望够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现代化;职业教育视域;学生管理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82-02

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向各个企业输送创新型、专业型的人才,而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工作也不再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素质及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涉及对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工作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就必须要能够符合国家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而这就涉及对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升级,以及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主要的内容就是结合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方向,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注重教学工作的创新性、互动性。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我国的应用型高校教学工作开始朝着创新、创业的教育形式发展。其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其教学具有实用性、中介性、个体性、历史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此外,现代职业教育的侧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且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各个院校对学生的招收门槛的变化,各个年龄阶层和不同职业的社会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入学考试到应用型高校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不同的应用型高校类型还招收一些中学和高中毕业之后想要进行职业技能学习的学生。这就使得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对人才的教学培养要求,因此,相关应用型高校必须要意识到在新时期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结合目前实际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研究具体的创新路径。

二、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学生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管理意识和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学生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我国许多教职管理人员自身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也与教职管理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的一些应用型高校还存在对管理人员的设置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管理岗位大多都是由无法继续进行教学工作的高年龄教职工作者担任,而且院校没有定期对员工进行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教学管理内容、要求及实际的管理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管理人员如果还应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就无法发挥出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这是目前应用型高校在优化学生管理模式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管理制度和渠道

現阶段,我国的许多应用型高校在实际进行学生管理模式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条例的制订内容没有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问题,这就导致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到实处,也就无法对学生起到规范学习行为和态度的作用。而且院校当中管理人员所制订的条例也没有体现出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在管理渠道方面,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院校管理工作应当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起来。

但是实际上,部分应用型高校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较少。主要通过管理人员在寝室、课堂等校园活动场所进行抽查或定期检查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而没有引进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对校园网络平台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这导致院校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此外,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的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对立状态,这样强硬的管理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同时违背了应用型高校办学的初衷。

(三)学生个人方面

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提升,也与学生个人思想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一些年龄段比较低的学生,他们可能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叛逆心理,无法理解校园管理制度,因而不服从管理规定。而对一些想要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社会工作人员来说,其自身已经形成了一套学习方式和习惯,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这就要求教职管理人员在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创新工作当中,应当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思想及素质的管理教育方面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应用型高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优化目前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途径

(一)对管理团队进行培训

应用型高校要想在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优化内部学生的管理模式,就需要从提升教职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优化管理观念两方面进行。这涉及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的工作,新时期我国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平等、和谐、互动式的校园学习氛围。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学生时,除了要满足现代化的企业服务需求,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为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应用型高校管理者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指导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当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保证管理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内部管理团队当中出现的年龄层偏高、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院校还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并积极引进社会当中管理专业的人才,为院校管理团队输送新鲜血液。

(二)拓宽管理渠道

基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应用型高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操作计算机进行管理工作的能力,而院校也需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相应的工作设备。从而通过网络信息渠道拓宽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具体的工作就是通过完善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将学生的学习信息记录在网络上,并定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更新,除了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还应当涉及寝室卫生的整理情况、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等各方面。而针对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实际的网络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当设置学生互评及师生互评机制,更全面地体现出学生在校园学习及生活当中的状态,确保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从中体现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新型教学理念,对授课教师和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一视同仁,提高学生对应用型高校的满意度。

此外,拓宽管理渠道的方式不是仅局限于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在学生之中选拔出一部分具有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学员组成管理小分队,与教职人员一起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让优秀学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优秀学员的选择上,除了可以选择每年的三好学生,也可以直接由学生当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三)健全管理制度

由于傳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用型高校必须结合国家新出台的教学管理规定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教师、学生作为教育根本,禁止强行使用制度管人,而应使用教育管理制度促进学生、教师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还应在日常管理机制上积极进行创新。设立院系二级管理,让对学生的管理重心真正得到下移,然后各级教学单位才能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育方案,让学生能够真正得到学校关注。最后,管理制度还可以与奖励机制结合起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的学生可以颁发奖状,或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将其转化为学分,计入期末成绩,并用来进行奖学金评选。利用这种方式保证新时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基础保障,单独从学习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约束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院校必须从合理优化管理路径方面入手,创新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和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管理渠道。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健全管理机制,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管理条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奖励竞争机制,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黄莉.应用型高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8.

[2]王爱琼,朱淑霞,吴赞敏.染整技术专业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3).

[3]曾岚.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248-249.

[4]奉阳明.职业教育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J].时代教育,2018(1):187.

◎编辑 李 静

猜你喜欢

视域管理人员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